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门倍力型中心加工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5689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龙门倍力型中心加工机,主要包括:一机座单元、一工作台单元、一滑动单元及一设置在该滑动单元上的机头单元;该机座单元上的支撑座具有相背设置的内侧面和外侧面,该滑动单元跨置在支撑座的顶部、并具有与上述的内、外侧面相对应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并且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可分别通过线性滑轨组与内、外侧面相连接;这样的结构,使滑动单元可通过其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而稳定地抵靠在支撑座的内、外侧面上,机头单元和滑动单元的重量就可通过线性滑轨组而由支撑座来承担,从而使滑动单元移动的更加稳定、顺滑,提高了该加工机的加工精度。(*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加工机,尤其涉及到一种小龙门倍力型中心加工机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是目前使用的一种小龙门倍力型中心加工机,主要包括一机座单元1、一跨置在该机座单元1上的工作台单元2、一跨置在该机座单元1上的滑动单元3及一设置在该滑动单元3上的机头单元4。该机座单元近似L型,并具有一沿Y轴向延伸的底座101、一垂直连结在该底座101一侧的支撑座102;该支撑座102的上部设置有一个水平方向的顶平面103,在该顶平面103上设置有导轨组104,在导轨组104之间设置有一根导螺杆105,导轨组104和导螺杆105都沿垂直于该Y轴向的X轴向延伸。该滑动单元3具有一可设置在该导轨组104上的底面301、及一凸设在该底面301上且可螺合在该导螺杆105上的螺合件302。该机头单元4可沿一垂直于该X轴向的Z轴向产生滑动。虽然,这种加工机可利用该滑动单元3带动该机头单元4沿该X轴向产生往复位移、及该机头单元4沿该Z轴向相对于工作台单元2产生进给运动,从而达到加工的目的,但是因为该机头单元4是悬设在该滑动单元3一侧,使得其重量是由该导螺杆105与螺合件302之螺合处所承受,也就是说,该导螺杆105的负荷大、容易造成挠曲变形,从而影响到加工精度。如图2所示,是目前使用的另种中心加工机,主要包括一底座901、一可沿该底座901产生滑动的驱动座902、一可沿一X轴向相对于该驱动座902产生滑动的工作台903、一设置在该底座901一侧的支撑座904及一可沿一Z轴向相对于该支撑座904产生升降的机头905。该底座901的上面设置有一对导轴组906、及可驱动该驱动座902的导螺杆907。这种加工机因为该驱动座902上承放有工作台903,使得该工作台903及驱动座902的重量主要由导螺杆907来承受,并且该工作台903移动时必须利用较大的动力才能驱动,因而导螺杆907的负荷大、移动精度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将提供一种结构更合理、能确保加工精度的小龙门倍力型中心加工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小龙门倍力型中心加工机,主要包括一机座单元、一工作台单元、一滑动单元及一设置在该滑动单元上并可在滑动单元上作升降运动的机头单元。该机座单元包括一沿水平延伸的底座、及固定设置在该底座一侧的支撑座,该底座具有一顶面,该支撑座具有一对应于该顶面的内侧面、一与该内侧面相背设置的外侧面、及连接在该内侧面与外侧面之间的顶平面,在支撑座的内、外侧面上平行设置有沿X轴向延伸的线性滑轨组,在其内侧面上还设置有沿X轴向延伸的导螺杆;该工作台单元设置在底座的顶面上、并可在底座的顶面上沿垂直于该X轴向的Y轴向产生滑动;该滑动单元跨置在支撑座的顶部,并具有与该内侧面相对应的第一侧部、与该外侧面相对应且与第一侧部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部、及连接在该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之间的连接部,上述的第一、第二侧部依托线性滑轨组可沿X轴向而相对于该内、外侧面产生滑动,并且在第一侧部上设置有一螺合在导螺杆上的螺合件;该机头单元设置在滑动单元的第一侧部上。本技术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线性滑轨组包括沿X轴向延伸并分别固定设置在内、外侧面上的导轨、以及可沿导轨滑动的导槽件,导槽件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第二侧部上。本技术另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在机座单元的支撑座的内侧面的下部设置有向内凹入的沉凹部,该沉凹部可供该工作台沿Y轴向滑动时伸入。本技术的优点是滑动单元利用其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稳定地抵靠在支撑座的内侧面和外侧面上,使得滑动单元和机头单元的整体重量主要由线性滑轨组来均匀地承担,而导螺杆只承受很小的负荷,这样就可确保加工机具有较高的加工精度。