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树宏专利>正文

鳍片管焊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2227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鳍片管焊接装置,它包括两套焊接装置、机床和控制装置;安装在床身上的驱动部分、传动部分、多组右、左校直装置、焊接夹角调节装置、挤压辊、多组校平装置、焊接装置的焊接部分和调整部分组成;焊接部分位于机床床身的中间部位、焊接夹角调节装置和挤压辊之间;两套焊接装置的输出功率及各项参数完全相同;焊接部分由调整装置控制焊接位置,来同时焊接鳍片管的两个鳍片;右、左校直装置分别通过传动部分连接驱动部分,焊接装置、驱动部分、传动部分分别连接控制装置的各控制部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机床与焊接设备连接结构简单,控制精确,产品焊接质量可靠,生产速度快,操作方便,是生产工业鳍片管的必选捷径之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焊接鳍片管的装置。二、
技术介绍
鳍片管在工业热交换、散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高粉尘的环境里是不 可替代的。鳍片管的主要生产途径是氩弧焊接或者电焊,将特制钢带也就是鳍片以同 时或多次焊接的方法焊接在中心钢管的外侧。由于钢管和鳍片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热应 力变形,在氩弧焊接或者电焊的过程中不能克服,成品后钢管和鳍片变形,质量不能 保障,成品率低,手工焊接,鳍片管生产速度慢,达不到批量化,生产效率低下。以 上这些局限了鳍片管发展。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鳍片管两鳍片同时对应焊接、焊接速度可调,鳍片焊接 质量稳定、成品率高的鳍片管焊接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鳍片管焊接装置,它包括两套焊接装置、机床和控制装置;机床由床身、安 装在床身上的驱动部分、传动部分、多组右、左校直装置、焊接夹角调节装置、挤压 辊、多组校平装置、焊接装置的焊接部分和调整部分组成;多组右校直装置、焊接夹 角调节装置、挤压辊和依次间隔排列的多组左校直装置和多组校平装置之间依次成直 线排列,其中心形成钢管容纳孔,两边或者四周形成鳍片容纳孔;焊接部分位于机床 床身的中间部位、焊接夹角调节装置和挤压辊之间;两套焊接装置的输出功率及各项 参数完全相同;其输出的焊接部分的触头分别与鳍片管的钢管和鳍片接触;焊接部分 由调整装置控制焊接位置,来同时焊接鳍片管的两个鳍片;右、左校直装置分别通过 传动部分连接驱动部分,驱动^P分由驱动电机和减速机组成;焊接装置、驱动部分、 传动部分分别连接控制装置的各控制部分。上述所述焊接装置为高频焊接装置,其输出焊接变压器和焊接部分,输出的焊接 部分包括焊极极板、与焊极极板相连接的焊接电极和可拆卸地固定在焊接电极上的焊 接触头,焊接装置由调整部分固定,所述的调整部分包括气缸、焊接触头的气缸、调 整装置、底座和三角支架;调整装置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并可调节安装角度,其安装 结构是底座的上部固定有中心轴,围绕中心轴开有螺纹孔;调整支架有与中心轴相 匹配的中心旋转孔和与底座上的螺纹孔相匹配的可调节长条孔,螺栓通过螺纹孔和可调节长条孔将底座与调整支架固定在一起,松动螺栓,可以调整调整支架固定在底座 上的角度;调整支架的上端面固定有滑道,三角支架置于滑道内,气缸由气缸支架固 定在滑道上,气缸的活塞杆固定在三角支架上端,三角支架上端还固定有丝杠,丝杠 穿越滑道上端的挡位板,其上端固定有丝母;焊接触头的气缸由小支架固定,其活塞 杆上固定有连接板,焊接触头由螺钉顶固在连接板的固定孔内。调整丝母在丝杠上的 位置,实现对焊接部分整体上下位置的调节;当焊接触头磨损后,调整螺钉的顶固位 置,可以调整焊接触头的位置。气缸和焊接触头的气缸控制整体和焊接触头的上下位 移。焊接装置产生的焊接电流经输出焊接变压器、焊接极板、焊接电极传递到焊接触 头,焊接触头分别与鳍片管的中心钢管和鳍片相接触进行焊接。焊接触头与鳍片和钢 管之间硬连接,焊接触头采用气动控制,调整精度高,调整时间短,跟踪性好,耗能 较低,对高频冲击小,焊接稳定性好,焊合率高。所述的焊接装置也可是氩弧焊焊接 装置,或者是埋弧焊焊接装置。上述所述本专利技术还包括鳍片校平装置,其位于鳍片巻和右校直装置之间,将进入 右校直装置的鳍片进行校平,使之很易进入右校直装置。其为五滚校平装置。上述所述的右、左校直装置包括上、下成对的"H"形校直滚轮和固定门架,上下 成对的校直滚轮安装在固定门架中,固定门架固定在机床床身上,每相邻两组固定门 架中间距离相等,上、下成对的校直滚轮中心形成钢管容纳孔,两端为鳍片容纳孔。