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振静音的充液阀,包括主阀座(1)、主阀芯(11)、箅状挡(12)、卸荷阀体(2)、卸荷阀芯(21)、驱动活塞(22)、活塞弹簧(23)、阀杆弹簧(2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取在主阀芯设有卸荷口和卸荷流道,卸荷阀体设有液控接口,卸荷阀芯设有阀杆,卸荷阀芯封堵于卸荷口处,圆桶形的驱动活塞可上下滑动位于卸荷阀体内,阀杆、活塞弹簧和阀杆弹簧位于驱动活塞内,箅状挡挡在卸荷阀芯的下方与主阀芯固定连接,利用卸荷流道的限流阻尼作用,滞后开启或截止主阀口减轻液锤冲击振动和撞击噪音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充液与卸荷减振装置一体化,使大型液压机达到了简化液控系统结构、降低成本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液阀,具体是指用于给液压机的油缸快速充油负荷和快速排油卸荷的一种减振静音的充液阀。
技术介绍
充液阀是用于给液压机的油缸快速充油负荷和快速排油卸荷的一种液控单向阀,大型液压机工作时,油缸中大量的处在高压状态的液压油通过充液阀的启闭高速进出油箱,高速且大量的液压油流在充液阀启闭的瞬间会对液压机的油路系统以及液压机本身产生强烈的、有害的冲击振动和撞击噪音称为液锤振动,现有技术采用另外设置小流量的辅助卸荷阀先行给油缸中处在高压状态的液压油卸荷,再开启大流量的充液阀以减轻液锤冲击,由于增设卸荷阀使液压机的液控系统更为复杂,同时也使潜在的故障环节增多,导致大型液压机的制造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增高,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与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技术采用由主阀座、主阀芯、箅状挡、卸荷阀体、卸荷阀芯、驱动活塞、活塞弹簧、阀杆弹簧构成的装置,其中,主阀座设有主阀口和主流道,主阀芯设有卸荷口和卸荷流道,卸荷阀体设有液控接口,卸荷阀芯设有阀杆;卸荷阀体固定在主阀座的上面中心,主阀芯封堵于主阀口处,卸荷阀芯封堵于卸荷口处,圆桶形的驱动活塞可上下滑动位于卸荷阀体内,阀杆、活塞弹簧和阀杆弹簧位于驱动活塞内,箅状挡挡在卸荷阀芯的下方与主阀芯固定连接;卸荷回流工作时,液控信号经液控接口进入卸荷阀体,并通过驱动活塞推动阀杆带动卸荷阀芯向下移动开启卸荷口,位于主阀芯下方油缸中的高压状态的液压油由箅状挡的箅孔经卸荷口、卸荷流道、主流道进入位于主阀座上方的油箱而迅速减压卸荷,随着卸荷阀芯的继续向下移动,卸荷阀芯向下触及箅状挡,随之带动主阀芯下移开启主阀口,大量低压的油流由主阀口经主流道回流油箱;回流结束,活塞弹簧和阀杆弹簧分别带动驱动活塞、阀杆及卸荷阀芯向上复位,而主阀芯则由卸荷阀芯带动复位;充油注入工作时,大量的油流从油箱由主流道推开主阀芯经主阀口涌入油缸中,充油结束,油缸内的液压油逐步转为高压状态,逐步转为高压的液压油先压迫主阀芯复位封闭主阀口,再压迫卸荷阀芯复位封闭卸荷口,利用卸荷流道的限流阻尼作用,滞后开启或截止主阀口减轻液锤冲击振动和撞击噪音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减振静音的充液阀,旨在通过将充液与卸荷减振装置一体化,使大型液压机达到简化液控系统结构、降低成本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减振静音的充液阀,包括主阀座、主阀芯、箅状挡、卸荷阀体、卸荷阀芯、驱动活塞、活塞弹簧、阀杆弹簧,其中:所述的主阀座为扁圆柱形的钢质构件,主阀座的上面设有若干围绕中心的、由上向下向心倾斜的圆形孔称为主流道,主阀座的下面中心设有上小下大圆锥台形的凹槽称为主阀口,所述主阀口与所述主流道相通,主阀座的中心设有圆形的通孔称为阀杆孔,位于所述主流道与所述阀杆孔之间还设有若干圆形的通孔称为连通孔;所述的主阀芯为上大下小的圆柱台阶形的钢质构件,主阀芯上部大台阶的上面中心设有圆形的通孔称为阀芯中孔,围绕所述阀芯中孔设有若干由上向下向心倾斜的圆孔称为卸荷流道,所述卸荷流道的孔径小于主阀座的所述主流道的孔径;主阀芯下部小台阶的下面中心设有上小下大的圆形台阶状的凹槽称为卸荷口,所述卸荷口的上端与所述阀芯中孔相通,所述卸荷口的上部小台阶的槽壁与所述卸荷流道相通,所述卸荷口的下部大台阶的槽壁设有用于连接箅状挡的内螺纹