附图说明图1是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一种小龙门倍力型中心加工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另一种中心加工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小龙门倍力型中心加工机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前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所示的小龙门倍力型中心加工机的后视立体图;图5是图3所示的小龙门倍力型中心加工机的前视平面图;图6是图3所示的小龙门倍力型中心加工机的侧视立体图。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及其工作原理和优点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是本技术所述的小龙门倍力型中心加工机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主要包括一机座单元10、一可在机座单元10上产生滑动的工作台单元20、一可在机座单元10上产生滑动的滑动单元30、及一设置在该滑动单元30上、并可作升降运动的机头单元40。其中,工作台单元20的滑动原理及机头单元40的升降原理均非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点,故本技术对它们的结构不作详细描述。上述的机座单元10包括一沿水平延伸的底座11、及固定设置在该底座11一侧的支撑座12,该底座11具有一顶面111,该支撑座12具有一对应于该顶面111的内侧面121、一与该内侧面121相背设置的外侧面122、及连接在该内侧面121与外侧面122之间的顶平面123,在支撑座12的内、外侧面121和122上平行设置有沿X轴向延伸的线性滑轨组124,在其内侧面121上还设置有沿X轴向延伸的导螺杆125;在支撑座12的内侧面121的下部还设置有向内凹入的沉凹部126。上述的线性滑轨组124包括沿X轴向延伸并固定设置在内、外侧面121和122上的导轨127、以及可沿导轨127滑动的导槽件128。上述的工作台单元20可在底座11的顶面111上沿垂直于该X轴向的Y轴向产生滑动,并且在趋近支撑座12时,其一端可伸入到沉凹部126中——参见图6中虚线所示;这样,可增加工作台单元20的移动行程,可提升该加工机的加工性能。上述的滑动单元30跨置在支撑座12的顶部,并具有与该内侧面121相对应的第一侧部31、与该外侧面122相对应且与第一侧部31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部32、及连接在该第一侧部31与第二侧部32之间的连接部33,所述的导槽件128就固定在第一、第二侧部31和32上,这样,第一、第二侧部31和32就可沿导轨127而相对于内、外侧面121和122沿X轴向产生滑动,并且在第一侧部31上设置有一螺合在导螺杆125上的螺合件311;上述的连接部33并未与支撑座12的顶部相接触。上述的机头单元40滑动设置在滑动单元30的第一侧部31上、并可沿垂直于X轴向的Z轴向滑动。再如图6所示,将滑动单元30跨置在支撑座12的顶部,利用其第一侧部31对应内侧面121、第二侧部32对应外侧面122及连接部33对应支撑座12的顶部,从而形成三面包围状,并且第一、第二侧部31和32分别利用所述的线性滑轨组124稳定地抵靠在支撑座12的内、外侧面121和122上,这样,滑动单元30与支撑座12之间就具有了较好的连接结构,即使机头单元40设置在第一侧部31的前侧,但因机头单元40和滑动单元30的整体重量主要是由线性滑轴组124来均匀承担,使得导螺杆125所承受的负荷力较小,因而就能确保在加工时的移动精度,也就能确保整台加工机的加工精度。上面所述的只是本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凡以本技术所述的内容所作出的简单、等效的变化或修饰,仍应属于本技术所述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小龙门倍力型中心加工机,主要包括一机座单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小龙门倍力型中心加工机,主要包括:一机座单元、一工作台单元、一滑动单元及一设置在该滑动单元上并可在滑动单元上作升降运动的机头单元;所述的机座单元包括一沿水平延伸的底座、及固定设置在该底座一侧的支撑座,该底座具有一顶面,该支撑座具有一对应于该顶面的内侧面、一与该内侧面相背设置的外侧面、及连接在该内侧面与外侧面之间的顶平面;所述的工作台单元设置在底座的顶面上、并可在底座的顶面上沿垂直于一X轴向的Y轴向产生滑动;其特征在于:在支撑座的内、外侧面上平行设置有沿X轴向延伸的线性滑轨组,在其内侧面上还设置有沿X轴向延伸的导螺杆;所述的滑动单元跨置在支撑座的顶部,并具有与该内侧面相对应的第一侧部、与该外侧面相对应且与第一侧部相对设置的第二侧部、及连接在该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之间的连接部,上述的第一、第二侧部依托线性滑轨组可沿X轴向而相对于该内、外侧面产生滑动,并且在第一侧部上设置有一螺合在导螺杆上的螺合件;所述的机头单元设置在滑动单元的第一侧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金丰
申请(专利权)人:辰丰机电张家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