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56626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06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其可解决现有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后释放不充分及时或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从内向外依次形成丸芯、碱层、隔离层、肠溶层和外层,通过增加碱层,并优化各层的配方,确保了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充分及时释放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奥美拉唑(omeprazole)作为质子泵抑制剂已被广泛用于治疗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返流性食管炎、胃泌素瘤等消化性溃疡疾病。奥美拉唑在中性和偏碱性条件下极稳定,半衰期达17小时;但在酸性环境下易降解,当pH接近胃液酸度(pH=1)时则非常不稳定、半衰期约为2分钟。此外,奥美拉唑对湿度,温度和光照也比较敏感,容易使其稳定性降低。为了保持奥美拉唑服用后的药理活性,目前国内上市的奥美拉唑大多是肠溶制剂。肠溶制剂一般在口服后2~4小时血药浓度才达到吸收峰,因此确保肠溶制剂在2个小时内不被释放和破坏,而在2个小时后能被充分及时释放对奥美拉唑的吸收十分关键。然而,传统的奥美拉唑肠溶制剂耐酸力不足,造成奥美拉唑的降解,若增加保护层又会影响奥美拉唑的释放。肠溶制剂的包层结构、每个包层的包衣材料的组分和配比和包衣工艺直接影响口服奥美拉唑胶囊的充分及时释放和稳定性。为了使奥美拉唑在胃酸中具有好的稳定性(耐酸力),同时在肠内快速释放,肠溶制剂的包层结构和组分,以及包衣工艺成为奥美拉唑肠溶制剂的研发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后释放不充分及时或稳定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解决本专利技术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包括:胶囊壳和容纳于该胶囊壳内的奥美拉唑微丸,该微丸的粒度为15-30目,所述奥美拉唑微丸从内向外依次为丸芯、碱层、隔离层、肠溶层和外层,其质量比为1︰0.1︰0.15︰1.5︰0.01;并且以10质量份的奥美拉唑为基准,所述碱层含有:磷酸钠盐:2~5份;填充剂:2~5份;润滑剂:2~5份;包衣剂:0.5~1.5份。本专利技术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其碱层在包衣过程中能保护丸芯层不被酸性的肠衣层降解,即使隔离层局部失效的也能通过稳定丸芯层外部的pH值在偏碱性范围来阻止丸芯层奥美拉唑的降解;同时,使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在体内胃酸作用时能减缓丸芯层奥美拉唑的降解。优选的是,所述磷酸钠盐选自磷酸氢二钠、磷酸钠、磷酸二氢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上述的磷酸钠盐属于对胃刺激性较小的碱性钠盐,若是氢氧化钠,则在患者长期口服后对胃刺激较大,产生一些副作用。所述填充剂选自乳糖、微晶纤维素、淀粉、预胶化淀粉、糊精、甘露醇、葡萄糖、山梨醇、蔗糖、碳酸钙、硫酸钙、磷酸氢钙和磷酸钙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润滑剂选自滑石粉、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氢化植物油、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和硬脂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第一包衣剂选自羟丙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和聚维酮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是,所述丸芯的配方为:奥美拉唑:10份;填充剂:30~80份;崩解剂:1.5~3份;碱性钠盐:2.1~5.2份;粘合剂4~6份。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填充剂为乳糖、微晶纤维素、淀粉、预胶化淀粉、糊精、甘露醇、葡萄糖、山梨醇、蔗糖、碳酸钙、硫酸钙、磷酸氢钙和磷酸钙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崩解剂为羟丙甲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交联羧甲基淀粉钠和交联聚维酮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碱性钠盐为碳酸钠、磷酸氢二钠、磷酸钠、磷酸二氢钠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粘合剂为羟丙甲纤维素、蔗糖、淀粉、聚维酮、羟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是,所述隔离层使用6~10份的包衣剂;所述包衣剂为羟丙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纤维素、乙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和聚维酮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优选的是,所述肠溶层的配方为:润滑剂:4~8份;肠溶材料:50~90份;增塑剂:1.5~3份;遮光剂:0.5~1份。