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塑钢复合柔性帘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66492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8 0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塑钢复合柔性帘轨,在帘轨上挂有轮式吊架,所述帘轨的横截面呈“工”形,由中部腹板和上、下翼板组成,在中部腹板的内腔中置放有钢带,该钢带与腹板材料密实贴合成一体;其特征在于,在中部腹板靠近上部的两侧外露处,贴有水平方向的两条装饰彩线;轮式吊架的滑轮采用滚珠滑轮,帘轨的上翼板固定在间隔安装的卡式固定件底面的“T”形槽内,该卡式固定件以螺栓固定于房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解决柔性帘轨存在的安装不便、不够爽滑、使用寿命短和外观不美观等技术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塑钢复合柔性帘轨
本技术涉及一种窗帘的改进结构。
技术介绍
安装窗帘、隔离帘、蚊帐等用品均涉及帘轨,现有的帘轨大多是形状固定的硬轨,一般不能改变形状,即使有柔性帘轨,也存在着安装不便、不够爽滑、使用寿命短和外观美观性不足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塑钢复合柔性帘轨,以解决柔性帘轨存在的安装不便、不够爽滑、使用寿命短和外观不美观等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塑钢复合柔性帘轨,在帘轨上挂有轮式吊架,所述帘轨的横截面呈“工”形,由中部腹板和上、下翼板组成,在中部腹板的内腔中置放有钢带,该钢带与腹板材料密实贴合成一体;在中部腹板靠近上部的两侧外露处,贴有水平方向的两条装饰彩线;轮式吊架的滑轮采用滚珠滑轮,帘轨的上翼板固定在间隔安装的卡式固定件底面的“T”形槽内,该卡式固定件以螺栓固定于房顶。所述卡式固定件的“T”形槽为由压簧卡件实现的宽度可调结构。本技术不但适用于各种场所安装规则的、不规则的以及异形的帘轨,还具有便于安装,美观,滑动灵活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编号:1是帘轨,101是中部腹板,102是钢带,103是上翼板,104是下翼板,105是装饰彩线,2是卡式固定件,201是卡式插板,202是螺栓,203是压簧卡件,4是轮式吊架,401、402是滑轮,6是房顶。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参见图1、2。有一个新型塑钢复合柔性帘轨1,该帘轨I可以是直的或根据需要设计成不同的曲线状。在帘轨I上挂有双滑轮的轮式吊架4,其数量根据具体需要而定。所述帘轨I的横截面呈“工”形,由中部腹板101和上、下翼板103、104组成,在中部腹板101的内腔中置放有钢带102,该钢带102与腹板材料密实贴合成一体。在中部腹板101靠近上部的两侧外露处,贴有水平方向的两条装饰彩线105。轮式吊架4的滑轮401、402采用滚珠滑轮,帘轨I的上翼板103固定在间隔安装卡式固定件2底面的“T”形槽内,该卡式固定件以螺栓202固定于房顶6。为了便于安装,可以通过由压簧卡件203实现卡式固定件的“T”形槽的宽度可调结构,该结构就能方便的将帘轨I的上翼板103固定在卡式固定件2的“Τ”形槽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塑钢复合柔性帘轨,在帘轨上挂有轮式吊架,所述帘轨的横截面呈“工”形,由中部腹板和上、下翼板组成,在中部腹板的内腔中置放有钢带,该钢带与腹板材料密实贴合成一体;其特征在于,在中部腹板靠近上部的两侧外露处,贴有水平方向的两条装饰彩线;轮式吊架的滑轮采用滚珠滑轮,帘轨的上翼板固定在间隔安装的卡式固定件底面的“T”形槽内,该卡式固定件以螺栓固定于房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塑钢复合柔性帘轨,在帘轨上挂有轮式吊架,所述帘轨的横截面呈“工”形,由中部腹板和上、下翼板组成,在中部腹板的内腔中置放有钢带,该钢带与腹板材料密实贴合成一体;其特征在于,在中部腹板靠近上部的两侧外露处,贴有水平方向的两条装饰彩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筱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和瑞塑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