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研磨三角刀粒的治具,包括用于支撑整个治具的底座、用于调节三角刀粒的水平研磨角度的水平旋转装置、用于调节三角刀粒的横向和纵向研磨角度的刀粒转台装置、具有置料槽的产品定位装置以及具有可夹持旋转三角刀粒夹持块的产品选装装置。水平旋转装置设于底座上,刀粒旋转装置设于底座上,产品定位装置设于刀粒旋转装置上,产品旋转装置设于产品定位装置侧面且固定于底座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用于研磨三角刀粒的治具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加工精度高、研磨效率高的优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产品旋转装置可将待研磨的三角刀粒自动旋转120°,从而提高了研磨的效率以及准确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刀具加工领域,尤其涉及用于研磨三角刀粒的治具。
技术介绍
合金刀头俗称刀粒,通常用于车铣刨镗机械加工设备的刀具之上,一般以焊接在刀杆上的方式使用。刀粒的刀刃精细度和表面质量直接影响到被加工零部件的质量,而研磨加工是刀粒加工成型过程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序流程。因此,刀刃的研磨加工非常重要。目前研磨加工时采用研磨专用治具夹持,治具上设有待加工刀粒的置料位,通过气缸将待加工刀粒装夹于置料位上。目前常见的刀粒夹具,需在研磨加工第一次之后,重新人工装夹,进行第二次研磨加工,而此项工作一般是采用人工操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极易导致一部分刀粒未经加工,而一部分刀粒重复加工,严重影响刀粒加工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并且现有研磨刀粒的治具存在体积大、操作复杂、使用成本高、加工精度低、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研磨刀粒的治具存在体积大、操作复杂、使用成本高、加工精度低、效率低的问题,提供用于研磨三角刀粒的治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用于研磨三角刀粒的治具,由控制中心控制,包括:底座,用于支撑整个所述治具;水平旋转装置,活动设于所述底座上且绕所述底座水平转动,用于调节三角刀粒的水平研磨角度;刀粒转台装置,设于所述水平旋转装置上,其具有上下叠合的三个摆台,用于调节三角刀粒的横向和纵向的研磨角度;产品定位装置,位于所述刀粒转台装置上,其具有可放置夹持三角刀粒的Y型置料槽和可抵压置于所述Y型置料槽上的三角刀粒的第一压柄;产品旋转装置,位于所述产品定位装置一侧端,其具有可夹持旋转三角刀粒的夹持块。进一步地,所述水平旋转装置包括一可相对于所述底座水平转动的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上对称设有一对弧形调节孔,所述调节孔内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旋转盘转动角度的定位螺栓,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紧固所述定位螺栓的螺孔,所述底座上还设有一与所述旋转盘相对的第一刻度盘,所述旋转盘一侧设有一用于带动所述旋转盘转动的拨杆,所述拨杆上设有一用于在所述第一刻度盘上指示出所述旋转盘相对旋转角度的指示针。进一步地,所述刀粒转台装置由第一摆台、第二摆台和第三摆台由下至上一次叠加而成,所述第一摆台固定于所述底座旋转装置上,所述第一摆台上端设有一第一凹槽,所述第二摆台下端设有一可与所述第一凹槽相配合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二摆台上端设有一与所述第一凹槽相互垂直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三摆台下端设有一可与所述第二凹槽相配合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一摆台和所述第二摆台上皆设有多个从外部贯穿至各自凹槽的定位螺孔,所述定位螺孔内穿设用于固定相叠摆台之间相对位置的螺栓。具体地,所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皆为弧形槽,所述第一摆台和所述第二摆台沿其弧度方向均具有刻度盘。进一步地,所述产品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板,设于所述刀粒转台装置上;定位模块,设于所述定位板上,包括相互贴合的定位块和定位板,用于放置三角刀粒的Y型置料槽设于所述定位板上端,所述定位块与所述定位板的接触面上还设有排削槽;夹持模块,设于所述定位板上,包括可抵压置于所述Y型置料槽上的三角刀粒的第一压柄以及推动所述第一压柄旋转的气缸;用于吹除研磨渣粒的吹气装置,设于所述定位板侧面。具体地,所述夹持模块还包括:所述气缸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压柄连接的推杆,所述气缸上还设有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压柄一侧设有夹持所述气缸推杆的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所述第一夹持片和第二夹持片通过定位销与所述气缸推杆固定。