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轨制导车辆的节能型液压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334320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4-21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物流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轨制导车辆的节能型液压控制系统,包括轨道、载装车壳、顶升机构、转向机构和执行机构,所述载装车壳设置于轨道顶部,所述顶升机构固定设置于两个顶升腔内,所述顶升机构包括液压泵组和四组提升组件,所述转向机构包括换向阀和四组换向组件,所述执行机构包括四组驱动组件,四组所述驱动组件两两对称并固定设置于两个换向腔四角,且四组驱动组件与对应四组换向组件均固定连通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开发的RGV物流车液压控制系统,将传动的机械传动升级为电液控制的传动方式,通过液压泵站、液压换向阀、液压油缸的组合控制,使得产品布置更加紧凑的同时,大大的提升了RGV小车的控制灵敏度、工作效率及承载能力。及承载能力。及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轨制导车辆的节能型液压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物流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轨制导车辆的节能型液压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最近几年我国仓储业发展迅猛,随着网络购物、网上支付、移动电子商户的数量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大举进军仓储业。作为有轨穿梭车,RGV可以十分方便地与其他物流系统实现自动连接,如出入库站台、各种缓冲站、输送机、升降机和机器人等,按照计划进行物料的输送。尽管其柔性化与AGV相比较低,但其运行效率较高。国内制造商大多数企业仍处于自动化的早期阶段,以粗放型发展模式为主,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在高附加值产品市场的竞争力较弱,产品稳定性与安全性也有较大的待改进空间。
[0003]未来发展智能仓储,减少人工及土地的使用,降低物流费用是我国仓储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RGV小车可用于各类高密度储存方式的仓库,小车通道可设计任意长度,可提高整个仓库储存量,并且在操作时无需叉车驶入巷道,使其安全性会更高。为实现制造生产车间/工厂的产品、半成品的自动化转运、为降低能耗,且针对批量处理的需求,RGV小车需要通过两个方向的滚轮互换轨道,又需要通过托盘将产品进行批量转运,托盘盘面大,需要多点顶升。通过传统的机械传动来时现,需要较多的电机及链轮,其结构大,传动效率低,易磨损等缺点限制了产品的发展及技术的升级,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有轨制导车辆的节能型液压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轨制导车辆的节能型液压控制系统。
[0005]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提供一种有轨制导车辆的节能型液压控制系统,包括轨道、载装车壳、顶升机构、转向机构和执行机构,所述载装车壳设置于轨道顶部,且载装车壳内部两端对称设有顶升腔和换向腔,所述顶升机构固定设置于两个顶升腔内,所述顶升机构包括液压泵组和四组提升组件,所述液压泵组固定设置于对应顶升腔的中部,四组所述顶升组件两两对称并固定设置于对应两组顶升腔内部四角,所述转向机构包括换向阀和四组换向组件,所述换向阀固定设置于对应顶升腔的中部,四组所述换向组件两两对称并固定设置于两个换向腔内部四角,所述执行机构包括四组驱动组件,四组所述驱动组件两两对称并固定设置于两个换向腔四角,且四组驱动组件与对应四组换向组件均固定连通设置。
[0007]进一步的,每组所述提升组件包括提升油缸、第一溢流阀、第一进油管和第一出油管,所述提升油缸呈正立状固定设置于对应顶升腔内,所述第一溢流阀一体式固定连通于提升油缸的一侧,所述提升油缸呈双轴设置,且提升油缸的输出轴端固定设有顶升板,所述顶升板的顶部四角均固定设有顶盘。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油管的一端与液压泵组供油端固定连通设置,且第一进油管的另一端与对应提升油缸的一侧进油端固定连通设置,所述第一出油管与提升油缸的出
油端固定连通设置,且第一出油管的另一端与另一提升组件中的提升油缸进油端固定连通设置,所述液压泵组与四个提升油缸呈串联状设置于两个顶升腔内。
[0009]进一步的,每组所述换向组件包括换向油缸、第二溢流阀、第二进油管和第二出油管,所述换向油缸固定设置于对应换向腔内一端,所述第二溢流阀一体式固定连通于换向油缸一侧。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进油管的一端与换向阀的出油端固定连通设置,且第二进油管的另一端与换向油缸进油端固定连通设置,所述第二进油管的是由主进油管和副进油管组成。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油管的一端与换向油缸的出油口端固定连通设置,且第二出油管的另一端与相邻换向组件中换向油缸的进油口端固定连通设置,所述换向阀与四组换向油缸呈串联式设置于对应顶升腔和两个换向腔内,所述第二出油管是由主出油管和副出油管组成,所述主进油管和副进油管分别与主出油管和副出油管连通设置。
[0012]进一步的,每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三进油管、第三出油管、主液压马达、两个副液压马达、两个第四进油管和两个第四出油管,所述主液压马达呈水平横向状态固定设置于载装车壳内壁上,所述第三进油管的一端与换向油缸内的主进油管连通设置,且第三进油管的另一端与主液压马达的进油口端固定连通设置,所述第三出油管的一端与主液压马达的出油口端固定连通设置,且第三出油管的另一端换向油缸内的主出油管连通设置。
