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静音的充液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31598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5 17: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减振静音的充液阀,包括主阀座(1)、主阀芯(11)、箅状挡(12)、卸荷阀体(2)、卸荷阀芯(21)、驱动活塞(22)、活塞弹簧(23)、阀杆弹簧(24)。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取在主阀芯设有卸荷口和卸荷流道,卸荷阀体设有液控接口,卸荷阀芯设有阀杆,卸荷阀芯封堵于卸荷口处,圆桶形的驱动活塞可上下滑动位于卸荷阀体内,阀杆、活塞弹簧和阀杆弹簧位于驱动活塞内,箅状挡挡在卸荷阀芯的下方与主阀芯固定连接,利用卸荷流道的限流阻尼作用,滞后开启或截止主阀口减轻液锤冲击振动和撞击噪音的技术方案,通过将充液与卸荷减振装置一体化,使大型液压机达到了简化液控系统结构、降低成本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液阀,具体是指用于给液压机的油缸快速充油负荷和快速排油卸荷的一种减振静音的充液阀
技术介绍
充液阀是用于给液压机的油缸快速充油负荷和快速排油卸荷的一种液控单向阀,大型液压机工作时,油缸中大量的处在高压状态的液压油通过充液阀的启闭高速进出油箱,高速且大量的液压油流在充液阀启闭的瞬间会对液压机的油路系统以及液压机本身产生强烈的、有害的冲击振动和撞击噪音称为液锤振动,现有技术采用另外设置小流量的辅助卸荷阀先行给油缸中处在高压状态的液压油卸荷,再开启大流量的充液阀以减轻液锤冲击,由于增设卸荷阀使液压机的液控系统更为复杂,同时也使潜在的故障环节增多,导致大型液压机的制造成本和运行维护成本增高,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系统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与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本技术采用由主阀座、主阀芯、箅状挡、卸荷阀体、卸荷阀芯、驱动活塞、活塞弹簧、阀杆弹簧构成的装置,其中,主阀座设有主阀口和主流道,主阀芯设有卸荷口和卸荷流道,卸荷阀体设有液控接口,卸荷阀芯设有阀杆;卸荷阀体固定在主阀座的上面中心,主阀芯封堵于主阀口处,卸荷阀芯封堵于卸荷口处,圆桶形的驱动活塞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振静音的充液阀,包括主阀座(1)、主阀芯(11)、箅状挡(12)、卸荷阀体(2)、卸荷阀芯(21)、驱动活塞(22)、活塞弹簧(23)、阀杆弹簧(2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阀座(1)为扁圆柱形的钢质构件,主阀座(1)的上面设有若干围绕中心的、由上向下向心倾斜的圆形孔称为主流道(102),主阀座(1)的下面中心设有上小下大圆锥台形的凹槽称为主阀口(101),所述主阀口(101)与所述主流道(102)相通,主阀座(1)的中心设有圆形的通孔称为阀杆孔,位于所述主流道(102)与所述阀杆孔之间还设有若干圆形的通孔称为连通孔(103);所述的主阀芯(11)为上大下小的圆柱台阶形的钢质构件,主阀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静音的充液阀,包括主阀座(I)、主阀芯(11)、箅状挡(12)、卸荷阀体(2)、卸荷阀芯(21)、驱动活塞(22)、活塞弹簧(23)、阀杆弹簧(2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阀座(1)为扁圆柱形的钢质构件,主阀座(I)的上面设有若干围绕中心的、由上向下向心倾斜的圆形孔称为主流道(102),主阀座(I)的下面中心设有上小下大圆锥台形的凹槽称为主阀口(101),所述主阀口(101)与所述主流道(102)相通,主阀座(I)的中心设有圆形的通孔称为阀杆孔,位于所述主流道(102)与所述阀杆孔之间还设有若干圆形的通孔称为连通孔(103); 所述的主阀芯(11)为上大下小的圆柱台阶形的钢质构件,主阀芯(11)上部大台阶的上面中心设有圆形的通孔称为阀芯中孔,围绕所述阀芯中孔设有若干由上向下向心倾斜的圆孔称为卸荷流道(112),所述卸荷流道(112)的孔径小于主阀座⑴的所述主流道(102)的孔径,主阀芯(11)下部小台阶的下面中心设有上小下大的圆形台阶状的凹槽称为卸荷口(111),所述卸荷口(111)的上端与所述阀芯中孔相通,所述卸荷口(111)的上部小台阶的槽壁与所述卸荷流道(112)相通,所述卸荷口(111)的下部大台阶的槽壁设有用于连接箅状挡(12)的内螺纹; 所述的箅状挡(12)为上小下大的圆柱台阶形的钢质构件,箅状挡(12)的上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佩瑾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佳比佳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