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机械中的一种施肥播种机的部件改良装置,特别是涉及在残留前茬秸杆农田中施肥播种作物时,对碎秸、清秸、施肥、播种、覆秸多功能机组管路部件的一种改良装置。
技术介绍
提高复种指数是解决人多地少,耕地不足的一个重要措施。在我国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收获后,下茬还会种植一季夏花生、大豆或者玉米等作物。但农田残留的大量小麦秸杆严重影响了夏花生、大豆或者玉米等下茬作物的播种,农民往往会偷偷焚烧秸杆,之后再进行播种,但焚烧秸杆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政府已明令禁止。小麦收获后田间存在的大量秸杆,极易造成传统免耕播种机种铲和肥铲的挂草、 壅堵,整机无法正常工作,即使能够播种,也容易造成架种、断苗等后果。另外,冬小麦收获后的下茬花生、大豆或者玉米等作物,要求越早播种越好,如果采用人工清理秸杆,费时费力,可能就会致使花生、大豆或者玉米播种不及时,影响产量;采用秸杆粉碎后深翻,再旋耕后播种的技术措施,虽然能解决麦茬地播种问题,不同机具需要下地三至四次,费时费工。针对以上问题,本领域提出了专利《一种碎秸、清秸、施肥、播种、覆秸多功能机组》 申请号201210397462. 2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碎秸施肥播种覆秸机的吐秸口改良装置,包括向后横跨施肥播种一体机上方的管路(7),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路(7)的出口偏向左或右一侧,向后伸出一悬臂(8),在悬臂(8)端部垂直设置转轴(9),在转轴(9)上配置可绕转轴(9)旋转的多枚叶片(10);所述叶片(10)的垂直高度为管路(7)出口开口高度的1—1.8倍;所述叶片(10)的水平宽度为管路(7)出口开口宽度的1—1.5倍;所述转轴(9)位于管路(7)出口外的距离为所述叶片(10)宽度的1—1.5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碎秸施肥播种覆秸机的吐秸口改良装置,包括向后横跨施肥播种一体机上方的管路(7),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路(7)的出口偏向左或右一侧,向后伸出一悬臂(8),在悬臂(8)端部垂直设置转轴(9),在转轴(9)上配置可绕转轴(9)旋转的多枚叶片(10);所述叶片(10)的垂直高度为管路(7)出口开口高度的I 一 1.8倍;所述叶片(10)的水平宽度为管路(7)出口开口宽度的I一I. 5倍;所述转轴(9)位于管路(7)出口外的距离为所述叶片(10)宽度的I一I. 5倍。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碎秸施肥播种覆秸机的吐秸口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 (10)为 3— 5 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碎秸施肥播种覆秸机的吐秸口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 (10)为4枚。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碎秸施肥播种覆秸机的吐秸口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 (10)为矩形。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碎秸施肥播种覆秸机的吐秸口改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10)为半圆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志超,陈有庆,吴峰,曹明珠,刘敏基,王海鸥,张延化,王伯凯,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