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碎秸、清秸、施肥、播种、覆秸多功能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37625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6 1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中的一种施肥、播种机,一种碎秸、清秸、施肥、播种、覆秸多功能机组,包括自前往后的拖拉机和施肥机、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机、播种机为施肥播种一体机;在拖拉机和施肥播种一体机之间,连接由拖拉机动力输出轴(15)为动力的秸秆粉碎清秸机;秸秆粉碎清秸机中水平旋转刀轴(3)上径向配置多根碎秸刀(2),在碎秸刀(2)的后方是横置绞龙(5),输出端配置风机(4),经管路向后送至施肥播种一体机上方的秸秆抛送口(1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变粉碎秸秆时的工作部件碎秸刀受力状况,减少故障,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且施肥播种后可直接被前方粉碎清秸机粉碎的秸秆所覆盖,覆盖效果良好,提高了碎秸、清秸、施肥、播种、覆秸作业水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农业机械中的一种施肥、播种机,尤其是涉及农作物收获后,在残留前茬秸杆农田中施肥播种花生、玉米、大豆、小麦之类作物时,具有碎秸、清秸、施肥、播种、覆秸等多功能的作业机组。
技术介绍
提高复种指数是解决人多地少,耕地不足的一个重要措施。在我国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收获后,下茬还会种植一季夏花生、大豆或者玉米等作物。但农田残留的大量小麦秸杆严重影响了夏花生、大豆或者玉米等下茬作物的播种,农民往往会偷偷焚烧秸杆,之后再进行播种,但焚烧秸杆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政府已明令禁止。小麦收获后田间存在的大量秸杆,极易造成传统免耕播种机种铲和肥铲的挂草、壅堵,整机无法正常工作,即使能够播种,也容易造成架种、断苗等后果。另外,冬小麦收获后的下茬花生、大豆或者玉米等作物,要求越早播种越好,如果采用人工清理秸杆,费时费力,可能就会致使花生、大豆或者玉米播种不及时,影响产量;采用秸杆粉碎后深翻,再旋耕后播种的技术措施,虽然能解决麦茬地播种问题,不同机具需要下地三至四次,费时费工。针对以上问题,本行业提出了专利《免耕播种机清秸覆秸装置》CN101731033A改良结构,该方案是由整根链条或两根链条循环旋转,拔齿固定在链条上循环移动,往侧部翻拔输送。另有专利《定轴刚齿式茬地种床整备装置》CN102415233A,则是在三根轴上分别配置三把拔齿,同步转动相继往侧部翻拔、传递、输送。此两方案克服人工清理秸杆化费劳力,耽误时间的问题,提供了两种免耕的播种机结构,具有一定的优点和创造性。但是,上述两种技术方案还存在两项共同的不足,其一,两项技术方案清理秸杆的拔齿在旋转侧向输送运行的同时在向前前进,拔齿同时受到侧向的拔动力和秸杆相对向后推力,复合方向的受力极易造成秸杆清理刀的折断或者安装秸杆清理刀的刀轴变形断裂,对拔齿受力不利的影响,在使用实践中经常发生拔齿弯曲、变形或折断的情况,不仅维修成本高,而且严重影响农时工效。其二,由于上述两技术方案是将秸杆侧向进行翻盖,第一趟作业时侧部尚未进行过播种,因此向侧边翻拔的秸杆不能起到播种后的覆盖作用,而最后一趟播种后的田垄需要覆盖时,但是作业已经完成,没有秸杆再为其覆盖了,因此,此两项缺陷现有的改进、改良技术仍未能解决,而制约了前述两项专利技术的推广应用,或使用效果受影响,本领域的用户迫切希望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能够克服粉碎秸杆时工作部件受力不良,故障较多的问题,而且对田垄施肥播种后能及时进行覆盖的一种碎秸、清秸、施肥、播种、覆秸多功能机组结构。本技术的目的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碎秸、清秸、施肥、播种、覆秸多功能机组,包括自前往后的拖拉机和施肥机、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机、播种机为施肥播种一体机;在拖拉机和施肥播种一体机之间,连接秸杆粉碎清秸机;所述的秸杆粉碎清秸机为横向宽幅箱体式,在箱体内与拖拉机前进方向相垂直,设置水平旋转刀轴,在刀轴上径向配置多根碎秸刀,多根碎秸刀以螺旋线方式排布在刀轴上,碎秸刀的旋转方向与拖拉机轮的转动方向相反,在碎秸刀的后方是一横置绞龙,横置绞龙的输出端配置风机,经管路向后送至施肥播种一体机上方,管路的出口端配置秸杆抛送口,秸杆抛送口抛洒出的秸杆范围在宽度上与所述施肥播种一体机的宽度相当;所述秸杆粉碎清秸机以前三点悬挂与所述拖拉机连接,所述秸杆粉碎清秸机以后三点悬挂与所述施肥播种一体机连接;所述拖拉机动力输出轴为旋转刀轴、横置绞龙和风机提供动力。