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弯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81003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折弯模具。折弯模具,包括模具底座、左右间隔设置在模具底座上的左下模体和右下模体,各所述下模体上转动装配有用于形成模具的开口并在使用时供工件滚动接触的辊杠,各所述下模体在开口处分别设有具有对立间隔设置且沿上下延伸的用于工件成型的侧成型面的矫形装置,各侧成型面所在的平面与各侧辊杠在模具的开口处的外圆面相切。设置辊杠和矫形装置,辊杠的外圆面可以形成模具的开口,工件在折弯过程中,工件表面相对下模具的移动大部分是在与辊杠的滚动配合状态下完成,摩擦力小,能够对工件起到良好的防拉伤作用,利用此工装进行U形折弯操作时,侧成型面与各侧下模体上辊杠的外圆面相切的矫形装置能够保证侧面与底面的垂直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折弯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欧式起重机产品设计的多样化,端梁矩形管也需要根据产品设计不断变化。然而,外购矩形管费用较高,增高了端梁的设计生产成本。因此,装备能够满足多样化设计要求的折弯模具能够满足欧式起重机在设计、生产制造中对矩形管规格变化的要求,降低成本。目前满足压模成型的模具有许多类型,一般包括上模体、模具底座和左右间隔设置在模具底座上的左下模体和右下模体,上模体为凸模、下模体为凹模,其中凹模是由左下模体和右下模体间隔对立设置构成,并形成模具的开口,使用时工件放置在开口处,并通过上模体挤压进入开口,上模体继续向下挤压,工件即在下模体的模腔内沿模腔的成型面变形而形成所需的形状。但是,当工件被上模体顶压到模腔的成型面上时,工件将方槽内壁滑动,因摩擦力很大,工件的表面很容易出现拉伤,对于强度高的材料,例如加工端梁矩形管的材料,拉伤问题就更加突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工件起到防拉伤作用的折弯模具。本技术折弯模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折弯模具,包括模具底座、左右间隔设置在模具底座上的左下模体和右下模体,各所述下模体上转动装配有用于形成模具的开口并在使用时供工件滚动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折弯模具,包括模具底座、左右间隔设置在模具底座上的左下模体和右下模体,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下模体上转动装配有用于形成模具的开口并在使用时供工件滚动接触的辊杠,各所述下模体在开口处分别设有具有对立间隔设置且沿上下延伸的用于工件成型的侧成型面的矫形装置,各侧成型面所在的平面与各侧辊杠在模具的开口处的外圆面相切。

【技术特征摘要】
1.折弯模具,包括模具底座、左右间隔设置在模具底座上的左下模体和右下模体,其特征在于:各所述下模体上转动装配有用于形成模具的开口并在使用时供工件滚动接触的辊杠,各所述下模体在开口处分别设有具有对立间隔设置且沿上下延伸的用于工件成型的侧成型面的矫形装置,各侧成型面所在的平面与各侧辊杠在模具的开口处的外圆面相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弯模具,其特征在于:折弯模具包括使用时连接在下压装置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贺栋牛豫毛军帆徐美荣李静宇李宝林
申请(专利权)人:纽科伦新乡起重机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