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挂式马铃薯种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76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悬挂式马铃薯种植机,包括机架;开沟部,固设于机架前下部,其包括开沟器、培土齿及施肥管,开沟器一侧引伸施肥管,后端安装培土齿;播种部,固设于机架上,其包括播种箱及播种装置,播种装置安装在播种箱下端;施肥部,固设于机架上位于播种部的一侧,其包括肥箱及排肥器,排肥器安装在肥箱的下端并与施肥管连通;地轮驱动部,安装在机架下部,通过驱动件分别驱动连接排肥器及播种装置;培土部,固设于机架后部。该机结构紧凑,性能先进,适应性好,效率高,机动性好,可实现种肥分施,亦即开沟施肥后,由种肥分施部件上的培土齿在肥料上覆盖一层土壤,然后种薯投放其上,实现种肥分施,防止化肥损伤种薯。(*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型农业机械,尤其涉及一种马铃薯同时播种、施肥的中型农业机械。
技术介绍
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多达550万公顷,但目前基本是人工刨花板坑、我工投放薯种、人工培土的落后种植方式,生产效率极低,成本高,贻误农时。国外同类机具过于庞大、复杂,价格昂贵,地区适应性差。国内研制马铃薯种植机刚刚起步,少量半机械化机具不具有本技术的特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与拖拉机悬挂配套的马铃薯种植机,可2行种植,可同时施肥,实现种肥分施,且生产效率高,土地适应性强,机动性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悬挂式马铃薯种植机,其特点在于,包括机架;开沟部,固设于所述机架前下部,其进一步包括开沟器、培土齿及施肥管,所述开沟器一侧引伸所述施肥管,后端安装所述培土齿;播种部,固设于所述机架上,其进一步包括播种箱及播种装置,所述播种装置安装在所述播种箱下端;施肥部,固设于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播种部的一侧,其进一步包括肥箱及排肥器,所述排肥器安装在所述肥箱的下端并与所述施肥管连通;地轮驱动部,安装在所述机架下部,通过驱动件分别驱动连接所述排肥器及所述播种装置;培土部,固设于所述机架后部。所述培土齿为两个。所述播种装置包括,胶带、种薯杯及振动机构,所述种薯杯固定于所述胶带上,所述振动机构连接所述胶带且与所述地轮驱动部驱动连接。所述播种装置还包括种薯碗。-->所述驱动件为链条,所述地轮驱动部包括同轴设置的地轮、地轮轴、排肥驱动链轮及播种驱动链轮,所述排肥驱动链轮及播种驱动链轮通过所述链条与所述地轮驱动部驱动连接。所述培土部为圆盘培土器或犁式培土器。所述悬挂式马铃薯种植机为2行对称设置马铃薯种植机。本技术的功效在于,1、结构紧凑,性能先进,适应性好,效率高,机动性好。2、播种装置是有种薯杯将种薯在单行内实现并列交错等株距投种,利于马铃薯生长和发育,达到增产目的,为适应较小种薯的播种,专门设计有小塑料种薯碗,可以放入种薯杯里。3、可实现种肥分施,亦即开沟施肥后,由种肥分施部件上的培土齿在肥料上覆盖一层土壤,然后种薯投放其上,实现种肥分施,防止化肥损伤种薯。4、配备两种培土起垄部件,一是圆盘培土器,适用于较松软的土质;二是犁式培土器,适用与较坚硬的土地,可根据需要选配。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3a至图3c为开沟部示意图;图4a、图4b为播种装置示意图;图5为犁式培土器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机架            2开沟器3播种装置        4种薯箱5肥箱            6排肥器7地轮驱动部件    8培土器9圆盘培土器      10犁式培土器-->11种薯杯      12胶带13振动机构    14种薯碗15施肥管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为本技术侧视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图,图3a至图3c为开沟部示意图,图4a及图4b为播种装置示意图,图5为犁式培土器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一种与拖拉机悬挂配套的2行马铃薯种植机,播种行距750-900mm(可调),可同时施肥,实现种肥分施。具有播种性能好,生产效率高,土地适应性强,机动性好等优点。本技术包括机架1、开沟器2、播种装置3、种薯箱4、肥箱5、排肥器6、地轮驱动件7、培土器8、圆盘培土器9、犁式培土器10、种薯杯11、胶带12、振动机构13、种薯碗14、施肥管15。机架1中悬挂架由拖拉机悬挂,机架上安装固定其他部件、装置。两个开沟器2位于机架前下方,入土开沟,开沟器2一侧引伸施肥管15,后侧安装固定一对专用培土齿,开沟器通过犁柄上下可调,变更开沟深度,开沟、施肥后两个复土齿可在肥料上复一层土地,复土量可调,然后种薯播在其上,实现种肥分施。两个肥箱5及排肥器6分置在机架两侧,其下的两个排肥器6在同一根轴上,由地轮轴通过链条驱动,把肥料施到沟里,施肥量可方便调整。种薯箱4装盛种薯,通过播种装置3将马铃薯播入沟中。种薯箱4在机架中央上部,两个播种装置3在其下纵向斜置,播种装置3是由胶带12、固定其上的种薯杯11及振动机构13组成。通过胶带12上种薯杯11将种薯投放在已完成施肥、复土的沟里,单行内并列交错投放种薯,胶带12通过振动机构13抖动,保证定量播种,振动机构13振幅可以调整。播种的株距调整,可通过变换传动链轮来实现,为适应较小种薯的播种,专门设计有小塑料种薯碗14,可以放入种薯杯里播种较小的种薯。地轮驱动部件7位于机架下方,地轮滚动时,地轮轴上的排肥驱动链轮带动排肥器6排肥,播种驱动链轮带动播种装置3进行播种。圆盘培土器9在机加后下方,固定在机架的后横梁上,施肥、播种后,圆-->盘培土器9完成培土、起垄作业,圆盘培土器9适用于较松软的土质,如土表较坚硬,则犁式培土器10取代圆盘培土器9开沟起垄。主要工艺流程为:悬挂式马铃薯种植机由拖拉机后三点悬挂作业——开沟器开沟——排肥器施肥——种肥分施机构在肥料上培土——播种装置投播种薯——圆盘培土器或起垄犁(选用一种)培土起垄,结束施肥播种作业。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悬挂式马铃薯种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    开沟部,固设于所述机架前下部,其进一步包括开沟器、培土齿及施肥管,所述开沟器一侧引伸所述施肥管,后端安装所述培土齿;    播种部,固设于所述机架上,其进一步包括播种箱及播种装置,所述播种装置安装在所述播种箱下端;    施肥部,固设于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播种部的一侧,其进一步包括肥箱及排肥器,所述排肥器安装在所述肥箱的下端并与所述施肥管连通;    地轮驱动部,安装在所述机架下部,通过驱动件分别驱动连接所述排肥器及所述播种装置;    培土部,固设于所述机架后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挂式马铃薯种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开沟部,固设于所述机架前下部,其进一步包括开沟器、培土齿及施肥管,所述开沟器一侧引伸所述施肥管,后端安装所述培土齿;播种部,固设于所述机架上,其进一步包括播种箱及播种装置,所述播种装置安装在所述播种箱下端;施肥部,固设于所述机架上位于所述播种部的一侧,其进一步包括肥箱及排肥器,所述排肥器安装在所述肥箱的下端并与所述施肥管连通;地轮驱动部,安装在所述机架下部,通过驱动件分别驱动连接所述排肥器及所述播种装置;培土部,固设于所述机架后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马铃薯种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土齿为两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马铃薯种植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汉武郝新明王泽群赵明杨军太杨德秋滕绍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