;所述的箅状挡为上小下大的圆柱台阶形的钢质构件,箅状挡的上面中心设有圆形的凹槽称为卸荷槽,所述卸荷槽的槽底设有若干圆形的通孔称为箅孔,箅状挡的上部小台阶柱壁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卸荷口的外螺纹;所述的卸荷阀体为圆柱形、中空、上部有顶下部敞开、桶状的钢质构件,卸荷阀体的顶部中心设有带有内螺纹的通孔称为液控接口;所述的卸荷阀芯为下大上小的圆锥台形的钢质构件,卸荷阀芯的上面固定设有圆柱杆状的阀杆;所述阀杆的上部固定设有连接凸缘;所述的驱动活塞为圆柱形、中空、上部有顶下部敞开、桶状的钢质构件,驱动活塞的外上面中心设有圆形的凹槽称为容油槽;所述的活塞弹簧和阀杆弹簧为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卸荷阀体固定连接在主阀座的上面中心,主阀芯封堵于主阀口处,卸荷阀芯封堵于卸荷口处,驱动活塞可上下滑动位于卸荷阀体内,阀杆、活塞弹簧和阀杆弹簧位于驱动活塞内,其中,活塞弹簧顶撑于驱动活塞内顶部与主阀座的上面之间,阀杆弹簧顶撑于所述阀杆的所述连接凸缘与主阀座的上面之间;箅状挡位于卸荷阀芯的下方,固定连接在主阀芯的所述卸荷口下部的大台阶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本装置应用时安装在液压机的油箱的底部与油缸的上部之间,液控接口与液压机的液控系统连接。卸荷回流工作时,液控信号正压,液控信号经液控接口进入卸荷阀体,并通过驱动活塞推动阀杆带动卸荷阀芯向下移动开启卸荷口,油缸中的高压状态的液压油由箅状挡的箅孔经卸荷口、卸荷流道、主流道进入位于主阀座上方的油箱而迅速减压卸荷,随着卸荷阀芯的继续向下移动,卸荷阀芯向下触及箅状挡,随之带动主阀芯下移开启主阀口,大量低压的油流由主阀口经主流道回流油箱;回流结束,液控信号零压,活塞弹簧和阀杆弹簧分别带动驱动活塞、阀杆及卸荷阀芯向上复位,而主阀芯则由卸荷阀芯带动复位;充油注入工作时,大量的油流从油箱由主流道推开主阀芯经主阀口涌入油缸中,充油结束,油缸内的液压油逐步升至高压状态,逐步转为高压的液压油先压迫主阀芯复位封闭主阀口,再压迫卸荷阀芯复位封闭卸荷口 ;其间,所述连通孔的起平衡连通油箱与卸荷阀体内腔中油料的回流作用。本装置利用卸荷流道的限流阻尼作用,滞后开启或截止主阀口来减轻液锤冲击振动和撞击噪音,并通过将充液与卸荷减振装置一体化使大型液压机简化了液控系统结构、降低了成本。上述,本技术采用由主阀座、主阀芯、箅状挡、卸荷阀体、卸荷阀芯、驱动活塞、活塞弹簧、阀杆弹簧构成的装置,其中,主阀座设有主阀口和主流道,主阀芯设有卸荷口和卸荷流道,卸荷阀体设有液控接口,卸荷阀芯设有阀杆;卸荷阀体固定在主阀座的上面中心,主阀芯封堵于主阀口处,卸荷阀芯封堵于卸荷口处,圆桶形的驱动活塞可上下滑动位于卸荷阀体内,阀杆、活塞弹簧和阀杆弹簧位于驱动活塞内,箅状挡挡在卸荷阀芯的下方与主阀芯固定连接;利用卸荷流道的限流阻尼作用,滞后开启或截止主阀口减轻液锤冲击振动和撞击噪音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减振静音的充液阀,通过将充液与卸荷减振装置一体化,使大型液压机达到了简化液控系统结构、降低成本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减振静音的充液阀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减振静音的充液阀的应用安装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中:主阀座1、主阀口 101、主流道102、连通孔103、主阀芯11、卸荷口 111、卸荷流道112、箅状挡12、卸荷阀体2、液控接口 201、卸荷阀芯21、阀杆211、驱动活塞22、活塞弹簧23、阀杆弹簧24、油缸01、油箱02。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图2,本技术的一种减振静音的充液阀,包括主阀座1、主阀芯11、箅状挡12、卸荷阀体2、卸荷阀芯21、驱动活塞22、活塞弹簧23、阀杆弹簧24,其中:所述的主阀座I为扁圆柱形的钢质构件,主阀座I的上面设有若干围绕中心的、由上向下向心倾斜的圆形孔称为主流道102,主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振静音的充液阀,包括主阀座(1)、主阀芯(11)、箅状挡(12)、卸荷阀体(2)、卸荷阀芯(21)、驱动活塞(22)、活塞弹簧(23)、阀杆弹簧(