具体地,所述定位块上设有一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压柄旋转的凸台,所述凸台上设有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压柄通过一定位柱可旋转的固定于所述凸台的定位孔上。进一步地,所述产品旋转装置包括:安装座,垂直固定于所述底板上;摆动气缸,设于所述安装座上,第二旋转盘,设于所述摆动气缸上,由所述摆动气缸带动旋转;夹持部,设于所述第二旋转盘上,用于夹持旋转三角刀粒的夹持块设于所述夹持部上;针形气缸,垂直固定于所述夹持块上,所述针形气缸设有一推杆;所述摆动气缸上设有第三传感器和第四传感器。具体地,所述夹持部包括:一夹持座,设于所述第二旋转盘上;一夹持块,设于所述夹持座上,包括L型夹持片、与所述L型夹持片一端铰接的第二压柄以及置于所述L型夹持片与所述第二压柄之间的复位弹簧,所述第二压柄与所述针形气缸的推杆连接;一用于限制第二压柄旋转角度的限位块,设于所述夹持座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I)、本技术所提供了一种用于研磨三角刀粒的治具,由控制中心控制,通过水平旋转装置调节三角刀粒的水平研磨角度,刀粒转台装置通过三个由下至上叠加的摆台调节三角刀粒的横向和纵向研磨角度,同时在研磨时,由产品定位装置夹持待研磨的三角刀粒,严格控制三角刀粒夹持的位置,确保了刀粒的加工高精度;(2)、本技术所提供的刀粒研磨治具采用的零部件均为机械领域常见的部件,因而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较低;(3)、本技术的治具上还设有产品旋转装置,由于本技术的治具用于夹持三角刀粒的特性,且三角刀粒具有三个切削面,而该三角刀粒在本技术提供的产品定位装置上进行研磨,当研磨完一个面之后,进入产品旋转装置,该产品旋转装置将待研磨的三角刀粒自动旋转120°,之后刀粒再重新放入产品定位装置中进行第二次研磨,如此反复实现对三角刀粒的全自动研磨过程,提高了研磨的效率以及准确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治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水平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刀粒转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产品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产品定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产品旋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夹持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要研磨的三角刀粒的示意图。图中:1-底座11-螺孔12-刻度盘2-水平旋转装置 21-旋转盘22-调节孔23-定位螺栓24-拨杆25-指示针3-刀粒转台装置 31-第一摆台311-第一凹槽32-第二摆台321-第一凸台 322-第二凹槽33-第三摆台331-第二凸台 34-定位螺孔35-刻度盘4-产品定位装置 41-定位板42-定位模块421-定位块4211-排削槽422-定位板4221-Y型置料槽 423-凸台4231-定位孔424-定位柱43-夹持模块431-气缸4311-第一传感器 4312-第二传感器 432-气缸推杆3421-定位销433-第一压柄 4331-第一夹持片4332-第二夹持片 44-吹气装置5-产品旋转装置 51-安装座52-摆动气缸521-第三传感器 522-第四传感器 53-第二旋转盘54-夹持部541-夹持座542-夹持块5421-L型夹持片 5422-第二压柄 543-限位块55-针形气缸551-推杆6_ 二角刀粒61_切削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见图1-图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用于研磨三角刀粒的治具,由控制中心控制,包括底座1、水平旋转装置2、刀粒转台装置3、产品定位装置4和产品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研磨三角刀粒的治具,由控制中心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用于支撑整个所述治具;水平旋转装置,活动设于所述底座上且绕所述底座水平转动,用于调节三角刀粒的水平研磨角度;刀粒转台装置,设于所述水平旋转装置上,其具有上下叠合的三个摆台,用于调节三角刀粒的横向和纵向的研磨角度;产品定位装置,位于所述刀粒转台装置上,其具有可放置夹持三角刀粒的Y型置料槽和可抵压置于所述Y型置料槽上的三角刀粒的第一压柄;产品旋转装置,位于所述产品定位装置一侧端,其具有可夹持旋转三角刀粒的夹持块。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青焕,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深蓝精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