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滑块的应变校正方法及双电动机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77062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9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双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滑块的应变校正方法及双电动机驱动装置,能够校正在滑块产生的应变而确保滑块相对于一对驱动轴的高精度的垂直度。在装置组装后的调整阶段,在第一及第二滚珠丝杠轴(37a、37b)之间产生装置运转时的推力差,使Y轴滑块(34)产生应变而运算该应变的校正量(步骤1~8)。并且,在装置运转时的原点回复动作中使上述应变再现,利用上述应变校正量进行位置校正(步骤11~14)。由此,能够确保Y轴滑块34相对于第一及第二滚珠丝杠轴37a、37b的高精度的垂直度,因此能够提高元件安装装置的生产品的精度,从而能够提高生产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滑块的应变校正方法及双电动机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滑块沿着一对驱动轴移动的双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滑块的应变校正方法及双电动机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具备使滑块(X轴框架)沿着一对驱动轴(YR轴框架、YL轴框架)移动的双电动机驱动装置的元件安装装置。专利文献1记载的元件安装装置的双电动机驱动装置具备对滑块(X轴框架)与一对驱动轴的垂直度进行限定的一对原点传感器,基于一对原点传感器产生的检测信号,使滑块移动到确保了与一对驱动轴的垂直度的初始位置。【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13839号公报(参照段落0017、图1、4)【专利技术的概要】【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双电动机驱动装置中,将滑块作为刚体来处理,但实际上滑块不是完全的刚体,因此在滑块的移动时,滑块会产生应变。因此,在通过原点传感器检测到的原点含有由上述应变引起的误差的状态下进行滑块的定位时,会对一方的驱动轴施加不必要的转矩。由此,有时会导致之后的元件安装中的安装精度的恶化或生产能力的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现有的问题点而作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校正在滑块产生的应变而确保滑块相对于一对驱动轴的高精度的垂直度的双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滑块的应变校正方法及双电动机驱动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双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滑块的应变校正方法,所述双电动机驱动装置具备:一对第一及第二驱动轴,平行地并列配置;滑块,两端部被支承为能够分别沿着所述第一及第二驱动轴移动;第一及第二位置检测部,分别检测所述滑块的两端部的位置;第一及第二驱动部,根据所述第一及第二位置检测部产生的位置检测值,所述第一驱动部对所述滑块的一端侧沿着所述第一驱动轴进行驱动控制,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第一驱动轴同步地对所述滑块的另一端侧进行控制而使所述滑块的另一端侧沿着所述第二驱动轴移动,所述双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滑块的应变校正方法包括:驱动工序,驱动所述第一及第二驱动部的至少一方以在所述第一及第二驱动轴之间产生装置运转时的推力差,使所述滑块产生应变;校正量运算工序,基于使所述滑块产生应变之后的该滑块的所述另一端侧的端部相对于所述一端侧的端部的应变量,求出所述滑块的应变校正量;应变校正工序,驱动所述第一及第二驱动部以在所述第一及第二驱动轴之间产生与所述推力差相同的推力差,使所述滑块的各端部分别回复到原点,对所述滑块的所述一端侧的端部进行定位之后,以所述应变校正量校正所述另一端侧的端部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以第一方面为基础,其中,所述驱动工序驱动所述第一驱动部且不驱动所述第二驱动部,而使所述滑块沿着所述第一及第二驱动轴移动,从而使所述滑块产生应变,所述校正量运算工序包括:第一位置取得工序,取得所述滑块的所述一端侧的端部的位置到达了任意的位置时的所述滑块的所述另一端侧的端部的位置;第二位置取得工序,驱动所述第一及第二驱动部,将所述滑块的所述一端侧的端部定位固定在所述任意的位置并将所述滑块的所述另一端侧的端部定位在所述取得的位置,使所述滑块的所述另一端侧的端部移动至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及第二驱动轴垂直为止,而取得该端部的位置,所述校正量运算工序求出通过所述第一位置取得工序取得的位置与通过所述第二位置取得工序取得的位置之差作为所述滑块的应变校正量。