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中增氧
,尤其涉及一种纳米微气泡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超细微泡技术,就是把空气或者纯氧以极细微的气泡方式溶入水中,以实现水体的超饱和氧状态,达到了常规难以企及的效果,发挥了它的超常规作用。平常的增进溶氧方法大多采用充氧泵地曝气增氧,而且大多依靠增氧砂头来实现气泡式的增氧,这种气泡颗粒大,与水体的接触表面积也小,再加上大气泡在水中因快速的上升而使逗留时间过短,难以实现超溶氧或少有氧气溶入水中,达不到理想的溶氧效果。特别是在温度高,大气压偏小的气候条件下,其增氧的效果就更差。这是影响使用效果的关键原因所在,如水耕、废水处理、水产养殖等场合都与增氧有关,而且其运用效果大多与溶氧量的多少呈正相关,所以改进溶入方法,让更多的氧溶入水体是让增氧发挥最大效率的重要技术所在。这方面的技术重点有:(一)微气泡的直径越小,氧气与水接触的面积越大,效果越好;现有的纳米级微气泡发生装置,多数要采用高压泵等装置;(二)发生气泡所消耗的能量要尽量小,效率高;(三)制造成本越低越好。而目前现有的技术,在上述三个方面,大多存在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微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不锈钢圆筒、旋转轴、螺旋叶片、切割片、动态平衡支架、球形面外罩,所述不锈钢筒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与电机的轴固定连接并保持同心,所述螺旋叶片、切割片和球形面外罩固定在旋转轴上并保持同心,所述旋转轴通过动态平衡支架与不锈钢筒的内壁形成支撑,所述球形面外罩与不锈钢筒内壁之间具有狭小的缝隙,所述不锈钢圆筒靠近电机的一端具有进气孔,且远离电机的一端具有进水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纳米微气泡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不锈钢圆筒、旋转轴、螺旋叶片、切割片、动态平衡支架、球形面外罩,所述不锈钢筒与电机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与电机的轴固定连接并保持同心,所述螺旋叶片、切割片和球形面外罩固定在旋转轴上并保持同心,所述旋转轴通过动态平衡支架与不锈钢筒的内壁形成支撑,所述球形面外罩与不锈钢筒内壁之间具有狭小的缝隙,所述不锈钢圆筒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新辉,马良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锦源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