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中温度循环回路的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62755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7 1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中温度循环回路的泵(10),所述泵具有带至少一个泵室(22)的壳体(20)和布置在所述泵室(22)中的、能旋转的、用于输送流体的叶轮(30),其中,在所述叶轮(30)上布置有至少一个流动构件(32),用于在所述叶轮(30)旋转时产生下述的压力场,所述压力场反向于通过输送流体所产生的压力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汽车中温度循环回路的泵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中温度循环回路的泵以及一种带有泵的用于汽车的温度循环回路。
技术介绍
公知用于汽车中温度循环回路尤其是冷却循环回路的泵。这种泵经常用作所谓的回转泵,如其例如由DE3603812所公知的那样。在此,这种泵具有带至少一个泵室的壳体,其中,在泵室中布置有能旋转的、用于输送流体的叶轮。为此,叶轮例如以回转泵的形式构成为敞开的、部分闭合的或者闭合的叶轮。在这种回转泵实施形式中,中心地通过叶轮的旋转进行抽吸。在周边侧上,尤其在切线方向上,输出所输送的流体。因此,在切线方向上也可以说是在压力侧以及中心地在叶轮的吸取侧。公知的泵的缺点在于,由于借助于叶轮进行输送在叶片面上形成了压力差。尤其在相应叶片的处于径向内部的部分与处于径向外部的部分之间形成压降。这种压降导致形成了将力施加到叶轮本身上的压力场。该力沿着轴向定向并且必须在支承设备中得到支撑。这种支承设备在公知的泵中布置在叶轮的吸取侧上。这种支承设备的问题在于,必须承受相对高的轴向力。尤其在输送功率高的情况下,即在叶轮转速高的情况下,由此产生的轴向力相对高。这导致了,在叶轮的吸取侧上进行轴向支承时经常出现面彼此发生贴靠的情况,所述面仅能够在相对粗的制造公差下得以制造。这导致难以预测或不能预测的面接触,所述面接触尤其区段式地面接触导致非常高的表面压应力。由此形成很高的摩擦值,其随之导致了公知的泵的损耗功率。此外,还增加了这种泵的磨损,这是因为由于表面压力很高并且相应出现的摩擦力很高可能导致进行接触的面磨损。最后,也可能出现的是,通过很高的摩擦力产生对输送的流体的加热,这通常是不希望出现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中温度循环回路的泵以及一种带有泵的用于汽车的温度循环回路,它们至少部分地消除了前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尤其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中温度循环回路的泵和相应的温度循环回路,它们能够以低成本和容易制造的方式简化对叶轮的轴向支承。上述目的通过具有本专利技术特征的泵以及通过具有本专利技术特征的温度循环回路得以实现。结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温度循环回路所描述的特征和细节,当然也适于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泵结合并且相应地反之亦然,从而在对各个专利技术角度的公开方面总是相互参考或者可以相互参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汽车中温度循环回路的泵具有带有至少一个泵室的壳体。在该泵室内部布置有至少一个叶轮,所述叶轮以能旋转的方式存在于泵室中。叶轮用于输送流体。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汽车中温度循环回路的泵的特征在于,在叶轮上布置有至少一个流动构件,用于在所述叶轮旋转时产生压力场。该所产生的压力场反向于由输送流体所产生的压力场定向。换句话说,产生的是如下压力场,其构成用于部分地、完全地或者甚至过度地补偿通过输送流体所产生的压力场。在此,流动构件原则上可以自由构造,只要以其作用方式产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压力场。尤其是,独立于流体输送地设置有所述流动构件。这些流动构件可以例如是流动干扰器其可以优选以纵向肋的形式布置在叶轮的背侧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泵中的温度循环回路尤其是冷却循环回路或加热循环回路。这种冷却或加热循环回路必要时具有用于这种循环回路的强制输送机构。在此,可以应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泵,以便以紧凑的、低成本的并且稳定的结构方式在汽车的冷却循环回路或加热循环回路中维持强制循环回路。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泵内的叶轮中,叶轮的背侧通常是所谓的死水区(Totwassergebiet)。在该区域中优选布置有流动构件。因此,可以将泵室内部已经存在的区域用于满足附加功能。通过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式产生压力场,可以实现对输送流体所需的压力场或者由此产生的压力场的补偿。相应地,通过由流动构件产生的压力场同样产生如下轴向力,其反作用于通过输送流体所产生的轴向力。通过这种反作用降低了针对叶轮的有待轴向支撑的支承力。尤其是将有待支撑的支承力降低到最小值或者甚至对其进行过度补偿,从而作为生成的轴向力而出现在反方向上的力。由此可以实现的是,在对置的侧上即在与叶轮的吸取侧对置的侧上支撑叶轮。这可以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泵的更加紧凑的结构形式。此外,在这里,能够以明显较精细(feineren)的公差精度加以制造的面可以彼此进行接触。