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应用于煤气管网系统的调控方法、调控系统和电子设备技术方案_技高网

应用于煤气管网系统的调控方法、调控系统和电子设备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305988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1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煤气管网系统的调控方法,包括:基于预设电价预测方法预测出预设调控时段内的电价波动信息;根据电价波动信息确定出预设调控时段内的谷电时段和峰电时段,将谷电时段和峰电时段中的至少部分时刻作为目标时刻;根据煤气传输管网的管网信息和各耗气端所需的输入气体质量流量构建出各耗气端所对应的输入气体压强模型;在到达任意一个目标时刻时,根据各耗气端所对应的输入气体压强模型、各耗气端所对应的预设输入气体压强范围、各耗气端在目标时刻所需的输入气体质量流量,确定出在目标时刻煤气柜系统所需的输入气体质量流量、煤气柜系统的输出气体质量流量和煤气柜系统的输出气体压强,并对煤气柜系统进行相应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钢铁企业煤气发电优化,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煤气管网系统的调控方法、调控系统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1、钢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副产煤气,利用富余的副产煤气进行发电是钢铁行业进行资源回收、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措施;在煤气管网系统中设置例如煤气锅炉、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装置等煤气发电系统,在钢铁企业得到了大量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第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煤气管网系统的调控方法,所述煤气管网系统包括:供气端、煤气传输管网、煤气柜系统和n个耗气端,所述供气端与所述煤气传输管网相连,所述煤气柜系统的进气口通过所配置压缩机构与所述煤气传输管网相连,所述煤气柜系统的出气口通过对应的出气控制机构与所述煤气传输管网相连,所述耗气端与所述煤气传输管网相连,n个所述耗气端中至少之一为煤气发电系统;

2、所述调控方法包括:

3、步骤s1、基于预设电价预测方法预测出预设调控时段内的电价波动信息,所述电价波动信息包括所述预设调控时段内不同时刻所对应的预测电价;

4、步骤s2、根据所述电价波动信息确定出所述预设调控时段内的谷电时段和峰电时段,将所述谷电时段和所述峰电时段中的至少部分时刻作为目标时刻;

5、步骤s3、根据所述煤气传输管网的管网信息和各所述耗气端所需的输入气体质量流量构建出各耗气端所对应的输入气体压强模型,所述输入气体压强模型用于描述所述供气端和所述煤气柜系统分别在以不同输出气体压强向所述煤气传输管网供气时所对应的所述耗气端处的输入气体压强;

6、步骤s4、在到达任意一个所述目标时刻时,根据各耗气端所对应的输入气体压强模型、各耗气端所对应的预设输入气体压强范围、各耗气端在目标时刻所需的所述输入气体质量流量,确定出在目标时刻所述煤气柜系统所需的输入气体质量流量、所述煤气柜系统的输出气体质量流量和所述煤气柜系统的输出气体压强,并对所述煤气柜系统进行相应控制。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管网信息包括:所述煤气传输管网所包括的各管网单元的阻力系数以及不同管网单元之间的连接关系;

8、步骤s3包括:

9、步骤s301、确定各耗气端所对应的第一输气通路和第二输气通路,所述第一输气通路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耗气端相连,所述第一输气通路的另一端与所述供气端相连,所述第二输气通路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耗气端相连,所述第二输气通路的另一端与所述煤气柜系统相连;

10、步骤s302、针对每一个所述耗气端所对应的第一输气通路,根据该第一输气通路中各管网单元的串并联关系以及阻力系数确定出该第一输气通路的等效阻力系数,以及针对每一个所述耗气端所对应的第二输气通路,根据该第二输气通路中各管网单元的串并联关系以及阻力系数确定出该第二输气通路的等效阻力系数;

11、步骤s303、针对每一个所述耗气端,根据该耗气端所对应的第一输气通路的等效阻力系数、该耗气端所对应的第二输气通路的等效阻力系数、该耗气端所需的输入气体压强、所述供气端的输出气体压强、所述煤气柜系统的输出气体压强,构建该耗气端所对应的输入气体压强模型;

12、其中,第i个耗气端所对应的所述输入气体压强模型表示如下:

13、pi=p0-mi2*ri+p0'-mi2*ri'

14、p0表示所述供气端的输出气体压强,p0’表示所述煤气柜系统的输出气体压强,mi表示第i个耗气端所需的输入气体质量流量,ri表示第i个耗气端所对应的第一输气通路的等效阻力系数,ri’表示第i个耗气端所对应的第二输气通路的等效阻力系数,pi表示在供气端的输出气体压强为p0且煤气柜系统的输出气体压强为p0’的情况下第i个耗气端所对应的输入气体压强,i∈[1,n]。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时刻包括:所述谷电时段的起始时刻;

16、步骤s4包括:

17、步骤s401a、在到达所述谷电时段的起始时刻时,控制所述煤气柜系统的出气口处的出气控制机构关闭,并确定出所述煤气柜系统的输出气体质量流量为0和所述煤气柜系统的输出气体压强为0;

18、步骤s402a、控制所述供气端调高输出气体压强;