[0013]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副液压马达呈直线阵列状固定设置于载装车壳内壁一侧,两个所述第四进油管的一端均与换向油缸内的副进油管连通设置,且两个第四进油管分别与对应的两个副液压马达的进油口端固定连通设置,两个所述第四出油管的一端均与换向油缸内的副出油管连通设置,且两个第四出油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对应两个副液压马达的出油口端固定连通设置。
[0014]进一步的,所述主进油管、第三进油管、主液压马达、第三出油管和主出油管呈串联式固定连通设置,所述副进油管、第四进油管、副液压马达、第四出油管和副出油管呈串联式固定连通设置。
[0015]进一步的,所述主液压马达的输出轴穿过载装车壳并固定连接有横向滚轮,两个所述副液压马达的输出轴均穿过载装车壳并固定连接有纵向滚轮,所述横向滚轮和纵向滚轮的内边一侧均一体成型设有限位环,且横向滚轮和纵向滚轮与轨道滚动连接,所述载装车壳顶部固定设有承载板,所述撑板的中部两侧对称设有两个升降板,两个所述升降板与对应四个顶升板顶部的顶盘固定连接。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7]1、当需要RGV小车呈水平横向移动运输时,打开换向阀开关,换向阀内部是封闭的腔并在腔内设有两个出油通孔,通过油箱供给液压油后,换向阀内部产生压力由其中一个通孔向主进油管供油,在换向油缸内主进油管将液压油分别推至第三进油管和主液压马达内,从而主液压马达将提供的液体压力能转变为输出轴的机械旋转能,使得主液压马达带动横向滚轮转动,实现RGV小车在轨道上呈水平横向移动的效果。
[0018]2、当驱动组件中的主液压马达内液体压力传输至第三出油管内时,液压油由第三出油管进入至主出油管内并进入至下一换向油缸内,从而达到串联液压横向驱动效果,换向油缸集成了第二溢流阀并呈缸阀一体式的结构,提升了系统的安全性。
[0019]3、当RGV小车移动至指定地点后需要水平纵向运输时,换向阀内部由另一个通孔向副进油管供油,在换向油缸内副进油管将液压油推至两个第四进油管和两个副液压马达内,从而两个副液压马达将液体压力能转变为输出轴的机械旋转能,使得两个副液压马达带动纵向滚轮转动,进而RGV小车在轨道上呈水平纵向移动,换向阀采用双向密封的插装阀结构,可同时实现保压和电磁换向功能,结构紧凑,换向可靠,灵敏度高。
[0020]4、此时副液压马达内的液体压力传输至第四出油管内,液压油有第四出油管进入至副出油管并进入下一个换向油缸内,进而达到串联液压纵向驱动的目的,换向油缸缸体设计成方形结构并相互串联,安装维护简单方便。
[0021]5、当货物放在两个升降板上需要上升时,液压泵组通过第一进油管对对应的提升油缸供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轨制导车辆的节能型液压控制系统,包括轨道(1)、载装车壳(2)、顶升机构(3)、转向机构(4)和执行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装车壳(2)设置于轨道(1)顶部,且载装车壳(2)内部两端对称设有顶升腔(20)和换向腔(21),所述顶升机构(3)固定设置于两个顶升腔(20)内,所述顶升机构(3)包括液压泵组(30)和四组提升组件(31),所述液压泵组(30)固定设置于对应顶升腔(20)的中部,四组所述顶升组件两两对称并固定设置于对应两组顶升腔(20)内部四角,所述转向机构(4)包括换向阀(40)和四组换向组件(41),所述换向阀(40)固定设置于对应顶升腔(20)的中部,四组所述换向组件(41)两两对称并固定设置于两个换向腔(21)内部四角,所述执行机构(5)包括四组驱动组件(50),四组所述驱动组件(50)两两对称并固定设置于两个换向腔(21)四角,且四组驱动组件(50)与对应四组换向组件(41)均固定连通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轨制导车辆的节能型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提升组件(31)包括提升油缸(310)、第一溢流阀(311)、第一进油管(312)和第一出油管(313),所述提升油缸(310)呈正立状固定设置于对应顶升腔(20)内,所述第一溢流阀(311)一体式固定连通于提升油缸(310)的一侧,所述提升油缸(310)呈双轴设置,且提升油缸(310)的输出轴端固定设有顶升板(3100),所述顶升板(3100)的顶部四角均固定设有顶盘(31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有轨制导车辆的节能型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油管(312)的一端与液压泵组(30)供油端固定连通设置,且第一进油管(312)的另一端与对应提升油缸(310)的一侧进油端固定连通设置,所述第一出油管(313)与提升油缸(310)的出油端固定连通设置,且第一出油管(313)的另一端与另一提升组件(31)中的提升油缸(310)进油端固定连通设置,所述液压泵组(30)与四个提升油缸(310)呈串联状设置于两个顶升腔(20)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有轨制导车辆的节能型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换向组件(41)包括换向油缸(410)、第二溢流阀(411)、第二进油管(412)和第二出油管(413),所述换向油缸(410)固定设置于对应换向腔(21)内一端,所述第二溢流阀(411)一体式固定连通于换向油缸(410)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有轨制导车辆的节能型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油管(412)的一端与换向阀(40)的出油端固定连通设置,且第二进油管(412)的另一端与换向油缸(410)进油端固定连通设置,所述第二进油管(412)的是由主进油管(4120)和副进油管(4121)组成。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有轨制导车辆的节能型液压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油管(413)的一端与换向油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立峰倪富伟汤新伟陆永培苏欢欢沈康钱琛张钊杰陆跃德杨文波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生力液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