对于播种小麦、玉米、大豆、花生之类作物时,采用结构紧凑的施肥播种一体机已是成熟的技术,本技术方案在施肥播种前,先由秸杆粉碎清秸机进行先导作业,秸杆粉碎清秸机“为横向宽幅箱体式,在箱体内与拖拉机前进方向相垂直,设置水平旋转刀轴,在刀轴上径向配置多根碎秸刀,多根碎秸刀以螺旋线方式排布在刀轴上,碎秸刀的旋转方向与拖拉机轮的转动方向相反”,因此碎秸刀是以固定在刀轴上,由刀轴旋转带动进行纯粹向前旋转甩动运动,碎秸刀受力情况比较简单,仅受一个方向力,容易针对性予以解决,在本技术方案的试验和使用过程中,未发生一起碎秸刀受力受损产生故障。本技术方案,碎秸刀高速旋转,冲击直立或倒伏的秸杆,由于秸杆粉碎清秸机的箱体中配置风机,在秸杆的喂入口处形成负压,在负压的作用下秸杆被吸入机壳箱体内,并且与箱体内的定齿相接触受到剪切、锤击,再被气流和横置绞龙输送到风机处,“经管路向后送至施肥播种一体机上方,管路的出口端配置具有可调式秸杆导流板的秸杆抛送口”,抛出的碎秸杆恰好向后完整地覆盖了刚完成施肥和播种的田垄上,这是因为本技术方案“在拖拉机和施肥播种一体机之间,连接由拖拉机动力输出轴为动力的秸杆粉碎清秸机”。由于本技术方案“管路的出口端配置具有可调式秸杆导流板的秸杆抛送口”,因此所述秸杆抛送口抛洒出的秸杆范围在宽度上能够实现与所述施肥播种一体机的宽度相当。作为农业机械的拖拉连接通常采用三角形的三点悬挂方式,本技术方案中特别强调和限定,“所述秸杆粉碎清秸机以后三点悬挂与所述施肥播种一体机连接,后三点悬挂的上拉杆为长度可调且避震的结构”,由于拖拉机不是直接拖拉施肥播种一体机进行作业,而是在拖拉机和施肥播种一体机之间连接了秸杆粉碎清秸机,因此如果简单采用传统的三点悬挂方式常常会造成播种位置不正确、不准确而影响播种质量,以至影响后期的生长、管理,因此,必须采用后三点悬挂的上拉杆为长度可调且避震的结构,忽视此技术特征,会影响本技术方案的实施质量甚至成败。本技术方案所述拖拉机动力输出轴同时给秸杆粉碎清秸机旋转刀轴、横置绞龙和风机提供动力,并牵引施肥播种一体机,实现施肥和播种作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说明介绍,可以清楚、直接地理解和了解本技术的优越性,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两个严重弊端,第一,作为粉碎秸杆时的工作部件碎秸刀受力状况简单,仅在根部受力,因此易于解决,试用中不再出现故障,避免更换、修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第二,施肥播种后可直接被覆盖前方粉碎清秸机粉碎的秸杆,覆盖效果良好,提高了碎秸、清秸、施肥、播种、覆秸作业水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碎秸、清秸、施肥、播种、覆秸多功能机组一种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配置图;图2为本技术中一实施例,后三点悬挂的上拉杆部件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中一实施例,可调式秸杆导流板部件的结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中一实施例,碎秸刀部件从拖拉机先进的侧面方向观看结构图;图5是图4的碎秸刀略微震动弹起一小夹角的视图;图6是图4的左视图。图中:I是拖拉机,2是碎秸刀,2a是销轴,2b是止退销,2c是支架,3是刀轴,4是风机,5是横置绞龙,6是肥铲,7是种铲,8是地轮,9是覆土轮,10是种箱,11是肥箱,12是秸杆抛送口,13是后三点悬挂,13a是双头螺纹调节器,13b是弹簧,14是前三点悬挂,15是动力输出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结构。一种碎秸、清秸、施肥、播种、覆秸多功能机组,包括自前往后的拖拉机和施肥机、播种机;所述施肥机、播种机为施肥播种一体机;在拖拉机和施肥播种一体机之间,连接由拖拉机动力输出轴15为动力的秸杆粉碎清秸机;所述的秸杆粉碎清秸机为横向宽幅箱体式,在箱体内与拖拉机前进方向相垂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碎秸、清秸、施肥、播种、覆秸多功能机组,包括自前往后的拖拉机和施肥机、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施肥机、播种机为施肥播种一体机;?在拖拉机和施肥播种一体机之间,连接秸秆粉碎清秸机;?所述的秸秆粉碎清秸机为横向宽幅箱体式,在箱体内与拖拉机前进方向相垂直,设置水平旋转刀轴(3),在刀轴(3)上径向配置多根碎秸刀(2),多根碎秸刀(2)以螺旋线方式排布在刀轴(3)上,碎秸刀(2)的旋转方向与拖拉机轮的转动方向相反,在碎秸刀(2)的后方是一横置绞龙(5),横置绞龙(5)的输出端配置风机(4),经管路向后送至施肥播种一体机上方,管路的出口端配置秸秆抛送口(12),秸秆抛送口(12)抛洒出的秸秆范围在宽度上与所述施肥播种一体机的宽度相当;?所述秸秆粉碎清秸机以前三点悬挂(14)与所述拖拉机连接,所述秸秆粉碎清秸机以后三点悬挂(13)与所述施肥播种一体机连接;?所述拖拉机动力输出轴(15)为刀轴(3)、横置绞龙(5)和风机(4)提供动力。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志超吴峰陈有庆曹明珠刘敏基王海鸥张延化王伯凯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