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以第一方面为基础,其中,所述驱动工序驱动所述第一驱动部而使所述滑块的所述一端侧的端部沿着所述第一驱动轴移动,且不驱动所述第二驱动部而使所述滑块的所述另一端侧的端部保持在当前位置,从而使所述滑块产生应变,所述校正量运算工序包括:第一位置取得工序,取得所述滑块的移动停止时的所述滑块的所述另一端侧的端部的位置;第二位置取得工序,将所述滑块的所述一端侧的端部固定,使所述滑块的所述另一端侧的端部移动至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及第二驱动轴垂直为止,而取得该端部的位置,所述校正量运算工序求出通过所述第一位置取得工序取得的位置与通过所述第二位置取得工序取得的位置之差作为所述滑块的应变校正量。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以第一方面为基础,其中,所述驱动工序驱动所述第一驱动部而使所述滑块的所述一端侧的端部沿着所述第一驱动轴移动,且向与所述第一驱动部相反的方向驱动所述第二驱动部而使所述滑块的所述另一端侧的端部沿着所述第二驱动轴的另一方移动,从而使所述滑块产生应变,所述校正量运算工序包括:第一位置取得工序,取得所述滑块的移动停止时的所述滑块的所述另一端侧的端部的位置;第二位置取得工序,将所述滑块的所述一端侧的端部固定,使所述滑块的所述另一端侧的端部移动至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及第二驱动轴垂直为止,而取得该端部的位置,所述校正量运算工序求出通过所述第一位置取得工序取得的位置与通过所述第二位置取得工序取得的位置之差作为所述滑块的应变校正量。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双电动机驱动装置,具备:一对第一及第二驱动轴,平行地并列配置;滑块,两端部被支承为能够分别沿着所述第一及第二驱动轴移动;第一及第二位置检测部,分别检测所述滑块的两端部的位置;第一及第二驱动部,根据所述第一及第二位置检测部产生的位置检测值,所述第一驱动部对所述滑块的一端侧沿着所述第一驱动轴进行驱动控制,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第一驱动轴同步地对所述滑块的另一端侧进行控制而使所述滑块的另一端侧沿着所述第二驱动轴移动;校正装置,对所述滑块的应变进行校正,在所述双电动机驱动装置中,所述校正装置具备:驱动单元,驱动所述第一及第二驱动部的至少一方以在所述第一及第二驱动轴之间产生装置运转时的推力差,使所述滑块产生应变;校正量运算单元,基于使所述滑块产生应变之后的该滑块的所述另一端侧的端部相对于所述一端侧的端部的应变量,求出所述滑块的应变校正量;应变校正单元,驱动所述第一及第二驱动部以在所述第一及第二驱动轴之间产生与所述推力差相同的推力差,使所述滑块的各端部分别回复到原点,对所述滑块的所述一端侧的端部进行定位之后,以所述应变校正量校正所述另一端侧的端部的位置。【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例如在装置组装后的调整阶段,在第一及第二驱动轴之间产生装置运转时的推力差,使滑块产生应变而运算该应变的校正量。并且,在装置运转时的原点回复动作中使上述应变再现,利用上述应变校正量进行位置校正。由此,能够确保滑块相对于第一及第二驱动轴的高精度的垂直度。由此,能够提高适用了该双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滑块的应变校正方法的生产装置的生产品的精度,从而能够提高生产能力。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驱动第一驱动部且不驱动第二驱动部而使滑块沿着第一及第二驱动轴移动,在第一及第二驱动轴之间产生装置运转时的推力差。由此,滑块的一端侧的端部移动,另一端侧的端部被拉拽而移动,因此能够使滑块产生应变,从而能够求出滑块的应变校正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驱动第一驱动部而使滑块的一端侧的端部沿着第一驱动轴移动,不驱动第二驱动部而将滑块的另一端侧的端部保持在当前位置,从而在第一及第二驱动轴之间产生装置运转时的推力差。