【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加工装置,具体地说涉及金属去毛刺装置。
技术介绍
在铝合金车轮的生产过程中,有效、快速、理想的去除机加工之后背腔及正面各个位置的毛刺是及其重要的工序;不仅要保证满足生产节拍要求,同时去除效果也要满足涂装工序的漆膜实验标准;由于此标准相当严格,加之现有刷毛刺方式存在很多问题,因此目前所有的车轮生产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重点部位的打磨。人工打磨效率低,且用人成本的不断上升,使得这种处理方式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瓶颈问题。所以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车轮去毛刺装置,来减轻打磨工人劳动强度,提高打磨效率和质量,使各种造型轮毂的各个窗口,各个部位,在各个方向及所有边角都可以被有效均匀的钝化,保证涂装工序盐雾实验通过率。现有技术中的车轮去毛刺装置,毛刷中心线速度低,法兰边角位置毛刺处理效果不好,圆盘毛刷刷毛刺时频繁换向,对电机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车轮去毛刺装置,由机架、抬升气缸、下电机一、连接架、下板一、轴一、轴承座一、导电滑环、下板二、伺服滑台一、转角缸、定位板、下电机二、下毛刷一、防尘罩、上毛刷一、轴二、轴承座二、上电机二、轴 ...
【技术保护点】
车轮去毛刺装置,由机架(1)、抬升气缸(2)、下电机一(3)、连接架(4)、下板一(5)、轴一(6)、轴承座一(7)、导电滑环(8)、下板二(9)、伺服滑台一(10)、转角缸(11)、定位板(12)、下电机二(13)、下毛刷一(14)、防尘罩(15)、上毛刷一(16)、轴二(17)、轴承座二(18)、上电机二(19)、轴三(20)、上导向柱(21)、轴承座三(22)、上板一(23)、上电机一(24)、升降气缸(25)、上电机三(26)、上板二(27)、轴承座四(28)、轴四(29)、上毛刷二(30)、下毛刷二(31)、下电机三(32)、伺服滑台二(33)、下导向柱(34)、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博文,郭建东,任彦朝,刘伟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