但是,由于过度补偿了轴向力,有待支撑的轴向力的数值尽管存在过度补偿但仍然明显小于公知的泵中的情况。由此同样使得形成的表面压应力以及由表面压应力生成的摩擦力在轴向支撑时变得更小。相应的缺点,如其在公知的泵中由于高的轴向支承力已经相应高的摩擦力所存在的,能够以这种方式得以减少尤其是得以最小化。为了驱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泵尤其是驱动能旋转的叶轮,优选设置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可以例如安置在壳体的单独空间中,例如马达腔中。为了将电动机的转动力矩传递到叶轮上,优选设置有轴,所述轴将两个部件转动力矩配合地彼此连接。可能具有优点的是,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泵中,用于输送流体的叶轮具有叶片,并且所述至少一个流动构件布置在所述叶轮的背离所述叶片的侧面上。通常,这种叶轮仅在唯一的侧上具有叶片。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即在敞开的、部分闭合的和完全闭合的叶轮中,这些叶片尤其漩涡状地围绕叶轮的中心旋转轴线地布置。所谓的死水区位于叶轮的背离叶片的背侧上。在本实施方式中,流动构件布置在该死水区中。优选地,这又是简单的几何形状,尤其是肋状结构。由此,叶轮可以与流动构件一起优选整体地或者集成地构成。尤其在由塑料材料制成的叶轮中,这种实施方式具有优点,这是因为例如通过注塑方法可以实现特别简单和低成本的制造。此外,通过将流动构件与叶轮的叶片分离开,可以实现压力场的分离。两个压力场彼此独立地通过叶片或流动构件来形成,并且能够彼此独立地在结构上得到预先限定。因此,可以不影响流体输送地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式调节期望的对应压力场,并且以预先限定的方式在泵的运行中产生期望的对应压力场。同样具有优点的是,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泵中,所述至少一个流动构件具有在所述叶轮的径向方向上的基本上直线的延伸部。在此,基本上在径向上的一个直线延伸部已经足够。径向延伸部使得流体输送通过流动构件被降至最低。优选地,所述流动构件是肋状结构。此外,在进行压力铸造成型时或者在其它制造机构中,直线的延伸部成本特别低。同样具有优点的是,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泵中,至少两个流动构件星形地围绕所述叶轮的旋转轴线布置并且尤其是对称分布地布置。设置多于一个流动构件使得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产生匹配压力场更加简单。星形的布置、尤其是对称分布的方式的星形布置使得,所述压力场同样可以基本上对称地通过流动构件产生。因此,尤其当叶片在叶轮上相对于叶轮的旋转轴线同样对称地布置时,可以阻止或者最小化由于不同安置的压力场而导致的倾翻。相应地,不必再接受叶轮的倾翻,或者不必致力于防止这种倾翻。所述流动构件尤其在其长度方面与所期望的压力场相匹配。因此,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泵的结构中,流动构件的径向长度尤其肋的形式的流体构件的径向长度可以预先限定所期望的压力场。另一优点在于,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泵中,所述至少一个流动构件构成用于产生压力场,所述压力场强于通过输送流体所产生的压力场。换句话说,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迄今公知的轴向力的过度补偿,所述轴向力通过输送流体在吸取侧的方向上产生。也可以说,这种过度补偿使得有待支撑的轴向力的方向发生翻转。这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用于汽车中温度循环回路的泵

【技术保护点】
用于汽车中温度循环回路的泵(10),所述泵具有带至少一个泵室(22)的壳体(20)和布置在所述泵室(22)中的、能旋转的、用于输送流体的叶轮(3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叶轮(30)上布置有至少一个流动构件(32),用于在所述叶轮(30)旋转时产生下述的压力场,所述压力场反向于通过输送流体所产生的压力场。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1.22 DE 102011055599.41.用于汽车中温度循环回路的泵(10),所述泵具有带至少一个泵室(22)的壳体(20)和布置在所述泵室(22)中的、能旋转的、用于输送流体的叶轮(3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叶轮(30)上布置有至少一个流动构件(32),用于在所述叶轮(30)旋转时产生下述的压力场,所述压力场反向于通过输送流体所产生的压力场,所述至少一个流动构件(32)构成用于产生下述的压力场,所述压力场强于通过输送流体所产生的压力场,叶轮(30)的叶片(34)和所述至少一个流动构件(32)布置在叶轮(30)的不同的、远离彼此的侧上,所述叶轮(30)和所述壳体(20)的所述泵室(22)分别具有一个止挡面,所述止挡面用于轴向支承所述叶轮(30),其中,所述叶轮(30)的止挡面布置在背离所述叶轮(30)叶片(34)的侧面上,所述壳体(20)具有马达腔(24),在所述马达腔中布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叶轮(30)的马达(40),所述马达经由驱动轴(50)与叶轮(30)连接,在所述泵室(22)与所述马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许泽N·托内曼
申请(专利权)人:黑拉许克联合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