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制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分体式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各种机器或设备上常常需要使用带孔零件,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冲压模具进行冲孔,如中国专利号“201120398901.2”公开了一种冲压模具,其公开日为2012年07月18日。其技术方案包括上模座和下模座,所述上模座的两侧设有导套,所述下模座的两侧设有导柱,上模座与下模座贴合时导柱插在导套中;所述上模座的底部设有垫板,所述垫板下部安装有凸模,所述凸模呈长方体,所述凸模的表面设有多个长条形凸台;所述下模座的上部安装有凹模,所述凹模设有形状与凸模相同的凹陷槽,所述凹陷槽内设有长条形状的槽。但以上述专利文件为代表的现有技术,在实际冲压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如下缺陷:一、对凸模的摩擦力较大,造成凸模磨损较快,凸模不能单独更换,维修时需要整体拆卸,维修成本较高,维修工序复杂,严重影响压致效率;二、当压制不同类型的孔时,就需要整体更换相应的压制模具,设备的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冲压模具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分体式冲压模具,采用本技术后,对凸模的安装拆卸更方便,极大地提高了压制效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体式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2)和下模座(7),上模座(2)的两侧设有导套(1),下模座(7)的两侧设置有导柱(8),导柱(8)与导套(1)配合定位;上模座(2)的底部设有垫板(6),垫板(6)下部安装有凸模(3),凸模(3)的表面设有多个凸台(4);下模座(7)的上部安装有凹模(9),凹模(9)上设有形状与凸模(3)相同的凹陷槽(11),凹陷槽(11)内设有与凸台(4)对应的凹槽(10),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3)上设置有卡槽,凸台(4)端部设置有卡柱(5),凸台(4)通过卡柱(5)和卡槽与凸模(3)卡接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体式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座(2)和下模座(7),上模座(2)的两侧设有导套(1),下模座(7)的两侧设置有导柱(8),导柱(8)与导套(I)配合定位;上模座(2)的底部设有垫板(6),垫板(6)下部安装有凸模(3),凸模(3)的表面设有多个凸台(4);下模座(7)的上部安装有凹模(9 ),凹模(9 )上设有形状与凸模(3 )相同...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