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改进型三点球铰联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30535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5 1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转炉炉体与托圈之间联接的转炉改进型三点球铰联接装置。包括有安装在转炉的环形托圈上的球铰支承装置,球铰支承装置沿圆周间隔120°设有三个,形成均布的三点,所述的球铰支承装置包括有支柱螺栓和包裹在支柱螺栓外的球型座,其中支柱螺栓为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支柱螺栓与球型座之间留有支承倾角间隙,所述的托圈的底部还安装有水平支承装置,沿圆周对称分布有多个,能在不间断吹炼的情况下在转炉的任何位置进行热变形补偿,托圈的上面安装有挡座架和防松挡座。此装置能够自动适应转炉热变形,安装和维修工作量小,防止支柱螺纹受力出现断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冶金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转炉炉体与托圈之间联接的转炉改进型三点球铰联接装置
技术介绍
转炉炉体与托圈之间的联接装置是转炉本体最重要的构件之一,它是转炉转动的主要支撑点,是转炉能够自由、灵活、有效转动的核心装置。三点球铰联接装置由于具有结构简单、投资低廉、制造容易等优点,是目前国内外中小转炉应用最为广泛的联接装置,但现有的三点球铰联接装置具有如下不足之处:三点球铰联接装置下部托架与炉体连接位置要求较高,炉体下部开孔精度不够,使得三点球铰联接装置、炉体与托圈间的安装施工难度大,后期维修工作量大。三点球铰联接装置水平限位部件不能很好得满足炉体受热膨胀引起的热变形,使用中仍限制炉壳相对于托圈的涨缩。现有的三点球铰联接装置在后期使用中支柱螺栓容易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自动适应转炉热变形,下部托架与炉体连接位置精度要求不高,安装和维修工作量小,防止支柱螺纹受力出现断裂的三点球铰联接装置。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转炉改进型三点球铰联接装置,包括有安装在转炉的环形托圈上的球铰支承装置,球铰支承装置沿圆周间隔120°设有三个,形成均布的三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铰支承装置包括有支柱螺栓和包裹在支柱螺栓外的球型座,其中支柱螺栓为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支柱螺栓与球型座之间留有支承倾角间隙,所述的托圈的底部还安装有水平支承装置,托圈的上面安装有挡座架和防松挡座。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支柱螺栓在其承受剪应力的危险截面处设置有倒角,并在倒角处安装有波纹垫圈。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球型座包括有上部球面垫、上部球面座、下部球面座和下部球面垫,依次套装在支柱螺栓上,其中上部球面垫和下部球面垫分别与支柱螺栓固定连接,上部球面座和下部球面座环套在支柱螺栓外,并可在支承倾角间隙范围内滑动。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水平支承装置沿圆周对称分布有多个,能在不间断吹炼的情况下在转炉的任何位置进行热变形补偿分别焊接在托圈耳轴两侧下表面,包括有环形的托圈支座架,其内部依次安装有方形滑块、楔形块、滑块、球形支座和球形垫,球形垫与炉体支座架固定连接,并可随炉体支座架在球形支座内倾斜角度。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水平支承装置底部设置有调节螺栓。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挡座架有三个,呈半圆均布安装在托圈上,其中间挡座架与上部炉壳焊接,两边挡座架与托圈焊接。本机构工作原理为:通过对球铰支承装置三方面作出改进:一是将支柱螺栓螺杆设计成锥形,增大危险截面的面积;二是增大支柱螺栓危险截面处倒角;三是预留球铰支承倾角,消除球铰支承倾角过大可能性,保证球铰角度变化时,球面座与支柱螺栓之间不直接进行力作用,进而减小支柱螺栓受力,达到防止支柱螺栓断裂的目的。同时设置四副水平支承装置取代原有下部四副托架,主要承受托圈的载荷并将炉壳的载荷传递给托圈。当炉体发生径向变形时,球形垫在球形支座上转动,一方面将炉体牢固的固定在托圈上;另一方面,又能适应炉壳和托圈的径向膨胀。当炉体发生纵向变形时,支承装置底部螺栓可以自由调节,同样,一方面能将炉体牢固的固定在托圈上;另一方面,又能适应炉壳和托圈的纵向膨胀。