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收割机液压集成阀的溢流结构及液压集成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14595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18: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收割机液压集成阀的溢流结构及液压集成阀,溢流结构包括高压溢流阀和低压溢流阀,所述高压溢流阀包括阀套、第一螺塞、第一弹簧及设置在所述阀套内的第一阀芯;所述低压溢流阀包括阀座、第二螺塞、第二弹簧及和所述阀座相配合的第二阀芯,所述第二阀芯为锥形阀芯,所述第二螺塞设有轴向导向孔,所述第二阀芯包括和所述阀座相配合的第二锥形体及插接在所述轴向导向孔内的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二弹簧套装在所述第二导向柱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收割机液压集成阀的溢流结构及液压集成阀,在使用过程没有“叽叽”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用阀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收割机液压集成阀的溢流结构及液压集成阀
技术介绍
本公司在2009年申请过用于收割机的便于手控的升降和转向液压集成阀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号为CN101504018A公开日为2009年08月12日,利用该液压集成阀控制收割机割台的升降及收割机转向,该液压集成阀包括阀体、转向滑阀、升降滑阀、液控单向阀、高压溢流阀及低压溢流阀,阀体上有进油口、回油口、升降油缸接口、转向油缸接口及转向油缸回油口,其利用高压溢流阀来控制升降油缸工作压力,利用低压溢流阀来控制转向油缸工作压力,当转向滑阀和升降滑阀都处于原位的时候,从进油口进入的液压油直接回油箱,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我们发现,其工作过程中噪音比较大,尤其是,有“叽叽”的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收割机液压集成阀的溢流结构及液压集成阀,其结构简单、体积小、结构紧凑、集成化高,安装及拆卸方便、使用过程没有“叽叽”的噪音、工作效率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用于收割机液压集成阀的溢流结构,包括高压溢流阀和低压溢流阀,所述高压溢流阀包括阀套、第一螺塞、第一弹簧及设置在所述阀套内的第一阀芯;所述低压溢流阀包括阀座、第二螺塞、第二弹簧及和所述阀座相配合的第二阀芯,所述第二阀芯为锥形阀芯,所述第二螺塞设有轴向导向孔,所述第二阀芯包括和所述阀座相配合的第二锥形体及插接在所述轴向导向孔内的第二导向柱,所述第二弹簧套装在所述第二导向柱上。本申请人在反复试验、研究、测试中发现,在高压溢流阀和低压溢流阀工作过程中,发出“叽叽”的噪音,噪音主要是由低压溢流阀发出的,其原因,首先;是因为使用压力提高了,原来的低压溢流阀的工作压力为4_5MPa,现在,随着使用条件的变化,低压溢流阀的工作压力为8_9MPa,在使用条件不变的时候,其在使用的时候是没有噪音的,我们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如果将低压溢流阀的工作压力降下来,就没有噪音了 ;其次,我们经过多次试验、分析后发现,高压溢流阀和低压溢流阀通过一个工艺孔和回油口连通,将溢流出来的液压油通过回油口返回油箱,尤其当整个回油系统有背压的时候,经过测试,在回油系统背压大于0.3MPa的时候,“叽叽”的噪音就会出现;因此,我们对低压溢流阀进行了改进,将第二阀芯改为锥形阀芯;同时,所述第二螺塞设有轴向导向孔,而所述第二阀芯的第二导向柱插接在所述轴向导向孔内。经过上述设置,我们消除了低压溢流阀工作时候产生的噪音,提高了工作效率。作为优选,所述轴向导向孔内设有和所述第二导向柱相配合的弹性导向装置。上述设置,进一步的保证低压溢流阀工作时候没有“叽叽”的噪音,同时,还可以降低第二螺塞、轴向导向孔等的加工精度。作为优选,所述弹性导向装置包括密封圈或密封垫。上述设置,结构简单,消除噪音效果好。作为优选,所述轴向导向孔设有和所述第二螺塞端面相通的弹簧安装孔,所述密封圈或密封垫安装在所述弹簧安装孔底面上。上述设置,便于更换密封圈或密封垫,保证消除噪音效果。作为优选,所述阀座设有和所述第二锥形体相配合的第二阀口及和所述第二阀口相通的随着远离所述第二阀口直径逐渐变大的锥形孔,所述锥形孔径向投影成120°夹角。上述设置,进一步的保证低压溢流阀工作时候没有“叽叽”的噪音。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阀芯为锥形阀芯;所述阀套内间隙配合地安装有位于所述第一阀芯和所述第一弹簧之间的导向套,所述第一阀芯包括第一锥形体及间隙配合地插接在所述导向套内的第一导向柱。