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器人
,特别涉及ー种教学用机器人。
技术介绍
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他们会更多地去关注精神文化生活、去不断地学习、去探索新的东西。在好莱坞一系列的科幻大片如变形金刚等热播后,对机器人的关注又迎来了新的高潮。从汽车的生产线到家用机器人玩具,机器人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扩大。机器人的用户也从专业的操作人员、机器人爱好者发展到普通的使用者。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已经代表着ー个国家的高科技发展水平,随着机器人的普及,机器人的教育正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问题。但是,市面上教育类的机器人的造价动辄几万,让人望而却步,而且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机器人产品太趣味性、娱乐性,往往与教育无关;2、机器人产品在装配的过程中药使用一系列的五金工具,对使用者尤其是对孩子存在安全隐患;3、产品不具备开放性,零件没有通用性,产品更新换代需要消费者再次整套购买,増加了使用者不必要的开支;4、机器人无法完成复杂的执行任务,其移动只能朝前或朝后移动或只能完成ー些简单的动作,无法根据操作指令全方位移动,而且在运动时的稳定性不高;5、使用前必须了解伺服马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教学用机器人,包括头部(1)、胸部(2)、腰部(3)、臂部(4)、腿部(5)、电池(6),头部(1)与胸部(2)之间、臂部(4)与胸部(2)之间、腿部(5)与腰部(3)之间均由伺服舵机(7)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5)包括相互之间由伺服舵机(7)连接的胯部(51)、大腿部(52)、小腿部(53)、脚掌部(54),脚掌部(54)与小腿部(53)连接处的伺服舵机(7)位于小腿部(53)的内侧,大腿部(52)倾斜设置使大腿部(52)的底部向前凸出。
【技术特征摘要】
1.ー种教学用机器人,包括头部(I)、胸部(2)、腰部(3)、臂部(4)、腿部(5)、电池(6),头部(I)与胸部(2)之间、臂部(4)与胸部(2)之间、腿部(5)与腰部(3)之间均由伺服舵机(7)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腿部(5)包括相互之间由伺服舵机(7)连接的胯部(51)、大腿部(52)、小腿部(53)、脚掌部(54),脚掌部(54)与小腿部(53)连接处的伺服舵机(7)位于小腿部(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劲光,朱成昊,张顺炀,黄裕康,曹康帅,
申请(专利权)人:陈劲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