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的平衡轴模块,可以包括:用于接收发动机的曲轴的动力的曲柄链轮主动齿轮;曲柄链轮从动齿轮,其与所述曲柄链轮主动齿轮接合并接收所述曲柄链轮主动齿轮的动力;第一平衡轴,其与所述曲柄链轮从动齿轮同轴布置并具有第一主动齿轮以接收来自所述曲柄链轮从动齿轮的动力;以及第二平衡轴,其通过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接合的第二从动齿轮接收动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的平衡轴模块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1年11月16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1-0119425号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结合于此用于通过该引用的所有目的。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的平衡轴模块,更具体地,涉及能够使得安装体积最小化的发动机的平衡轴模块。
技术介绍
通常,发动机的曲轴以单平面曲轴类型进行布置,在单平面曲轴类型中八个曲轴设置在一个平面上,如图1所示。亦即,在V8-90度八汽缸V型发动机(具有单平面曲轴类型)的情况下,用于抵消二次不平衡力和不平衡力矩的两个平衡轴应该安装在曲柄底部与汽缸组之间,并以双速驱动。用于不平衡力和不平衡力矩(它们由进行往复运动的活塞和进行摇摆运动的连杆所引起)的平衡设计对于发动机而言是需要的。在连杆的情况下,计算公式用于考虑集中质量,从而区别连接至活塞的往复运动质量和连接至曲柄销的旋转质量。往复运动质量和旋转质量具有惯性,当发动机被驱动时往复运动质量和旋转质量产生惯性力。由往复运动质量引起的往复运动惯性力在与汽缸的中心轴线相同的方向生成惯性力,由旋转质量引起的惯性力在曲柄销的方向上生成惯性力,曲柄销的方向对应于旋转的径向方向。对于每种类型的发动机,上述惯性力由不同的不平衡分力来表示。特别地,当90度汽缸组角度和单平面曲轴类型应用于V8发动机时,产生二次水平激振力和二次俯仰力矩。此外,在与曲轴相同的方向上以双速旋转的一个平衡轴和在与曲轴相反的方向上以双速旋转的一个平衡轴安装在曲轴的底部以抵消不平衡分力。然而,两个平衡轴应该安装在与曲轴相同的垂直平面上。此外,由于曲轴安装部分之间的距离大,因此对于平衡轴安装布局存在限制,且不可能实现紧凑构造。公开于该专利技术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专利技术的一般
技术介绍
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涉及提供一种发动机的平衡轴模块,其能够最小化八缸V型发动机的平衡轴的体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中,发动机的平衡轴模块可以包括:曲柄链轮主动齿轮,其用于接收发动机的曲轴的动力;曲柄链轮从动齿轮,其与所述曲柄链轮主动齿轮接合并接收所述曲柄链轮主动齿轮的动力;第一平衡轴,其与所述曲柄链轮从动齿轮同轴布置并具有第一主动齿轮以接收来自所述曲柄链轮从动齿轮的动力;以及第二平衡轴,其通过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接合的第二从动齿轮接收动力。所述曲柄链轮从动齿轮的旋转速度比所述曲柄链轮主动齿轮的旋转速度高两倍。连接所述第一平衡轴、所述第二平衡轴和所述曲柄链轮主动齿轮的每个旋转中心的虚拟延长线形成等腰三角形。所述第一平衡轴的旋转中心和所述曲柄链轮主动齿轮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平衡轴的旋转中心和所述曲柄链轮主动齿轮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平衡轴的旋转中心和所述第二平衡轴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一平衡轴的旋转中心和所述曲柄链轮主动齿轮的旋转中心之间的距离。第一配重元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平衡轴上,并可以包括第一重量元件、第二重量元件和第三重量元件,其中第二配重元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平衡轴上,并可以包括第四重量元件、第五重量元件和第六重量元件,且其中所述第一重量元件、第二重量元件和第三重量元件可以分别与所述第四重量元件、第五重量元件和第六重量元件具有180°的相位差。第一重量元件、第二重量元件和第三重量元件可以依次具有90°的相位差。所述第四重量元件、第五重量元件和第六重量元件可以依次具有90°的相位差。所述第一平衡轴和第二平衡轴设置在气缸体的侧表面处。所述曲柄链轮主动齿轮和所述曲柄链轮从动齿轮通过链构件或带构件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发动机的平衡轴模块可以最小化八缸V型发动机的平衡轴的体积并简化结构。通过纳入本文的附图以及随后与附图一起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原理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装置所具有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更为具体地变得清楚或得以阐明。附图说明图1示例性地显示了通常使用的单平面曲轴类型,其中八个曲轴布置在一个平面上。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发动机的平衡轴模块的立体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发动机的平衡轴模块的侧视图。