由此,能够对第一驱动部施加准确的驱动力,因此能够使滑块产生装置运转时的准确的应变,从而能够求出高精度的滑块的应变校正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方面,驱动第一驱动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双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滑块的应变校正方法及双电动机驱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滑块的应变校正方法,所述双电动机驱动装置具备:一对第一及第二驱动轴,平行地并列配置;滑块,两端部被支承为能够分别沿着所述第一及第二驱动轴移动;第一及第二位置检测部,分别检测所述滑块的两端部的位置;第一及第二驱动部,根据所述第一及第二位置检测部产生的位置检测值,所述第一驱动部对所述滑块的一端侧沿着所述第一驱动轴进行驱动控制,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第一驱动轴同步地对所述滑块的另一端侧进行控制而使所述滑块的另一端侧沿着所述第二驱动轴移动,所述双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滑块的应变校正方法包括:驱动工序,驱动所述第一及第二驱动部的至少一方以在所述第一及第二驱动轴之间产生装置运转时的推力差,使所述滑块产生应变;校正量运算工序,基于使所述滑块产生应变之后的该滑块的所述另一端侧的端部相对于所述一端侧的端部的应变量,求出所述滑块的应变校正量;应变校正工序,驱动所述第一及第二驱动部以在所述第一及第二驱动轴之间产生与所述推力差相同的推力差,使所述滑块的各端部分别回复到原点,对所述滑块的所述一端侧的端部进行定位之后,以所述应变校正量校正所述另一端侧的端部的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1.28 JP 2011-2585221.一种双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滑块的应变校正方法,所述双电动机驱动装置具备:一对第一及第二驱动轴,平行地并列配置;滑块,两端部被支承为能够分别沿着所述第一及第二驱动轴移动;第一及第二位置检测部,分别检测所述滑块的两端部的位置;第一及第二驱动部,根据所述第一及第二位置检测部产生的位置检测值,所述第一驱动部对所述滑块的一端侧沿着所述第一驱动轴进行驱动控制,所述第二驱动部与所述第一驱动轴同步地对所述滑块的另一端侧进行控制而使所述滑块的另一端侧沿着所述第二驱动轴移动,所述双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滑块的应变校正方法包括:驱动工序,驱动所述第一及第二驱动部的至少一方以在所述第一及第二驱动轴之间产生装置运转时的推力差,使所述滑块产生应变;校正量运算工序,基于使所述滑块产生应变之后的该滑块的所述另一端侧的端部相对于所述一端侧的端部的应变量,求出所述滑块的应变校正量;应变校正工序,驱动所述第一及第二驱动部以在所述第一及第二驱动轴之间产生与所述推力差相同的推力差,使所述滑块的各端部分别回复到原点,对所述滑块的所述一端侧的端部进行定位之后,以所述应变校正量校正所述另一端侧的端部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滑块的应变校正方法,其中,所述驱动工序驱动所述第一驱动部且不驱动所述第二驱动部,而使所述滑块沿着所述第一及第二驱动轴移动,从而使所述滑块产生应变,所述校正量运算工序包括:第一位置取得工序,取得所述滑块的所述一端侧的端部的位置到达了任意的位置时的所述滑块的所述另一端侧的端部的位置;第二位置取得工序,驱动所述第一及第二驱动部,将所述滑块的所述一端侧的端部定位固定在所述任意的位置并将所述滑块的所述另一端侧的端部定位在所述取得的位置,使所述滑块的所述另一端侧的端部移动至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及第二驱动轴垂直为止,而取得该端部的位置,所述校正量运算工序求出通过所述第一位置取得工序取得的位置与通过所述第二位置取得工序取得的位置之差作为所述滑块的应变校正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电动机驱动装置的滑块的应变校正方法,其中,所述驱动工序驱动所述第一驱动部而使所述滑块的所述一端侧的端部沿着所述第一驱动轴移动,且不驱动所述第二驱动部而使所述滑块的所述另一端侧的端部保持在当前位置,从而使所述滑块产生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加藤尚宏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机械制造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