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润滑剂为滑石粉、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氢化植物油、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和硬脂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肠溶材料为羟丙甲基纤维素、邻苯二甲酸二乙脂、聚丙烯酸树脂、和邻苯二甲酸醋酸纤维素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增塑剂为柠檬酸三乙酯、邻苯二甲酸二乙脂、邻苯二甲酸二辛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丙二醇、聚乙二醇6000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所述遮光剂为钛白粉、氧化铁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的是,所述的外层由0.1~0.5质量份的润滑剂组成;所述的润滑剂为滑石粉、硬脂酸镁、微粉硅胶、氢化植物油、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酸钙、硬脂酸锌和硬脂酸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本专利技术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从内向外依次形成丸芯、碱层、隔离层、肠溶层和外层,其中丸芯中的碱性化合物能确保奥美拉唑的稳定性;隔离层能防止该层两侧的组分之间相互反应,同时由于肠溶层呈酸性,隔离层进一步防止该酸性环境影响内层奥美拉唑的稳定性;肠溶层可防止胃内酸性环境对内层奥美拉唑稳定性的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包括,针对现有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后释放不充分及时或稳定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充分及时释放且稳定性好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制备方法。解决本专利技术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配方称取磷酸钠盐、填充剂、润滑剂过120目筛,并混合制得碱层混合粉;配制包衣剂溶液:按配方称取6-10质量份的包衣剂溶于6-25质量份的水;将碱层混合粉与步骤S1制得的丸芯放入抛丸机,用所制得的包衣剂溶液进行包衣;造粒、干燥后过18目筛和30目筛,取18目筛以下30目筛以上的丸粒,控制碱层与丸芯层的质量比为0.1︰1;S3)包隔离层对S2)制得的丸粒进行包衣,控制隔离层与丸芯的质量比0.15︰1,并获取17-30目的包覆了隔离层的丸粒;S4)包肠溶层对S3)制得的丸粒进行包衣,控制肠溶层与丸芯的质量比为1.5︰1,并获取16-30目的包覆了肠溶层的丸粒;S5)包外层将S4)制得的丸粒与润滑剂进行混合,控制润滑剂与丸芯的质量比为0.01︰1,制得15-30目的包覆了外层的丸粒。本专利技术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通过增加碱层,并对碱层和微丸的配方进行了优化确保了胶囊的在酸性、热、光和湿环境下的稳定性,同时保障了及时充分地溶出。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包括:胶囊壳和容纳于该胶囊壳内的奥美拉唑微丸,该微丸的粒度为15-30目,奥美拉唑微丸从内向外依次为丸芯层、碱层、隔离层、肠溶层和外层,其质量比为1︰0.1︰0.15︰1.5︰0.01,以10质量份的奥美拉唑为基准,奥美拉唑微丸的处方见表1。上述的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丸芯按表1的处方称取奥美拉唑、作为填充剂的乳糖、作为崩解剂的羟丙甲纤维素、作为碱性钠盐的碳酸钠和作为粘合剂的羟丙甲纤维素,过120目筛,并混合制得丸芯混合粉。配制粘合剂溶液:按表1的处方将羟丙甲纤维素溶于水,再加入碳酸钠,放置40℃下备用。制备丸粒:取丸芯混合粉加入到抛丸机中,以粘合剂溶液为造粒溶液,打开鼓风,调整主机旋转速度,调整喷枪位置和喷液频率,调整挡板,使喷枪直接喷到料上而喷不到锅底或锅壁上。造粒至丸粒约为60目时,出料过20目及60目筛,取20目筛以下60目筛以上的丸粒。将上述的丸粒二次造粒至丸粒放大至24目时,出料过筛18及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包括:胶囊壳和容纳于该胶囊壳内的奥美拉唑微丸,该微丸的粒度为15?30目,其特征在于,所述奥美拉唑微丸从内向外依次为丸芯、碱层、隔离层、肠溶层和外层,其质量比为1︰0.1︰0.15︰1.5︰0.01;并且以所述丸芯中所含的10质量份的奥美拉唑为基准,所述碱层含有:磷酸钠盐:2~5份;填充剂:2~5份;润滑剂:2~5份;包衣剂:0.5~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包括:胶囊壳和容纳于该胶囊壳内的奥美拉唑微丸,以10质量份的奥美拉唑为基准,奥美拉唑微丸的处方如下:丸芯处方碱层处方隔离层处方羟丙基纤维素10质量份水60质量份肠溶层处方外层处方硬脂酸钙30质量份所述的粘合剂溶液为聚维酮5质量份、水12质量份和磷酸二氢钠0.1质量份配制而成的溶液;上述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丸芯按所述的处方称取奥美拉唑、糊精、羧甲基淀粉钠、磷酸二氢钠和聚维酮过120目筛,并混合制得丸芯混合粉;配制粘合剂溶液:按所述的处方将聚维酮溶于水,再加入磷酸二氢钠,放置40℃下备用;制备丸粒:取丸芯混合粉加入到抛丸机中,以粘合剂溶液为造粒溶液,造粒至丸粒为60目时,出料过20目及60目筛,取20目筛以下60目筛以上的丸粒;将上述的丸粒二次造粒至丸粒放大至24目时,出料过筛18及24目筛,取18目筛以下24目筛以上的丸粒;将上述的丸粒进行干燥,干燥温度为40℃,干燥40min,干燥后过18目筛和30目筛,取18目筛以下30目筛以上的丸粒;S2)包碱层按所述的处方称取磷酸二氢钠、山梨醇和氢化植物油过120目筛,并混合制得碱层混合粉;配制包衣剂溶液:按所述的处方将羟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琦杨磊
申请(专利权)人: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