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卧式加工中心的工作台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6355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在机加工行业用于卧式加工中心的工作台结构。包括支撑盘(15),工作台(8)支撑在所述的支撑盘(15)的上方,其特征在于:在支撑盘(15)的上面和工作台(8)的底面相对安装有至少两对无泄露管接头(5、6),在工作台(8)上加工有至少两个油管连接口(9),油管连接口(9)通过工作台(8)上的油道(7)与无泄露管接头(6)相连通,支撑盘(15)上加工有至少两个油管连接口(17),油管连接口(17)通过支撑盘(15)上的油道(2)与无泄露管接头(5)相连通。本装置解决了带双交换工作台的卧式加工中心无法使用自动夹具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进一步提高了自动化程度,省时省力,降低了工件的加工成本。(*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作台结构,特别是一种在机加工行业用于卧式加工 中心的工作台结构。技术背景现有的带双交换工作台的卧式加工中心,其工作台是坐落在工作台的支撑 盘上的,在工作台上只能使用手动夹具装夹工件,原因是被加工工件处于其中 一个工作台上,另一:工作台上的夹具装夹好待加工工件,当被加工工件加工完毕退刀后,由交换装置同时将两个工作台抬起并转动180° ,两工作台交换位置 后,再对已装夹好的另一工件进行加工,同时卸下被加工完毕的工件,再将下 一待加工的工件安装于工作台上,由于自动夹具需要通过管路连接液压控制装 置和气动装置,工作台的交换使在支撑盘和工作台之间无法安装各种管路。因 此带双交换工作台的卧式加工中心只能使用手动夹具,造成工作效率低,劳动 强度大,费时费力,自动化程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带双交换工作台的卧式加工中心无 法使用自动夹具、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 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使用自动夹具、省时省力、提高机床自动化程度的用于卧式 加工中心的工作台结构,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用于卧式加工中心的工作台结构,它包括支撑盘15,工作 台8支撑在所述的支撑盘15的上方,其特征在于在支撑盘15的上面和工作 台8的底面相对安装有至少两对无泄露管接头5、 6,在工作台8上加工有至少 两个油管连接口 9,油管连接口 9通过工作台8上的油道7与无泄露管接头6相 连通,支撑盘15上加工有至少两个油管连接口 17,油管连接口17通过支撑盘 15上的油道2与无泄露管接头5相连通。本技术的用于卧式加工中心的工作台结构,其中所述的支撑盘15上设 有气管l,气管1的一端位于每对无泄露管接头5、 6的相接触处的周边,气管 1的另一端为设在支撑盘15上的连接头18。本技术的用于卧式加工中心的工作台结构,由于在支撑盘15的上面和 工作台8的底面相对安装有至少两对无泄露管接头5、 6,在工作台8上加工有 至少两个油管连接口 9,油管连接口 9通过工作台8上的油道7与无泄露管接头 6相连通,支撑盘15上加工有至少两个油管连接口 17,油管连接口17通过支 撑盘15上的油道2与无泄露管接头5相连通,使用时,在每个工作台上均固定 有自动夹具,通过无泄露管接头和各连接口将自动夹具与液压控制装置相接, 工作过程中,当交换装置将两个工作台抬起并转动180°时,每对无泄露管接头 均分开,在分开的同时均处于关闭状态,不泄露,两个工作台交换后可将各无 泄露管接头对正开通,解决了带双交换工作台的卧式加工中心无法使用自动夹 具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使卧式加工中心的自动化程度 有所提高,省时省力,降低了工件的加工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14为卧式加工中心的支撑机构,在支撑机构14的上方设有轴 12和轴承13用于坐落支撑盘15,在支撑盘15上面螺栓固定有至少三个(通常 为四个)连接锥台11,在工作台8的下面螺栓连接有至少三个(通常为四个) 凸台10,凸台10上加工有与连接锥台11相配合的锥孔,通过连接锥台11和凸 台10的配合使工作台8可坐落在支撑盘15上。