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电箱体之组装构件,尤其是一种多向组合接头。
技术介绍
现有的机电箱体通常由复数个组合接头连接组装于各框柱,以形成箱体的框架,并于箱体的外侧加装门板组装形成箱体,用于保护机电装置。 现有的组合接头连接有三个不同轴向的框柱,以用于组装长方形的框架,但部分矩形的框架的高度较低,需要以堆栈的方式组装至适当高度,而现有的组合接头仅具有结合框柱之功能,无法适用于堆栈的方式进行组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的组合接头无法适用于堆栈的方式进行组装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向组合接头,除了具有原先结合框柱的功能之外,还可适用于框架与框架之间的堆栈组装,使高度较低的框架能够以堆栈的方式组装至适当高度。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向组合接头,包括: 一基部,其具有两相邻的侧边,该基部的中央部位贯设有一第一穿孔; 两侧部,其呈直立状且分别一体连接于该基部的两侧边处,且该两侧部于相邻的一邻边一体连接,该两侧部的中央部位分别贯设有一第二穿孔; 一搭接部,其一体连接于该两侧部远离基部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向组合接头,包括:一基部(10),其具有两相邻的侧边(11),该基部(10)的中央部位贯设有一第一穿孔(141);两侧部(20),其呈直立状且分别一体连接于该基部(10)的两侧边处,且该两侧部(20)于相邻的一邻边一体连接,该两侧部的中央部位分别贯设有一第二穿孔(22);一搭接部(30),其一体连接于该两侧部(20)远离基部(10)的一端,该搭接部(30)邻近外侧的边缘处贯设有一搭接孔(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向组合接头,包括:
一基部(10),其具有两相邻的侧边(11),该基部(10)的中央部位贯设有一第一穿孔(141);
两侧部(20),其呈直立状且分别一体连接于该基部(10)的两侧边处,且该两侧部(20)于相邻的一邻边一体连接,该两侧部的中央部位分别贯设有一第二穿孔(22);
一搭接部(30),其一体连接于该两侧部(20)远离基部(10)的一端,该搭接部(30)邻近外侧的边缘处贯设有一搭接孔(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向组合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10)的底面沿着该两侧边(11)凸设有两间隔设置的第一抵靠壁(15),该两第一抵靠壁(15)之间形成凹陷状的第一卡制槽(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向组合接头,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耕辅,李娟,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机电箱体有限公司,上海翊隆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