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对球铰支承进行改进,增大了球铰的承载与适应能力,能有效防止支柱螺栓断裂;下部设置水平支承装置,受力分布合理,能适应炉体与托圈径向与纵向热膨胀,能在不间断吹炼的情况下在转炉的任何位置进行热变形补偿;下部设置的水平支承装置与转炉炉体和托圈的连接均通过焊接完成,无现有的三点球铰联接螺纹连接位置精度要求,安装和维护工作量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球铰支承装置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柱螺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球铰支承装置最大倾斜角度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水平支承装置示意图图中:1-球铰支承装置,2-上挡座架,3-下挡座架,4-水平支承装置,5-防松挡座,6-支柱螺栓,7-波纹垫圈,8-上部球面垫,9-上部球面座,10-下部球面垫,11-下部球面座,12-托圈支座架,13-方形滑块,14-楔形块,15-滑块,16-球形支座,17-挡铁,18-球形垫,19-炉体支座架,20-调整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的转炉改进型三点球铰联接装置,包括有安装在转炉的环形托圈上的球铰支承装置1,球铰支承装置I沿圆周间隔120°设有三个,形成均布的三点,所述的球铰支承装置I包括有支柱螺栓6和包裹在支柱螺栓6外的球型座,其中支柱螺栓6为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支柱螺栓6与球型座之间留有支承倾角间隙,所述的托圈的底部还安装有水平支承装置4,托圈的上面安装有上挡座架2、下挡座架3和防松挡座5。如图3图4图5所示的球铰支承装置I的球型座包括有上部球面垫8、上部球面座9、下部球面座11和下部球面垫10,依次套装在支柱螺栓上,其中上部球面垫8和下部球面垫10分别与支柱螺栓6固定连接,上部球面座9和下部球面座11环套在支柱螺栓6外,并可在支承倾角间隙范围内滑动,以适应炉体倾动或炉壳与托圈受热膨胀时不同方向的变形。在正常情况下,球铰支承只承受轴向载荷,径向力由挡座架、防松挡座5和水平支承装置4承担,并可自动调整制造和安装误差。由于炉体倾斜和炉壳与托圈受热膨胀,此时通过球面垫及球面之间产生的相对位移,自动补偿炉壳与托圈受热膨胀变形,径向和轴向相对位移不受限制,因此球铰支承装置I不仅能保证连接件间载荷的传递,而且当转炉冶炼时能很好的吸收炉壳和托圈的热膨胀和变形,消除热膨胀产生的机械应力。在工程实践中发现,由于支柱螺栓6在长期高温重载情况下,受到很大的弯矩作用,在根部产生应力集中,超过其强度极限,最终导致疲劳断裂。通过对球铰支承进行改进,增大其承载与适应能力,具体通过三方面作出改进:一是将支柱螺栓6螺杆设计成锥形,增大危险截面的面积;二是增大支柱螺栓6危险截面处倒角,并在倒角处安装有波纹垫圈7 ;三是预留球铰支承倾角,消除球铰支承倾角过大可能性,保证球铰角度变化时,上部球面座9、下部球面座11与支柱螺栓6之间不直接进行力作用,进而减小支柱螺栓6受力,达到防止支柱螺栓6断裂的目的。如图6的水平支承装置4沿圆周对称分布有四个,分别焊接在托圈耳轴两侧下表面,主要承受托圈的载荷并将炉壳的载荷传递给托圈,包括有环形的托圈支座架12,其内部依次安装有方形滑块13、楔形块14、滑块15、球形支座16和球形垫18,球形垫18与炉体支座架19固定连接,并可随炉体支座架19在球形支座16内倾斜角度。本技术四副水平支承装置4取代现有三点球铰通过螺纹与炉体连接方式,使得加工容易,大大地降低安装和维修工作量。当炉体发生径向变形时,球形垫18在球形支座16上转动,一方面将炉体牢固的固定在托圈上;另一方面,又能适应炉壳和托圈的径向膨胀。当炉体发生纵向变形时,水平支承装置4设置有调整螺栓20,通过底部螺栓20可以自由调节,因此四副水平支承装置一方面能将炉体牢固的固定在托圈上;另一方面,又能适应炉壳和托圈的纵向膨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挡座架有三个,呈半圆均布安装在托圈上,出钢口处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转炉改进型三点球铰联接装置,包括有安装在转炉的环形托圈上的球铰支承装置,球铰支承装置沿圆周间隔120°设有三个,形成均布的三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铰支承装置包括有支柱螺栓和包裹在支柱螺栓外的球型座,其中支柱螺栓为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支柱螺栓与球型座之间留有支承倾角间隙,所述的托圈的底部还安装有水平支承装置,托圈的上面安装有挡座架和防松挡座。

【技术特征摘要】
1.转炉改进型三点球铰联接装置,包括有安装在转炉的环形托圈上的球铰支承装置,球铰支承装置沿圆周间隔120°设有三个,形成均布的三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铰支承装置包括有支柱螺栓和包裹在支柱螺栓外的球型座,其中支柱螺栓为上小下大的锥形结构,支柱螺栓与球型座之间留有支承倾角间隙,所述的托圈的底部还安装有水平支承装置,托圈的上面安装有挡座架和防松挡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改进型三点球铰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柱螺栓在其承受剪应力的危险截面处设置有倒角,并在倒角处安装有波纹垫圈。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改进型三点球铰联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型座包括有上部球面垫、上部球面座、下部球面座和下部球面垫,依次套装在支柱螺栓上,其中上部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坤明宋晓燕张文张愉袁金生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