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淡水鱼类苗种人工培育方法,特别是。
技术介绍
泥鳅(Misgurnus anguilicaudatus)原为野生种,属鲤形目、鳅科、泥鳅属。因其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被誉为“水中人参”。目前,我国泥鳅养殖所需的苗种主要是以人工捕捞的野生苗为主,由于现代农业所使用的化肥、农药及工业三废等污染,导致泥鳅野生资源锐减,野生苗种资源已不能满足规模化养殖的需要。泥鳅人工繁育自上世纪80年代初已有报道,但是,苗种培育技术不过关。仔鱼室内培育5d-7d,苗种成活率不到55% ;水花苗(3-4d龄)直接投放池塘养殖,苗种成活率不到20%。泥鳅苗种成活率问题一直阻碍泥鳅产业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当前泥鳅仔鱼室内培育5d_7d,苗种成活率不到55%,泥鳅水花苗下塘成活率不足20%的生产现状,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其目的在于:通过平面槽和圆槽对泥鳅苗强化培育,从而大幅度提高苗种室内培育成活率及下塘成活率,为泥鳅的规模化养殖提供了技术支撑。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 ,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产孵过程。①亲鱼培育与挑选:产孵前30-40天,挑选3龄亲鱼,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泥鳅鱼苗人工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产孵过程:①亲鱼培育与挑选:产孵前30‑40天,挑选3 龄亲鱼,并将雌雄鱼分池强化培育;②人工催产:将培育好的亲鱼于水温24℃‑26℃时 ,以雌雄比例为1:1.3‑1.5的比例从暂养池中挑选亲鱼使用催产剂对亲鱼进行人工催产;③受精过程:将催产后的亲鱼放入室内水泥池中的产卵网箱,并以水泵循环流水增氧,刺激亲鱼产卵;④受精卵孵化:将产出的受精卵经收集冲洗后,放入置于平面孵化槽内的孵化桶里孵化;同时,在另一平面孵化槽内悬吊孵化网片,当孵化桶内15% 鱼苗出膜时,将孵化桶内鱼胚倒在另一平面孵化槽内孵化网片上继续孵化;(2)7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泥鳅鱼苗人工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产孵过程: ①亲鱼培育与挑选:产孵前30-40天,挑选3龄亲鱼,并将雌雄鱼分池强化培育; ②人工催产:将培育好的亲鱼于水温24°C-26°C时,以雌雄比例为1:1.3-1.5的比例从暂养池中挑选亲鱼使用催产剂对亲鱼进行人工催产; ③受精过程:将催产后的亲鱼放入室内水泥池中的产卵网箱,并以水泵循环流水增氧,刺激亲鱼产卵; ④受精卵孵化:将产出的受精卵经收集冲洗后,放入置于平面孵化槽内的孵化桶里孵化;同时,在另一平面孵化槽内悬吊孵化网片,当孵化桶内15%鱼苗出膜时,将孵化桶内鱼胚倒在另一平面孵化槽内孵化网片上继续孵化; (2)7d龄仔鱼培育: 仔鱼孵化第3d,将孵化网片从平面孵化槽内撤出; 仔鱼孵化第4d,对仔鱼进行喂食蛋黄; 仔鱼孵化第5d-7d,对仔鱼进行喂食虾粉; 喂食次数为:日投饵6次,投饵量占体重的5-8% ; 平面孵化槽每天清污I次,换水I次; (3)15d龄仔鱼培育: 将7d龄仔鱼按每个平面孵化槽养殖9-10万尾比例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辰龙,孙骥,王信海,姜爱兰,王宣朋,蔺玉华,段树华,姜杨,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宿迁农科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