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关于农田实现无人化管理的方法及其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机器人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石油能源的日渐枯竭,水资源供应日趋紧张,人口老龄化不断加重,农业生产未来面临严峻挑战。传统的农业机械越来越不适应未来的农业生产,未来农业需要一种能节水灌溉,使用电力化生产,自动化水平高的农业生产方式。目前大多数国家积极研制无人驾驶拖拉机为作业平台以实现农业生产自动化,但是由于缺乏大容量蓄电池而很难实现电力化生产,对节水灌溉也无能为力,再加上目前自动识别技术还很不成熟,定位系统的精度还不够高以及定位系统的使用费用等原因,农业自动化作业很难实现。还有一种农场化作业机器人王伟。日本农用机器人的研究成果与趋势J,农业机械,1994,(11)。,它是一种以农田中心为轴心,以旋臂为旋转半径的旋转式生产作业系统。它适宜于电力化、自动化生产,有利于实施节水灌溉,但是它的作业范围固定,自由度不高,难于重复使用,无法进行大面积管理,因此不能进入实用阶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旋转式农场化作业机器人存在的作业范围固定,自由度不高等问题,进行改进和完善,目的是提供一种关于农田实现无人化管理的方法及其装置以改变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关于农田实现无人化管理的方法,由一旋臂(2) 携带农机具以农田的固定点(I)为轴心,以所述旋臂为半径进行旋转式作业,其特征是在农田中有规律地设置多个固定点(1),相邻两固定点(I)的距离为所述旋臂的旋转半径,在所述各固定点的位置上都设置中心固定装置(6)。所述旋臂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中心固定装置相对接的对接机构(3)。旋臂两端分别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关于农田实现无人化管理的方法,由一旋臂(2)携带农机具以农田的固定点(1)为轴心,以所述旋臂为半径进行旋转式作业?,其特征是:在农田中有规律地设置多个固定点(1),相邻两固定点(1)的距离为所述旋臂的旋转半径,在所述各固定点的位置上都设置中心固定装置(6);所述旋臂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中心固定装置相对接的对接机构(3);所述旋臂两端的对接机构(3)交替与相应各中心固定装置(6)对接,以所对接的中心固定装置(6)为轴心旋转作业,旋臂(2)的旋转方向随所对接的中心固定装置(6)的改变而以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交替变化,从而使所述旋臂始终保持向前行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关于农田实现无人化管理的方法,由一旋臂(2)携带农机具以农田的固定点 (I)为轴心,以所述旋臂为半径进行旋转式作业,其特征是在农田中有规律地设置多个固定点(1),相邻两固定点(I)的距离为所述旋臂的旋转半径,在所述各固定点的位置上都设置中心固定装置(6);所述旋臂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中心固定装置相对接的对接机构(3);所述旋臂两端的对接机构(3)交替与相应各中心固定装置(6)对接,以所对接的中心固定装置(6 )为轴心旋转作业,旋臂(2 )的旋转方向随所对接的中心固定装置(6 )的改变而以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交替变化,从而使所述旋臂始终保持向前行进。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关于农田实现无人化管理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固定点中的起始点和终点重合。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关于农田实现无人化管理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固定点(I)分成数行呈蛇形排列,每行大致成一直线,且各行大致相互平行,相邻两行的行尾和行首之间有一过渡固定点(4),该过渡固定点与所述行尾和行首所在的两个固定点(I)处于同一直线上,该直线与相邻两行固定点(I)所在直线大致分别构成60°和120°夹角。4.如权利要求I或3所述的一种关于农田实现无人化管理的方法,其特征是水管道、电力线路、通信线路铺设到各固定点(1),在中心固定装置(6)和旋臂(2)的对接机构(3)上设置水、电、信接口,旋臂(2)上铺设上述水、电、信线路,使农机实现电气化。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关于农田实现无人化管理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旋臂上设置固体物料输送装置,在所述中心固定装置附近可以集中供给作业机械所需要的种子、固体肥料,也可集中收集收获的农作物。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关于农田实现无人化管理的方法,其特征是在死角区(5) 设置通往各固定点(I)的道路,用以运送物资。7.一种关于农田实现无人化管理的装置,包括旋臂(2)、中心固定装置(6)和配套设施,连接机构把所述旋臂和所述中心固定装置连接起来,在负载机的推动下,所述旋臂以中心固定装置(6)为轴心通过安置在其上的牵引臂带动作业机械进行旋转作业,其特征是所述旋臂两端各设置一个可与中心固定装置(6)自由连接的对接机构(3);所述中心固定装置(6)为一个由埋入地下的基座所固定的基桩(6),相邻两基桩的距离为所述旋臂的旋转半径。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关于农田实现无人化管理的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对接机构包括伸缩臂(310)、升降臂(320)、转盘轴承(330)和钳手装置(340);所述伸缩臂为固定于所述旋臂末端的一个伸缩套筒,所述伸缩套筒的内筒外壁开有一浅槽,槽内安装有一齿条(311),所述齿条前后两端各通过一个压力传感器(312)固定在所述浅槽两端;与一制动轮同轴连接的一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在电机的驱动下,所述伸缩套筒的内外筒可相对滑动,所述伸缩套筒上设置有测量伸缩长度的电位计;所述升降臂一端与所述伸缩套筒的内筒末端绞接,一卷扬机(321)安置在所述伸缩套筒的内筒末端上面的一支架上,所述卷扬机的钢丝绳末端系在所述升降臂上,所述升降臂末端连有一带“U”型双吊耳结构的轴套(322);所述转盘轴承上部水平对称固定着两短轴,分别卡在所述轴套的双吊耳内,所述转盘轴承上安装有测量旋转角度的电位...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