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床电磁无心夹具工作端面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5078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磨床电磁无心夹具工作端面定位装置,由定位筒体、定位筒底座、底座定位孔、底座定位螺丝上孔和底座定位螺丝下孔组成,定位筒体上的定位面的厚度为22-30mm。定位面的厚度为22.5mm时,可加工内径为35mm-65mm的产品,定位面的厚度为24.5mm时,可加工内径为65mm-110mm的产品。根据机床加工尺寸范围,可加大和缩小尺寸范围,可减少定位筒使用数量。,降低成本,便于管理,减少端面划伤,提高产品质量,定位准确,减少返修品,提高工作效率。(*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轴承加工
,特别是一种磨床电磁无心夹具工作端面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轴承行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定位筒的定位面厚度很小,一般定位面的厚度为5mm左右,由于定位面窄,定位不准。极易出现划伤,沟摆尺寸不合格的问题,出现批量的返修品及废品。使用一个定位筒只能加工一种规格的产品,加工上百个品种的产品,就需要百余种定位筒,成本高,是极大的浪费,而且定位筒不便于管理。因定位筒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磨损、碰撞,导致定位筒面尺寸变化,出现定位不准,影响加工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磨床电磁无心夹具工作端面定位装置,能增加定位面宽度,扩大使用范围,从而达到一筒多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磨床电磁无心夹具工作端面定位装置,由定位筒体6、定位筒底座7、底座定位孔1、底座定位螺丝上孔2和底座定位螺丝下孔3组成,定位筒体6上的定位面5的厚度为22-30mm,定位面5的厚度由定位筒体6的外径和定位筒内孔的直径来确定。定位面的厚度为22.5mm时,可加工内径为35mm-65mm的产品,即65mm以下所有的非标准产品,定位面的厚度为24.5mm时,可加工65mm-110mm以下产品即110mm以下所有的非标准产品,根据机床加工尺寸范围,可加大和缩小尺寸范围,可减少定位筒使用数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降低成本,便于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端面划伤,提高产品质量,定位准确,减少返修品。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座定位孔,2、底座定位螺丝孔,3、底座定位螺丝孔,4、定位筒内孔,5、定位面,6、定位筒体,7、、定位筒底座。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底座定位螺丝上孔2和底座定位螺丝下孔3将定位筒体6安装固定在机床上,依据工件的尺寸范围确定好定位面5的厚度,工内径35mm-65mm产品时,确定定位面5的厚度为为22.5mm可加工内径为65mm以下所有的非标准产品,可减少定位筒使用数量。权利要求1.一种磨床电磁无心夹具工作端面定位装置,由定位筒体(6)、定位筒底座(7)、底座定位孔(1)、底座定位螺丝上孔(2)和底座定位螺丝下孔(3)组成,其特征在于,定位筒体(6)上的定位面(5)的厚度为22-30mm。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磨床电磁无心夹具工作端面定位装置,由定位筒体、定位筒底座、底座定位孔、底座定位螺丝上孔和底座定位螺丝下孔组成,定位筒体上的定位面的厚度为22-30mm。定位面的厚度为22.5mm时,可加工内径为35mm-65mm的产品,定位面的厚度为24.5mm时,可加工内径为65mm-110mm的产品。根据机床加工尺寸范围,可加大和缩小尺寸范围,可减少定位筒使用数量。,降低成本,便于管理,减少端面划伤,提高产品质量,定位准确,减少返修品,提高工作效率。文档编号B23Q3/18GK2745692SQ200420055430公开日2005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3日专利技术者徐信贤, 许爱科, 王文福, 万福昌 申请人: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磨床电磁无心夹具工作端面定位装置,由定位筒体(6)、定位筒底座(7)、底座定位孔(1)、底座定位螺丝上孔(2)和底座定位螺丝下孔(3)组成,其特征在于,定位筒体(6)上的定位面(5)的厚度为22-30m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信贤许爱科王文福万福昌
申请(专利权)人: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