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治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的中药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涉及黄芪、三七和丹参组合物在制备防治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系膜增生性肾炎、膜性肾病、微小病变肾病、系膜毛细管性肾炎、局灶性肾小球硬化是引起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主要肾小球疾病,其中,局灶性肾小球硬化(FSGS)在国内原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可占10% 15%。陈奇主编.中药药效研究思路与方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第I版:566.。临床以大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为特征,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蛋白尿呈非选择性,反映了肾小球毛细管壁局部的结构损害。诊断依赖于肾活检,间质炎性浸润,肾小管萎缩和局灶性纤维化常见。早期活检为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病例,特别是存在肾病综合征、血尿和高血压病例,平均10年左右进入肾衰。尿蛋白量和预后有明显关系,表现非肾病性尿蛋白者,10年后80%仍可保持正常肾功能。另外,重复活检证实非IgA系膜增生性肾炎可继发局灶阶段性肾小球硬化。戴自英主编.实用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第九版:1550、1555.。非IgA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综合征治疗疗效首 ...
【技术保护点】
黄芪、三七和丹参组成的药物在制备防治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传坚,杨霓芝,丘小惠,刘旭生,王立新,徐文,郑广娟,张靖,徐鹏,冯兵,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