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空假捻加工丝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43439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9 2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中空假捻加工丝及其生产方法,其成纤聚合物是以带侧链且碳原子数为6以下的脂肪族二元醇为第三单体共聚而成的改性共聚酯,且其含量占构成共聚酯二元醇总量的1~30mol%;加工丝的中心有连续贯通的中空部,中空率为2%~8%;该假捻加工丝经湿热或干热处理后其中空部的断面呈三角形状,中空率为15%~35%。本发明专利技术首先在常规的纺丝工艺条件下制得预取向丝POY或全取向丝FOY,然后进行低温假捻加工,从而制得中空假捻加工丝。该纤维在民用服装、运动服装、职业服装、室内装饰、床上用品、鞋袜、医疗用品及高级填充物等领域得到扩大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空假捻加工丝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空假捻加工丝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之同时,随着各种制造技术的提高,适应人们要求的各种断面形态纤维的生产也变为现实。其中,一种轻量保温的纤维素材,已逐步成为最近的潮流。由于其具备质量轻、保暖性好、吸湿排汗等优良性能越来越受人们的青睐。产品被广泛用于民用服装、运动服装、职业服装、室内装饰、床上用品、鞋袜、医疗用品及高级填充物等。为了实现轻量化、保温化的效果,通常采用的增大纤维的柔软性,变更织物组织等手段,会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要想更进一步的轻量化,纤维自身的轻量化就十分必要。但是,直接采用中空原丝织成的各类编织物,只能得到如纸质般的手感,并且,抗起毛起球性能较差。另一方面,为了使编织物能够有蓬松性手感效果,可以采用普通的DTY加工或采用高收缩丝和低收缩丝组成的混纤纱等通常手段,但是,前者由于在丝加工的赋予卷缩性的时候,其中空断面丝的断面往往会被挤压,大大降低的中空率;而后者则是能产生一定的效果,但仍然不能达到轻量的要求。例如,中国专利CN1536104A(公开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中空假捻加工丝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空假捻加工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丝的成纤聚合物是以带侧链且碳原子数为6以下的脂肪族二元醇为第三单体共聚而成的改性共聚酯,且其含量占构成共聚酯二元醇总量的1~30mol%;所述加工丝的中心有连续贯通的中空部,中空率为2%~8%,其物理特性满足下式,A.沸水收缩率8~20%;B.干热收缩率10~25%;C.卷缩伸长率15~4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空假捻加工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丝的成纤聚合物是以带侧链且碳原子数为6以下的脂肪族二元醇为第三单体共聚而成的改性共聚酯,且其含量占构成共聚酯二元醇总量的1~30mol%;所述加工丝的中心有连续贯通的中空部,中空率为2%~8%,其物理特性满足下式,A.沸水收缩率8~20%;B.干热收缩率10~25%;C.卷缩伸长率15~40%;所述加工丝断面上中空部呈扁平状,扁平度为1.2~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假捻加工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侧链且碳原子数为6以下的脂肪族二元醇为2-甲基-1,3丙二醇、2,2-二甲基-1,3丙二醇、2-甲基-1,4-丁二醇、2,3-二甲基-1,4-丁二醇或2-甲基-1,5-戊二醇中的任意一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空假捻加工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工丝经湿热或干热处理后其中空部的断面呈三角形状,中空率为15%~35%。4.一种中空假捻加工丝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常规的纺丝工艺条件下将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长沙曹海兵藤森稔
申请(专利权)人:东丽纤维研究所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