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工空间距离孔的专用工装,其特征在于:它由主芯棒(1)和定位芯棒(2)两部份组成,主芯棒(1)上设有引导孔(3)和定位孔(4),引导孔(3)设在主芯棒(1)的配合面(5)上;定位芯棒(2)的一端设有定位面(6),定位芯棒(2)的中部设有螺纹(7)。(*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工孔用的的定位工装,特别是涉及一种加工空间距离孔的专用工装。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的孔通常是利用钻模来保证加工精度,而且涉及到的也只是在一个平面上的垂直孔,在加工过程中,只需要选择合适的钻头,通过钻模来保证加工的精度。但是这样的加工方法只适用于加工同一平面上的垂直孔。但如果加工的两个孔之间有一定的空间距离,且又需要在加工的时候保证两孔的同轴度这就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加工时由于有空间距离和斜面或弧面的影响,使钻头容易偏离原来的方向,造成两孔的同轴度不容易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工空间距离孔的专用工装。以解决在加工有空间距离的两个孔时,使钻头不偏向,保证孔的公差要求,特别是两个孔之间有同轴度和平行度的要求时,降低有空间距离两孔的加工难度,保证产品质量,减少废品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加工空间距离孔的专用工装,它由主芯棒1和定位芯棒2两部份组成,主芯棒1上设有引导孔3和定位孔4,引导孔3设在主芯棒1的配合面5上;定位芯棒2的一端设有定位面6,定位芯棒2的中部设有螺纹7。上述的加工空间距离孔的专用工装中,主芯棒1和定位芯棒2上均设有手柄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加工空间距离孔的时候,可以保证钻头不偏向,满足加工孔的公差要求,特别是两个孔之间有同轴度和平行度的要求时,降低空间距离孔的加工难度,保证产品质量,减少废品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主芯棒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定位芯棒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在零件上的装卡位置图;图5是加工与加工面垂直孔的示意图;图6是在斜面上加工与斜面不垂直孔的示意图; 图7是在弧面上加工与弧面不垂直孔的示意图;图8是使用本技术所要加工的零件实例图;图9是图8的A-A剖视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主芯棒,2-定位芯棒,3-引导孔,4-定位孔,5-配合面,6-定位面,7-螺纹,8-手柄,9-被加工的零件,10-零件上的配合面,11-孔,12-孔,13-孔,14-孔,15-定位芯棒插入的孔,16-零件上的螺纹孔,17-主芯棒插入的孔,F-侧向力。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加工空间距离孔的专用工装,如图1、2、3所示,它由主芯棒1和定位芯棒2两部份组成,主芯棒1上设有引导孔3和定位孔4,引导孔3设在主芯棒1的配合面5上;定位芯棒2的一端设有定位面6,定位芯棒2的中部设有螺纹7。主芯棒1和定位芯棒2上均设有手柄8。通常在平面上加工与平面垂直的孔,如图5所示,钻头不会受到侧向力F的作用,比较容易保证孔的公差要求;但有时遇到一些要求在斜面或弧面加工与加工面不垂直的孔,如图6、图7所示,由于钻头受到一个侧向力F的作用,钻头发生弯曲,使钻出的孔与希望的理想孔发生倾斜,另外钻头也很容易折断。对于这种情况,如果是在零件的表面进行加工,通常是制作一个钻模来保证加工孔的公差要求。但在液压泵的壳体加工中,有很多互相贯通的孔,有时孔的加工顺序也有一定的要求,所以会出现需要在壳体内部的斜面或弧面上加工与斜面或弧面不垂直的孔。如图8所示的零件,图9是图8的A-A剖视图,在图中,孔11与孔13有同轴度要求,孔12与孔14也有同轴度要求,另外孔11和孔13与孔12和孔14还有平行度要求,而孔13和孔14位于壳体内部,这样一般的钻模就不方便使用,采用一般的钻孔方法就很难保证加工孔的同轴度和平行度的要求,钻头也很容易被折断。本技术是利用主芯棒1压入零件9中限制它的移动,然后通过定位芯棒2保证主芯棒1在零件9中的位置。加工时,钻头先对零件上的孔补充加工过,然后通过主芯棒1上的引导孔3,保证钻头不偏向,再对零件9的另一面孔进行加工,这样使两个有空间距离的孔在加工时钻头不偏向,而且使加工出来的孔能满足设计的要求和精度。主芯棒1需与零件9的空间距离有一样的外型,这样工装装入零件中的位置较好,使得钻头加工时不易偏向。而且通过定位芯棒2的限制,保证了每一次装卡时零件9与工装的位置一致。在工装的主芯棒1和定位芯棒2上装手柄8,使得拆卸时都有了借力的地方,方便了工装的拆卸。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所要加工的零件9如图8所示,图9是图8的A-A视图。本技术所要加工的孔是图8和图9中的孔13和孔14,孔13和孔14均位于泵的壳体中的圆弧面上,且与圆弧面不垂直,孔13与孔11有同轴度要求,并且孔13与孔14有平行度要求,另外孔14与孔12也有同轴度要求。加工孔13和孔14之前,先用与主芯棒1上的引导孔3有相同精度的钻模对孔11和孔12进行预加工,保证孔11和孔12的平行度,孔11和孔12预加工的直径可比最终的直径小些,然后将本技术的主芯棒1插入零件9的主芯棒插入的孔17,插入主芯棒1时要把主芯棒上的定位孔4与零件9上的定位芯棒插入的孔15对齐,将定位芯棒2插入零件9上的定位芯棒插入的孔15,并将定位芯棒2与零件上的螺纹孔16旋紧,通过零件上螺纹孔16进行定位与夹紧,用定位芯棒2上的螺纹锁紧零件,保证钻孔时主芯棒1不移动。这时定位芯棒2上的定位面6与主芯棒1上的定位孔4紧密配合,使得主芯棒1上的配合面5与零件上的配合面10紧密配合,主芯棒1上的引导孔3刚好与零件9上的孔11和孔12重合,这时再用钻头通过零件上的孔11由主芯棒1上的引导孔3引导加工孔13,保证孔13与孔11的同轴度,加工完孔13后,再加工孔14,由本技术的加工精度保证零件9上的孔13和孔14的加工精度。为了芯棒的拆装方便,在主芯棒1和定位芯棒上均设有手柄8,目的是为了便于拆装。权利要求1.一种加工空间距离孔的专用工装,其特征在于它由主芯棒(1)和定位芯棒(2)两部份组成,主芯棒(1)上设有引导孔(3)和定位孔(4),引导孔(3)设在主芯棒(1)的配合面(5)上;定位芯棒(2)的一端设有定位面(6),定位芯棒(2)的中部设有螺纹(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工空间距离孔的专用工装,其特征在于主芯棒(1)和定位芯棒(2)上均设有手柄(8)。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工空间距离孔的专用工装。它由主芯棒(1)和定位芯棒(2)两部分组成,主芯棒(1)上设有引导孔(3)和定位孔(4),引导孔(3)设在主芯棒(1)的配合面(5)上;定位芯棒(2)的一端设有定位面(6),定位芯棒(2)的中部设有螺纹(7)。本技术可以保证钻头不偏向,满足加工孔的公差要求,特别是两孔之间同轴度和平行度的要求,降低空间距离孔的加工难度,保证产品质量,减少废品率。而且工装拆卸方便。文档编号B23B47/28GK2923165SQ20062020064公开日2007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21日专利技术者范永忠, 郭清燕, 周许辉 申请人:贵州金江航空液压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永忠,郭清燕,周许辉,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金江航空液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