在工作台8的底面凹槽16处安 装有无泄露管接头6,其安装结构是在工作台8上的孔内装有定位套3,定位套 3外端头套有调整垫4,调整垫4与工作台8之间为螺钉连接,无泄露管接头6 螺钉连接在调整垫4上,在调整垫4的两侧设有密封圈。工作台8上加工有油 道7连通无泄露管接头6和位于工作台8上的油管连接口 9。在支撑盘15上与 无泄露管接头6相应位置螺钉连接有与无泄露管接头6相配的无泄露管接头5, 支撑盘15上还加工有油道2连通无泄露管接头5和支撑盘15上的油管连接口 17。当工作台8坐落在支撑盘15上时,无泄露管接头5和无泄露管接头6刚好 对正连通。用调整垫4的厚度可调整无泄露管接头的结合程度。上述所述的无 泄露管接头和各油道及油管连接口至少为两组,与液压控制装置相接后形成进 出回路。在支撑盘15上还设有气管1,气管l可选择铜管,其一端位于每对无 泄露管接头处的周边,另一端与支撑盘15上的连接头18相接。工作时,油管 连接口 9与工作台8上的自动夹具相接,油管连接口 17通过管路和阀门与液压控制装置相接,连接头18通过管路和阀门与气动装置相接。所述的无泄露管接头为选用的标准件,根据工作台和夹具的规格选择即可。工作过程如下在每个工作台上均固定有启动夹具,通过无泄露管接头和 各连接口将自动夹具与液压控制装置相接,工作过程中,当交换装置将两个工作台抬起并转动18(T时,每对无泄露管接头均分开,在分开的同时均处于关闭状态,不泄露,两个工作台交换后可将各无泄露管接头对正开通,在无泄露管接头接触前可通过气管1吹气,去除无泄露管接头5与6之间可能存在的杂物, 防止堵塞油路。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卧式加工中心的工作台结构,它包括支撑盘(15),工作台(8)支撑在所述的支撑盘(15)的上方,其特征在于在支撑盘(15)的上面和工作台(8)的底面相对安装有至少两对无泄露管接头(5、6),在工作台(8)上加工有至少两个油管连接口(9),油管连接口(9)通过工作台(8)上的油道(7)与无泄露管接头(6)相连通,支撑盘(15)上加工有至少两个油管连接口(17),油管连接口(17)通过支撑盘(15)上的油道(2)与无泄露管接头(5)相连通。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用于卧式加工中心的工作台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支撑盘(15)上设有气管(1),气管(1)的一端位于每对无泄露管接头(5、 6)的相接触处的周边,气管(1)的另一端为设在支撑盘(15)上的连接 头(18)。专利摘要一种在机加工行业用于卧式加工中心的工作台结构。包括支撑盘(15),工作台(8)支撑在所述的支撑盘(15)的上方,其特征在于在支撑盘(15)的上面和工作台(8)的底面相对安装有至少两对无泄露管接头(5、6),在工作台(8)上加工有至少两个油管连接口(9),油管连接口(9)通过工作台(8)上的油道(7)与无泄露管接头(6)相连通,支撑盘(15)上加工有至少两个油管连接口(17),油管连接口(17)通过支撑盘(15)上的油道(2)与无泄露管接头(5)相连通。本装置解决了带双交换工作台的卧式加工中心无法使用自动夹具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进一步提高了自动化程度,省时省力,降低了工件的加工成本。文档编号B23Q1/25GK201102140SQ20072001449公开日2008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07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2007年9月11日专利技术者李全普, 骋 马 申请人:大连华根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卧式加工中心的工作台结构,它包括支撑盘(15),工作台(8)支撑在所述的支撑盘(15)的上方,其特征在于:在支撑盘(15)的上面和工作台(8)的底面相对安装有至少两对无泄露管接头(5、6),在工作台(8)上加工有至少两个油管连接口(9),油管连接口(9)通过工作台(8)上的油道(7)与无泄露管接头(6)相连通,支撑盘(15)上加工有至少两个油管连接口(17),油管连接口(17)通过支撑盘(15)上的油道(2)与无泄露管接头(5)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骋李全普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华根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