上述所述右、左校直装置安装在固定门架上的结构是固定门架包括位于左、右 两端的倒U形架,分别固定安装在倒U形架上端和下端的上、下滚轮座,倒U形架上 端的螺钉孔内安装有调整丝杠,调整丝杠下端卡箍在上滚轮座上端内,其上端由锁紧 螺母固定在倒U形架上端,上、下校直滚轮分别安装在上、下两滚轮座内。松动锁紧 螺母,上下调节调整丝杠可上下调整上滚轮座的位置,以改变上下校直滚轮的间距, 使之适应不同直径的钢管。上述所述的校平装置和挤压辊包括前、后成对的"工"字形校平滚轮和校平滚轮 底座,校平滚轮的中部有鳍片容纳孔,前、后成对的校平滚轮安装在校平滚轮底座上, 其安装结构是底座上的一端和中部分别固定有内、外丝杠,内、外丝杠上分别固定 有滑块丝母,校平滚轮由滚轮轴固定在滑块丝母上,两滚轮轴的上端由顶丝顶固在固 定架的固定孔内。通过调整内、外丝杠来调节校平滚轮的中心和前、后位置,以使焊 接位置更准确。上述所述焊接夹角调节装置有左右对称的两部分,它包括压轮和顶套,顶套由下 端为固定丝母的固定轴和调角丝杆固定在调节轮座上,压轮由下端为压轮丝母的压轮 轴和调节丝杠固定在固定丝母内,调节轮座由调位丝杠固定在机床上的底座上。调节调位丝杠可以调节焊接夹角调节装置的左右位置,调节调角丝杆可以调节鳍片进入焊 接部分的角度,调节调节丝杠^T以调节压轮与顶套之间的距离,以使所容纳鳍片的宽 度。上述所述驱动部分由驱动电机和减速机组成;驱动电机为变频电机,或者是普通 三相异步电动机时,其控制部分为安装在控制装置内的变频器,变频器控制端连接控 制装置的驱动部分的控制部分;驱动电机为直流电机时,其控制部分为直流调速装置, 直流调速装置控制端连接控制装置的驱动部分的控制部分;减速机为圆柱齿轮加速机, 或者是行星齿轮减速机;所述传动部分包括传动齿轮箱和联轴器,驱动电机由联轴器 连接减速机、减速机由联轴器连接传动齿轮箱,传动齿轮箱之间由联轴器连接,传动 齿轮箱与右、左校直装置由联轴器相连接。 '上述所述本专利技术还包括冷却降温装置,其为水喷冷却,其固定在床身上,围绕在 焊接部分、挤压辊、左校直装置和校平装置的四周;控制装置还包括冷却装置的控制 部分,冷却降温装置连接控制装置中的冷却装置的控制部分。本专利技术的双鳍片同时采用输出功率及各项参数完全相同的焊接装置将鳍片同步对 接焊接在钢管上,钢管两端产生热应力变形相互抵消,且在各右、左校直装置、校平 装置、焊接夹角调节装置和挤压辊的强制性校直帮助下,成品鳍片管的钢管和鳍片不 变形或者变形非常小。焊接部分则是利用气缸控制焊接触头,保证焊接触头与钢管和 钢带很好的接触,气动控制反应速度快,易调节,好维护;焊接速度的调节则是依靠 安装在控制装置中的变频器调控驱动电机进行调速的,或者直流调速装置进行调速的, 焊接鳍片速度快,可调;焊接质量稳定,废品率低,生产效率高。且采用多次同步对 接焊接的方式,可以焊接多鳍片。本专利技术机床与焊接设备连接结构简单,控制精确, 产品焊接质量可靠,生产速度快,操作方便,是生产工业鳍片管的必选捷径之路。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种实施例的俯视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焊接部分、调整部分和机床、挤压辊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焊接部分的后半部分的A向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焊接部分的后半部分的B向示意图6为图3中焊接极板、焊接触头和焊接触头的气缸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校平装置和挤压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右校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中左校直装置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鳍片管焊接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两套焊接装置、机床和控制装置;机床由床身、安装在床身上的驱动部分、传动部分、多组右、左校直装置、焊接夹角调节装置、挤压辊、多组校平装置、焊接装置的焊接部分和调整部分组成;多组右校直装置、焊接夹角调节装置、挤压辊和依次间隔排列的多组左校直装置和多组校平装置之间依次成直线排列,其中心形成钢管容纳孔,两边或者四周形成鳍片容纳孔;焊接部分位于机床床身的中间部位、焊接夹角调节装置和挤压辊之间;两套焊接装置的输出功率及各项参数完全相同;其输出的焊接部分的触头分别与鳍片管的钢管和鳍片接触;焊接部分由调整装置控制焊接位置,来同时焊接鳍片管的两个鳍片;右、左校直装置分别通过传动部分连接驱动部分,驱动部分由驱动电机和减速机组成;焊接装置、驱动部分、传动部分分别连接控制装置的各控制部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树宏张杰
申请(专利权)人:陈树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