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隔振设备,尤其涉及用于如船舶等大型机械设备的隔振中,用以阻隔或降低振动传递的机械式自适应隔振器。
技术介绍
隔振器是连接设备和基础之间的弹性元件,用以减少和消除由设备传递到基础的,振动力和由基础传递到设备的振动。现有技术中,如何控制大型动力装置及机械设备引起的振动,并使其满足标准要求,是工业、民用,特别是船舶设计领域中机械系统设计的关键,采用隔振结构是降低动力装置及设备振动传递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目前,在机械设备中使用的隔振装置多为纯机械制品,只具有被动隔振的功能,对低频振动的隔离难度较大;同时设备在运转过程中都不可避免的出现较大随机载荷的变化或运行工况的改变,因此就要求所用的隔振器具有自身参数调节功能,以适应当载荷变化时仍具有较好的隔振效果,而传统动式隔振装置无疑不具备该项功能,因此人们将目光投向了设计主动式隔振器,完全的主动隔振器又具备安全性能低及工作不稳定的情况,同时现有主动式隔振系统多采用电控式,即通过设计控制器、作动器及控制电路来实现隔振系统自身参数的调节,该种电控式的主动隔振器设计困难,实现难度大,目前也仅处于试验阶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 ...
【技术保护点】
机械式自适应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3),于所述缸体(3)上开有油孔,位于所述缸体(3)内设置可沿缸体(3)内壁往复滑动的滑块(4),于所述滑块(4)的上部对称装置顶杆(2),顶杆(2)与连接板(1)连接;位于缸体(3)内,于所述滑块(4)的下部通过弹性元件连接活塞(9)。
【技术特征摘要】
1.机械式自适应隔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缸体(3),于所述缸体(3)上开有油孔,位于所述缸体(3)内设置可沿缸体(3)内壁往复滑动的滑块(4),于所述滑块(4)的上部对称装置顶杆(2),顶杆(2)与连接板(I)连接;位于缸体(3)内,于所述滑块(4)的下部通过弹性元件连接活塞(9)。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自适应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3)为具有腔体的圆柱体。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自适应隔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孔包括注油孔(5)、泄油孔(13)、第一进油孔(6)、第二进油孔(6’)、第一出油孔(11)及第二出油孔(11’),所述第一进油孔(6)、第二进油孔(6’)通过进油管路(7)相连通,第一出油孔(11)及第二出油孔(11’)通过出油管路(12)相连通;所述注油孔(5)、第一进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勇,谢基榕,吴文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