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志忠专利>正文

触控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31009 阅读:3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5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触控模组,包含:一透明基板、一遮蔽层、一触控电极层、一透光绝缘层及一导线层,该遮蔽层披覆于该透明基板上,而该触控电极层同时披覆于该透明基板及遮蔽层上,而该透光绝缘层设置于该触控电极层上形成有至少一穿孔,而该导线层设置于透光绝缘层上且于所述穿孔内形成有一导通区导通所述触控电极层,借此所述导线层可直接经由透光绝缘层的穿孔导通于所述触控电极层,进而省去光罩治具设计与黄光照射蚀刻制程的制造成本,且可避免无法贴附完全而产生不良品的问题产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触控模组,尤指一种改变布线结构的触控模组。
技术介绍
随着资讯技术与通讯网路的迅速发展,电子资讯产品渐渐普及于个人,相对的触控面板也同时迅速发展,现今触控面板依其感应原理的不同,主要区分为电阻式、电容式、电磁式以及光学式等四种,其中电容式触碰面板结构具防尘、防火以及高解析度等特性,因而广泛地被采用,该电容式触控面板作用原理,主要是依据电容量变化来确认接触点位置,利用触控物(如手指等导体)的接近对电极间产生电容性的电性变化,而确定接触点的座标。而电容式触控面板也渐渐的成为触控技术中的主流,并应用在各项电子资讯产品当中,例如手机、平板电脑、随身听、手持式电子装置(设备)、各种显示器、监视器等等,所述电容式触控面板的电子资讯产品其原理为应用感应人体微弱电流所形成的电容值变化的方式来达到触控的目的,进而测得手指的位置变化与点选状况,与达成操控的目的。如图1所示,现有的电容式触控面板主要包括有第一透明基板10及第二透明基板11,该第一透明基板10 —侧具有一触控感应线路层12及一导线层13,该触控感应线路层12及该导线层13该侧互相接触电性连接,又该触控感应线路层12为单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透明基板,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相反该第一侧的第二侧;一遮蔽层,披覆于该透明基板的第二侧边缘上;一触控电极层,设置于该透明基板的第二侧上且披覆于该遮蔽层相对于该透明基板另一侧;一透光绝缘层,设置于该触控电极层相对于该遮蔽层另一侧且于触控电极层上形成有至少一穿孔;及一导线层,设置于该透光绝缘层相对于该触控电极层另一侧且于所述穿孔内形成有一导通区导通所述触控电极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透明基板,具有一第一侧及一相反该第一侧的第二侧; 一遮蔽层,披覆于该透明基板的第二侧边缘上; 一触控电极层,设置于该透明基板的第二侧上且披覆于该遮蔽层相对于该透明基板另一侧; 一透光绝缘层,设置于该触控电极层相对于该遮蔽层另一侧且于触控电极层上形成有至少一穿孔;及 一导线层,设置于该透光绝缘层相对于该触控电极层另一侧且于所述穿孔内形成有一导通区导通所述触控电极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绝缘层相对包覆所述触控电极层侧边并延伸至所述遮蔽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具有一导电胶层,设置于所述导线层相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忠
申请(专利权)人:林志忠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