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消除噪音后,整个液压集成阀在工作时还是不能完全消除叽叽”的噪音,我们在反复试验、研究、测试后发现,原来的高压溢流阀工作压力为7-8MPa,在这个压力范围内,是没有噪音的,现在,随着使用条件的变化,高压溢流阀的工作压力为12_16MPa,在这个压力范围内,噪音出现了 ;因此,我们对高压溢流阀进行了改进,将第一阀芯改为锥形阀芯;同时,在所述阀套内间隙配合地安装有位于所述第一阀芯和所述第一弹簧之间的导向套,第一弹簧的弹簧力作用在导向套上,而不是直接和第一阀芯相接触,同时,所述第一阀芯的第一导向柱间隙配合地插接在所述导向套内,经过上述设置,我们消除了高压溢流阀工作时候产生的噪音,提高了工作效率。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锥形体和所述第二导向柱之间设有第二过渡圆柱;所述第二锥形体底面直径小于所述第二过渡圆柱直径。上述设置,使得第二过渡圆柱和第二锥形体相交处形成一个阻挡面,能够有效的避免溢流的时候产生的“叽叽”的噪音。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锥形体和所述第一导向柱之间设有第一过渡圆柱;所述第一过渡圆柱的直径和所述第一锥形体底面直径相等,均为所述第一导向柱直径的1.8-2.0倍;所述第一过渡圆柱的长度是所述第一导向柱长度的1/5-1/4。上述设置,消除噪音效果好。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锥形体底面直径是所述第二导向柱直径的1.6-2.0倍;所述第二过渡圆柱的长度是所述第一过渡圆柱长度的1.5倍。上述设置,消除噪音效果好。一种包含有上述用于收割机液压集成阀的溢流结构的液压集成阀,包括具有进油口、回油口、高压阀芯腔、低压阀芯腔、升降油缸进口、左转向油缸进口、右转向油缸进口及转向油缸回油口的阀体,所述阀体上安装有转向滑阀、升降滑阀、液控单向阀;当所述升降滑阀处于原位时,所述升降滑阀的进油口和出油口连通,所述升降滑阀的出油口和所述转向滑阀进油口连通,所述高压溢流阀安装在所述高压阀芯腔内,所述低压溢流阀安装在所述低压阀芯腔内。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用于收割机液压集成阀的溢流结构及液压集成阀,其结构简单、体积小、结构紧凑、集成化高,安装及拆卸方便,在工作的时候,使用过程没有“叽叽”的噪音。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 图2为图1的俯视 图3为图1中B-B剖视 图4为图1的液压原理图。图中: 1-高压溢流阀,101-阀套,102-第一螺塞,103-第一弹簧,104-第一阀芯,104a-第一锥形体,104b-第一导向柱,104c-第一过渡圆柱,105-导向套,106-第一调节螺杆,107-第一弹簧座; 2-低压溢流阀;201-阀座,202-第二螺塞,202a-轴向导向孔,202b-弹簧安装孔,203-第二弹簧,204-第二阀芯,204a-第二锥形体,204b_第二导向柱,204c_第二过渡圆柱,205-弹性导向装置; 3-阀体;301_进油口,302-回油口,303-高压阀芯腔,304-低压阀芯腔,305-升降油缸进口,306-左转向油缸进口,307-右转向油缸进口,308-转向油缸回油口; 4-转向滑阀; 5-升降滑阀; 6-液控单向阀。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实施例,见附图1、2、3、4 ;一种用于收割机液压集成阀,包括具有进油口 301、回油口 302、高压阀芯腔303、低压阀芯腔304、升降油缸进口 305、左转向油缸进口 306、右转向油缸进口 307及转向油缸回油口 308的阀体3,所述阀体3上安装有转向滑阀4、升降滑阀5、液控单向阀6及用于收割机液压集成阀的溢流结构,所述用于收割机液压集成阀的溢流结构包括高压溢流阀I及低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用于收割机液压集成阀的溢流结构,包括高压溢流阀(1)和低压溢流阀(2),所述高压溢流阀(1)包括阀套(101)、第一螺塞(102)、第一弹簧(103)及设置在所述阀套(101)内的第一阀芯(104);所述低压溢流阀(2)包括阀座(201)、第二螺塞(202)、第二弹簧(203)及和所述阀座(201)相配合的第二阀芯(20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阀芯(204)为锥形阀芯,所述第二螺塞(202)设有轴向导向孔(202a),所述第二阀芯(204)包括和所述阀座(201)相配合的第二锥形体(204a)及插接在所述轴向导向孔(202a)内的第二导向柱(204b),所述第二弹簧(203)套装在所述第二导向柱(204b)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跃德顾立峰宣锋杰沈振嗣冯侃倪富伟姜旭东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生力液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