19、其中,通过步骤s402a调整后的所述供气端的输出气体压强p0满足:p0>ps,且对于任意第i个耗气端通过对应的输入气体压强模型所得到的输入气体压强pi均位于第i个耗气端所对应的预设输入气体压强范围内,其中ps为预设的所述供气端的输出气体压强基准值;

20、步骤s403a、根据所述供气端在当前时刻的输出气体质量流量、供气端在当前时刻的输出气体压强、各耗气端所需的输入气体质量流量、所述煤气柜系统所对应的预设输入气体压强范围,确定出所述煤气柜系统在当前时刻所需的输入气体质量流量;

21、其中,通过步骤s403a确定出的所述煤气柜系统在当前时刻的输入气体质量流量m0”满足下式:

22、

23、p0"=p0-m0"*m0"*r0且p0"∈[p0"_min,p0"_max]

24、其中,m0表示所述供气端在当前时刻的输出气体质量流量,r0表示从所述供气端连通至所述煤气柜系统的进气口的输气通路的等效阻力系数,p0”表示所述煤气柜系统在当前时刻的输入气体压强,p0”_min和p0”_max分别表示所述煤气柜系统所对应的预设输入气体压强范围的下限值和上限值;

25、步骤s404a、调整所述煤气柜系统的进气口所配置压缩机构的工作状态,以使得所述煤气柜系统的进气口处的输入气体质量流量为步骤s403a中所确定的输入气体质量流量,以实现向所述煤气柜系统存储煤气。

2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时刻还包括:位于所述谷电时段内且位于起始时刻之后的至少一个目标谷电时刻;

27、在步骤s4中还包括:

28、步骤s405a、在到达所述谷电时段内的任意一个目标谷电时刻时,判断所述煤气柜系统的当前已存储煤气柜位是否大于等于预设峰谷调节柜位上限阈值;

29、若是,则执行步骤s406a;若否,则再次执行步骤s403a和步骤s404a;

30、步骤s406a、控制所述煤气柜系统的进气口所配置压缩机构处于关闭状态,以停止向所述煤气柜系统存储煤气。

3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时刻包括:所述峰电时段的起始时刻;

32、步骤s4包括:

33、步骤s401b、在到达所述峰电时段的起始时刻时,控制所述煤气柜系统的进气口所配置压缩机构处于关闭状态,并确定出所述煤气柜系统的所需的输入气体质量流量为0;

34、步骤s402b、控制所述供气端调低输出气体压强,调整后的所述供气端的输出气体压强为p0,p0<ps,其中ps为预设的所述供气端的输出气体压强基准值;

35、步骤s403b、根据所述供气端在当前时刻的输出气体质量流量、供气端在当前时刻的输出气体压强、各耗气端所需的输入气体质量流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煤气管网系统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管网系统包括:供气端、煤气传输管网、煤气柜系统和N个耗气端,所述供气端与所述煤气传输管网相连,所述煤气柜系统的进气口通过所配置压缩机构与所述煤气传输管网相连,所述煤气柜系统的出气口通过对应的出气控制机构与所述煤气传输管网相连,所述耗气端与所述煤气传输管网相连,N个所述耗气端中至少之一为煤气发电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网信息包括:所述煤气传输管网所包括的各管网单元的阻力系数以及不同管网单元之间的连接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时刻包括:所述谷电时段的起始时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时刻还包括:位于所述谷电时段内且位于起始时刻之后的至少一个目标谷电时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时刻包括:所述峰电时段的起始时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峰电时段的起始时刻且位于步骤S403b之前,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时刻还包括:位于所述峰电时段内且位于起始时刻之后的至少一个目标峰电时刻;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所述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根据所述电价波动信息确定出所述预设调控时段内的谷电时段和峰电时段的同时,还确定出所述预设调控时段内的正常电时段;

9.一种应用于煤气管网系统的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管网系统包括:供气端、煤气传输管网、煤气柜系统和N个耗气端,所述供气端与所述煤气传输管网相连,所述煤气柜系统的进气口通过所配置压缩机构与所述煤气传输管网相连,所述煤气柜系统的出气口通过对应的出气控制机构与所述煤气传输管网相连,所述耗气端与所述煤气传输管网相连,N个所述耗气端中至少之一为煤气发电系统;

10.一种电子设备,其中,包括: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煤气管网系统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煤气管网系统包括:供气端、煤气传输管网、煤气柜系统和n个耗气端,所述供气端与所述煤气传输管网相连,所述煤气柜系统的进气口通过所配置压缩机构与所述煤气传输管网相连,所述煤气柜系统的出气口通过对应的出气控制机构与所述煤气传输管网相连,所述耗气端与所述煤气传输管网相连,n个所述耗气端中至少之一为煤气发电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网信息包括:所述煤气传输管网所包括的各管网单元的阻力系数以及不同管网单元之间的连接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时刻包括:所述谷电时段的起始时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时刻还包括:位于所述谷电时段内且位于起始时刻之后的至少一个目标谷电时刻;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时刻包括:所述峰电时段的起始时刻;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嘉麒罗筱薇李君周亚军孙大鹏高子丰林彬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