图4A和4B是应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发动机的平衡轴模块的第一和第二平衡轴的立体图。图5示意性地显示了由应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发动机的平衡轴模块的第一和第二平衡轴形成的每个旋转相位角的平衡。应当了解,所附附图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的,其显示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的图示性的各种特征的略微简化的画法。本文所公开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设计特征包括例如具体尺寸、方向、位置和外形将部分地由具体预期应用和使用的环境来确定。在这些图形中,贯穿附图的多幅图形,附图标记引用本专利技术的同样的或等同的部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各个实施方案详细地作出引用,这些实施方案的实例被显示在附图中并描述如下。尽管本专利技术将与示例性实施方案相结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意识到,本说明书并非旨在将本专利技术限制为那些示例性实施方案。相反,本专利技术旨在不但覆盖这些示例性实施方案,而且覆盖可以被包括在由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各种选择形式、修改形式、等价形式及其它实施方案。下面将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发动机的平衡轴模块的立体图;以及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发动机的平衡轴模块的侧视图。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平衡轴模块包括曲柄链轮主动齿轮10、曲柄链轮从动齿轮30、第一平衡轴41和第二平衡轴42。曲柄链轮主动齿轮10接收发动机的动力。曲柄链轮从动齿轮30通过链构件20接收曲柄链轮主动齿轮10的动力。第一平衡轴41设置在与曲柄链轮从动齿轮30相同的轴线上并接收动力。第二平衡轴42设置成接收第一平衡轴41的动力。曲柄链轮主动齿轮10安装成直接接收由发动机的曲轴输出的发动机动力。链构件20设置成围绕曲柄链轮从动齿轮30的外圆周并传送动力,曲柄链轮主动齿轮10的动力通过链构件20传送至曲柄链轮从动齿轮30,如下文所述。第一平衡轴41包括形成在第一平衡轴外圆周上的第一配重411,所述第一配重411包括多个第一重量元件411a、411b和411c。第二平衡轴42包括形成在第二平衡轴外圆周上的第二配重421,所述第二配重421包括多个第二重量元件421a、421b和421c。第一平衡轴41设置在与曲柄链轮从动齿轮30相同的轴线上。曲柄链轮主动齿轮10的动力通过链构件20传送至曲柄链轮从动齿轮30,接着通过曲柄链轮从动齿轮30传送至第一平衡轴41。在本文中,第一主动齿轮31设置在与曲柄链轮从动齿轮30相同的轴线上,第一平衡轴41和曲柄链轮从动齿轮30通过第一主动齿轮31一体地旋转。第二主动齿轮32设置成与第一主动齿轮31接合。类似地,第二主动齿轮32设置在与第二平衡轴42相同的轴线上,并通过第二主动齿轮32将第一主动齿轮31的动力传送至第二平衡轴42。第一和第二主动齿轮31和32具有比曲柄链轮主动齿轮10的旋转速度高两倍的齿数比。亦即,当曲柄链轮主动齿轮10旋转时,第一平衡轴41在与曲柄链轮主动齿轮10相同的方向上两倍地旋转,第二平衡轴42在相反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的平衡轴模块,其包括:曲柄链轮主动齿轮,其用于接收发动机的曲轴的动力;曲柄链轮从动齿轮,其与所述曲柄链轮主动齿轮接合并接收所述曲柄链轮主动齿轮的动力;第一平衡轴,其与所述曲柄链轮从动齿轮同轴布置并具有第一主动齿轮以接收来自所述曲柄链轮从动齿轮的动力;以及第二平衡轴,其通过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接合的第二从动齿轮接收动力。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1.16 KR 10-2011-01194251.一种发动机的平衡轴模块,其包括:曲柄链轮主动齿轮,其用于接收发动机的曲轴的动力;曲柄链轮从动齿轮,其与所述曲柄链轮主动齿轮接合并接收所述曲柄链轮主动齿轮的动力;第一平衡轴,其与所述曲柄链轮从动齿轮同轴布置并具有第一主动齿轮以接收来自所述曲柄链轮从动齿轮的动力;以及第二平衡轴,其通过与所述第一主动齿轮接合的第二从动齿轮接收动力,其中第一配重元件安装在所述第一平衡轴上,并包括第一重量元件、第二重量元件和第三重量元件,其中第二配重元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平衡轴上,并包括第四重量元件、第五重量元件和第六重量元件,其中所述第一重量元件、第二重量元件和第三重量元件分别与所述第四重量元件、第五重量元件和第六重量元件具有180°的相位差,其中所述第一平衡轴的所述第一重量元件、第二重量元件和第三重量元件彼此紧密布置,且所述第二平衡轴的所述第四重量元件、第五重量元件和第六重量元件彼此紧密布置,其中第二重量元件的长度长于第一重量元件的长度和第三重量元件的长度,第五重量元件的长度长于第四重量元件的长度和第六重量元件的长度,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安,
申请(专利权)人: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