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滚筒以及烘干机,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拆卸、维修不方便的技术问题。该滚筒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第三筒体以及可拆卸连接结构,其中:第一筒体位于第二筒体之内;第二筒体位于第三筒体之内;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两者之间以及第二筒体与第三筒体两者之间至少其中之一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形成可拆卸固定连接。该烘干机包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滚筒,还包括底座、架体以及传动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减小滚筒内扬料板的拆卸难度,更便于维修。(*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滚筒以及设置该滚筒的烘干机。
技术介绍
烘干机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其可以对矿渣、粘土、煤、铁粉、矿粉及其它混合材,例如:建筑业的干混砂浆,黄砂等以及化工、铸造等行业原材料进行烘干。回转式三筒烘干机(简称:三筒烘干机)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烘干机。回转式三筒烘干机是在单筒回转式烘干机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其经多家企业、多个行业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回转式三筒烘干机改进了单筒烘干机内部结构,增加入机前湿料的预烘干,并延长了湿料在机内烘干时间,再加上密封、保湿以及合理的配套措施,使烘干机生产能力与单筒式烘干机相比,提高了 50%-80%,单位容积蒸发强度可达120kg/m3-180kg/m3,标准煤耗仅为 6kg/t_8kg/1。如图1所示,现有的三筒烘干机的滚筒(或称:回转滚筒)包括内筒11、中筒12以及外筒13,内筒11、中筒12、外筒13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板15焊接在一起。内筒11、中筒12以及外筒13的内壁上设置有扬料板。物料由供料装置(图中未示出)进入回转式三筒烘干机的滚筒的如图1所示的内筒11 (或称内层),实现顺流烘干,物料在内层的扬料板下不断抄起、散落呈螺旋行进式实现热交换,物料移动至内层的另一端进入中筒12 (或称中层),进行逆流烘干,物料在中层不断地被反复扬进,呈进两步退一步的行进方式,物料在中层既充分吸收内层滚筒散发的热量,又吸收中层滚筒的热量,同时又延长了干燥时间,物料在此达到最佳干燥状态。物料行至中层另一端而落入外筒13 (或称外层),物料在外层滚筒内呈矩形多回路方式行进,达到干燥效果的物料在热风作用下快速行进排出滚筒并最终从出料装置81排出,没有达到干燥效果的湿物料因自重而不能快速行进,物料在此矩形扬料板内进行充分干燥,由此完成干燥目的。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现有的烘干机的结构中如图1所示的内筒11、中筒12、外筒13之间连接为焊接连接,如果扬料板磨损到一定程度需要更换,则先把焊缝割开,然后把内筒11、中筒12、外筒13脱开以更换扬料板,而将焊缝割开的方法比较麻烦,导致现有技术中拆卸、更换扬料板极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滚筒以及设置该滚筒的烘干机,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拆卸、维修不方便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滚筒,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第三筒体以及可拆卸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筒体位于所述第二筒体之内;所述第二筒体位于所述第三筒体之内;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第二筒体两者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筒体与所述第三筒体两者之间至少其中之一通过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形成可拆卸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环形板件、第一环状连接板以及第一紧固件,其中:所述第一环形板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筒体轴向方向上两端口中的其中一个端口处;所述第一环状连接板与所述第二筒体的其中一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环形板件与所述第一环状连接板两者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形成可拆卸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环形板件焊接于所述第一筒体轴向方向上两端口中的其中一个端口处的内壁上,所述第一环状连接板焊接于所述第二筒体的其中一端的内壁上。优选地,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还包括第二环形板件、第三环形板件、第二环状连接板、第二紧固件以及第三紧固件,其中:所述第二环形板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筒体轴向方向上两端口中的其中一个端口处;所述第二环形板件与所述第二环状连接板两者通过所述第二紧固件形成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环形板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筒体轴向方向上两端口中的其中一个端口处;所述第二环状连接板与所述第三环形板件通过所述第三紧固件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环形板件套设并焊接于所述第二筒体轴向方向上两端口中的其中一个端口处的外壁上。优选地,所述滚筒还包括锥形出料筒,所述锥形出料筒内径尺寸较大的部分与所述第一环状连接板通过第四紧固件形成可拆卸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还包括第四环形板件、第五环形板件、第六环形板件、第三环状连接板以及第五紧固件,其中:所述第四环形板件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筒体轴向方向上两端口中的其中另一个端口处;所述第五环形板件与所述第二筒体轴向方向上两端口中的其中另一个端口处固定连接;所述第六环形板件与所述第三筒体的其中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环状连接板套设于所述第一筒体之外且通过两个以上个所述第五紧固件分别与所述第四环形板件、所述第五环形板件以及所述第六环形板件形成可拆卸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四环形板件套设于所述第一筒体轴向方向上两端口中的其中另一个端口处的外壁之外并与所述第一筒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五环形板件套设于所述第二筒体轴向方向上两端口中的其中另一个端口处的外壁之外并与所述第二筒体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紧固件、所述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三紧固件、所述第四紧固件与所述第五紧固件至少其中之一为螺栓或螺钉。本技术提供的烘干机,包括本技术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滚筒,还包括底座、架体以及传动装置,其中:所述架体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且所述架体与所述滚筒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滚筒内的所述第一筒体、所述第二筒体以及所述第三筒体内至少其中之一设置有扬料板;所述传动装置设置于所述底座与所述滚筒之间,且所述传动装置能带动所述滚筒转动。基于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任一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由于本技术提供的滚筒中,至少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两者之间或者至少第二筒体与第三筒体两者之间(优选为第一筒体、第二筒体以及第三筒体三者之间)通过可拆卸连接结构形成可拆卸固定连接,当滚筒内的扬料板损坏,需要更换滚筒内的扬料板时,很容易就可以将第一筒体与第二筒体或将第二筒体与第三筒体拆开以更换扬料板,所以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拆卸、维修不方便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现有技术中回转式三筒烘干机与出料装置的连接关系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回转式三筒烘干机的左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烘干机与出料装置的连接关系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6为图3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图3所示烘干机的左视示意图。图中标记:1、第一筒体;2、第二筒体;3、第三筒体;4、可拆卸连接结构;401、第一紧固件;402、第二紧固件;403、第三紧固件;404、第四紧固件;405、第五紧固件;41、第一环形板件;42、第二环形板件;43、第三环形板件;44、第四环形板件;45、第五环形板件;46、第六环形板件;470、第一环状连接板;471、第二环状连接板、472、第三环状连接板;5、底座;6、架体;7、传动装置;80、进料通道;81、出料装置;9、扬料板;11、内筒;12、中筒;13、外筒;14、出料筒;15、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图3 图7以及列举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优选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任何技术特征、任何技术方案(或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滚筒,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筒体、第二筒体、第三筒体以及可拆卸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筒体位于所述第二筒体之内;所述第二筒体位于所述第三筒体之内;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第二筒体两者之间以及所述第二筒体与所述第三筒体两者之间至少其中之一通过所述可拆卸连接结构形成可拆卸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跃,田知英,马玉华,张文强,
申请(专利权)人: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