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吸式三混合管双级射流曝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76405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1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吸式三混合管双级射流曝气装置,该装置由潜水泵、自吸式三混合管双级射流曝气器以及管路系统组成,自吸式三混合管双级射流曝气器包括喷嘴、喉管、吸气管、吸气室、锥形分流器、混合管和吸水管。该装置利用潜水泵在喷嘴处形成高速高压水射流,由于射流边界层与空气之间的粘滞作用,空气被吸入吸气室并与水射流在喉管中初步混合,液气混合物经锥形分流器分流切割,进入辐射状排布的三个混合管中,在液气混合物的紊动扩散和携带作用下,曝气池中的水被吸入混合管中参与传质过程,液气充分混合后排入曝气池并在池内造成强烈紊动及旋流,快速提升水体溶解氧。该装置为先吸气后吸水的双级结构,增氧动力效率高、曝气范围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应用于养殖及环保领域的曝气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自吸式三混合管双级射流曝气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养殖及环保领域,常常通过增强水体对流交换、增加溶氧量来改善水体质量。实际生产生活中,常采用的有两类增氧设备,一类是机械式增氧曝气设备,如叶轮式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及充气式曝气机等;另一类是液气射流曝气设备,如单级或双级液气射流泵等。叶轮式增氧机或水车式增氧机使用三相交流电源,能耗大,即使消耗大量电能也仅能够对表层水体增氧,池底水仍旧停滞不动,增氧效果差,动力效率不高;充气式曝气机、微孔曝气增氧机等是利用电力将空气充至水底,气泡在浮力作用下逐渐浮出水面,使气泡中的氧溶解于水。充气式增氧和微孔曝气增氧能够实现水底增氧,显著提高水底氧气溶解量,但增氧过程中水体处于静止状态,不能实现水体的对流交换,不能保证溶氧均匀。单级或双级射流曝气装置通过 高速液体射流吸入空气进行混合,但由于液体与气体的传质过程主要发生在曝气池内,而气体容易从曝气池逸出,因而其传质效率不高,溶氧动力效率不高。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上述装置存在的问题而专利技术的一种传质效率高、曝气面积大、适用范围广的自吸式三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吸式三混合管双级射流曝气装置,由潜水泵、管路系统以及自吸式三混合管双级射流曝气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吸式三混合管双级射流曝气器由喷嘴、喉管、吸气管、吸气室、锥形分流器、混合管以及吸水管组成;潜水泵的出水口与管路系统的一端连接,管路系统的另一端与自吸式三混合管双级射流曝气器的喷嘴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吸式三混合管双级射流曝气装置,由潜水泵、管路系统以及自吸式三混合管双级射流曝气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吸式三混合管双级射流曝气器由喷嘴、喉管、吸气管、吸气室、锥形分流器、混合管以及吸水管组成;潜水泵的出水口与管路系统的一端连接,管路系统的另一端与自吸式三混合管双级射流曝气器的喷嘴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吸式三混合管双级射流曝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室为一个底部带有锥形收缩的圆柱形腔体,吸气室的圆柱体部分侧面设有多个对称设置的吸气管,喷嘴穿过吸气室顶部安装孔设置在吸气室内,喷嘴的末端设置在吸气室的锥形收缩段,并与吸气室同轴设置;吸气室通过喉管与三个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能李鹏鹏徐高欢王英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