2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阀座(1)为扁圆柱形的钢质构件,主阀座(1)的上面设有若干围绕中心的、由上向下向心倾斜的圆形孔称为主流道(102),主阀座(1)的下面中心设有上小下大圆锥台形的凹槽称为主阀口(101),所述主阀口(101)与所述主流道(102)相通,主阀座(1)的中心设有圆形的通孔称为阀杆孔,位于所述主流道(102)与所述阀杆孔之间还设有若干圆形的通孔称为连通孔(103);所述的主阀芯(11)为上大下小的圆柱台阶形的钢质构件,主阀芯(11)上部大台阶的上面中心设有圆形的通孔称为阀芯中孔,围绕所述阀芯中孔设有若干由上向下向心倾斜的圆孔称为卸荷流道(112),所述卸荷流道(112)的孔径小于主阀座(1)的所述主流道(102)的孔径,主阀芯(11)下部小台阶的下面中心设有上小下大的圆形台阶状的凹槽称为卸荷口(111),所述卸荷口(111)的上端与所述阀芯中孔相通,所述卸荷口(111)的上部小台阶的槽壁与所述卸荷流道(112)相通,所述卸荷口(111)的下部大台阶的槽壁设有用于连接箅状挡(12)的内螺纹;所述的箅状挡(12)为上小下大的圆柱台阶形的钢质构件,箅状挡(12)的上面中心设有圆形的凹槽称为卸荷槽,所述卸荷槽的槽底设有若干圆形的通孔称为箅孔,箅状挡(12)的上部小台阶柱壁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卸荷口(111)的外螺纹;所述的卸荷阀体(2)为圆柱形、中空、上部有顶下部敞开、桶状的钢质构件,卸荷阀体(2)的顶部中心设有带有内螺纹的通孔称为液控接口(201);所述的卸荷阀芯(21)为下大上小的圆锥台形的钢质构件,卸荷阀芯(21)的上面固定设有圆柱杆状的阀杆(211),所述阀杆(211)的上部固定设有连接凸缘;所述的驱动活塞(22)为圆柱形、中空、上部有顶下部敞开、桶状的钢质构件,驱动活塞(22)的外上面中心设有圆形的凹槽称为容油槽;所述的活塞弹簧(23)和阀杆弹簧(24)为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卸荷阀体(2)固定连接在主阀座(1)的上面中心,主阀芯(11)封堵于 主阀口(101)处,卸荷阀芯(21)封堵于卸荷口(111)处,驱动活塞(22)可上下滑动位于卸荷阀体(2)内,阀杆(211)、活塞弹簧(23)和阀杆弹簧(24)位于驱动活塞(22)内,其中,活塞弹簧(23)顶撑于驱动活塞(22)内顶部与主阀座(1)的上面之间,阀杆弹簧(24)顶撑于所述阀杆(211)的所述连接凸缘与主阀座(1)的上面之间,箅状挡(12)位于卸荷阀芯(21)的下方,固定连接在主阀芯(11)的所述卸荷口(111)下部的大台阶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静音的充液阀,包括主阀座(I)、主阀芯(11)、箅状挡(12)、卸荷阀体(2)、卸荷阀芯(21)、驱动活塞(22)、活塞弹簧(23)、阀杆弹簧(2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阀座(1)为扁圆柱形的钢质构件,主阀座(I)的上面设有若干围绕中心的、由上向下向心倾斜的圆形孔称为主流道(102),主阀座(I)的下面中心设有上小下大圆锥台形的凹槽称为主阀口(101),所述主阀口(101)与所述主流道(102)相通,主阀座(I)的中心设有圆形的通孔称为阀杆孔,位于所述主流道(102)与所述阀杆孔之间还设有若干圆形的通孔称为连通孔(103); 所述的主阀芯(11)为上大下小的圆柱台阶形的钢质构件,主阀芯(11)上部大台阶的上面中心设有圆形的通孔称为阀芯中孔,围绕所述阀芯中孔设有若干由上向下向心倾斜的圆孔称为卸荷流道(112),所述卸荷流道(112)的孔径小于主阀座⑴的所述主流道(102)的孔径,主阀芯(11)下部小台阶的下面中心设有上小下大的圆形台阶状的凹槽称为卸荷口(111),所述卸荷口(111)的上端与所述阀芯中孔相通,所述卸荷口(111)的上部小台阶的槽壁与所述卸荷流道(112)相通,所述卸荷口(111)的下部大台阶的槽壁设有用于连接箅状挡(12)的内螺纹; 所述的箅状挡(12)为上小下大的圆柱台阶形的钢质构件,箅状挡(12)的上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佩瑾,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佳比佳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