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能够抑制橡胶辊的端部处的未硫化的橡胶材料的变形的橡胶辊制造装置及橡胶辊制造方法。橡胶辊制造装置构成为具备:排出机(12),其将辊芯(22)隔开间隔地依次送入到呈圆筒状被挤出的未硫化的橡胶材料的中心部,并交替地排出由橡胶材料包覆辊芯(22)的外周面而成的橡胶辊部(56)和因橡胶材料使辊芯(22)之间成为中空的中空部(58);挤压机(14),其将中空部(58)的橡胶材料向内侧挤压,从而由从排出机(12)排出的中空部(58)的橡胶材料覆盖辊芯(22)的端面(68)的至少周缘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橡胶辊制造装置及橡胶辊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橡胶辊制造装置及橡胶辊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如下结构:在通过直角机头口模(crossheaddie)类型的橡胶挤出机将橡胶材料包覆在辊芯的外周面上而成的橡胶辊中,辊芯的橡胶粘接部位的外径为辊芯的两端部的轴承部位的外径为时,使该及该的关系为1.0由此,即使是粘度高的橡胶材料,也能抑制将辊一根一根分离时橡胶材料的收缩导致的浮起剥离。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如下结构:通过直角机头口模类型的橡胶挤出机将橡胶材料供给到辊芯的外周面而成型出橡胶辊之后,利用被加热的把持夹具夹住从该挤出机排出的该橡胶辊的与该辊芯两端部相当的部位,从而抑制从直角机头口模类型的橡胶挤出机排出的包覆在辊芯上的橡胶材料从辊芯浮起剥离。【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20126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12325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抑制橡胶辊的端部处的未硫化的橡胶材料的变形的橡胶辊制造装置及橡胶辊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1记载的橡胶辊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辊制造装置具备:排出机,所述排出机将辊芯隔开间隔地依次送入到呈圆筒状被挤出的未硫化的橡胶材料的中心部,并交替地排出由所述橡胶材料包覆所述辊芯的外周面而成的橡胶辊部、和因所述橡胶材料使所述辊芯之间成为中空的中空部;以及挤压机,所述挤压机将所述中空部的所述橡胶材料向内侧挤压,从而利用由所述排出机排出的所述中空部的所述橡胶材料覆盖所述辊芯的端面的至少周缘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2记载的橡胶辊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辊制造装置还具备拉拔机,所述拉拔机以使所述中空部的所述橡胶材料的厚度在预先确定的范围内的方式,将由所述排出机排出的所述橡胶辊部从所述排出机拉拔出来。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3记载的橡胶辊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拉拔机对所述橡胶辊部的拉拔速度设定在相对于所述橡胶材料的挤出速度为0.6倍以上且1.4倍以下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4记载的橡胶辊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辊制造方法具备:第一工序,使用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记载的橡胶辊制造装置,将辊芯隔开间隔地依次送入到呈圆筒状被挤出的未硫化的橡胶材料的中心部,并交替地排出由所述橡胶材料包覆所述辊芯的外周面而成的橡胶辊部、和因所述橡胶材料使所述辊芯之间成为中空的中空部,将所述中空部的所述橡胶材料向内侧挤压,从而利用所述中空部的所述橡胶材料覆盖所述辊芯的端面的至少周缘部;第二工序,对所述橡胶辊部及所述中空部的所述橡胶材料实施硫化处理;以及第三工序,切除所述中空部的硫化后的所述橡胶材料。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1记载的橡胶辊制造装置,与不将中空部的橡胶材料向内侧挤压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橡胶辊的端部处的未硫化的橡胶材料的变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2记载的橡胶辊制造装置,与不以使中空部的橡胶材料的厚度在预先确定的范围内的方式从排出机拉拔出橡胶辊部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橡胶辊的端部的橡胶材料的厚度的增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3记载的橡胶辊制造装置,与未将拉拔机对橡胶辊部的拉拔速度设定在相对于橡胶材料的挤出速度为0.6倍以上且1.4倍以下的范围的情况相比,能够将中空部的橡胶材料的厚度可靠地控制在预先确定的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4记载的橡胶辊制造方法,与不使用技术方案1~3中任一项记载的橡胶辊制造装置来制造橡胶辊的情况相比,能够制造出抑制了橡胶材料的壁厚不均的橡胶辊。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橡胶辊制造装置的结构的图。图2是表示图1的挤压机及拉拔机的动作形态的图。图3是表示图1的挤压机及拉拔机的动作形态的图。图4是表示图1的挤压机及拉拔机的动作形态的图。图5是表示图1的挤压机及拉拔机的动作形态的图。图6是表示图1的挤压机及拉拔机的动作形态的图。图7是表示使图3的把持部件的移动速度V3相对于橡胶材料的挤出速度V2为不足0.6倍的情况下的中空部的橡胶材料的厚度的形态的图。图8是表示使图3的把持部件的移动速度V3相对于橡胶材料的挤出速度V2为超过1.4倍的情况下的中空部的橡胶材料的厚度的形态的图。图9是表示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橡胶辊制造装置成型的封口袋状的橡胶辊的结构的图。图10是表示相对于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橡胶辊制造装置成型的橡胶辊,作为比较例的不是封口袋状的橡胶辊的结构的图。附图标记的说明10橡胶辊制造装置12排出机14挤压机16拉拔机18橡胶材料供给部20挤出部22辊芯24辊芯供给部36芯管(mandrel)38排出头56橡胶辊部58中空部60挤压部件62挤压部64把持部件66把持部68端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使用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橡胶辊制造装置及橡胶辊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的一例。利用本专利技术的橡胶辊制造装置及橡胶辊制造方法制造的橡胶包覆轴体(以下称为“橡胶辊”)例如被用作与成像装置的感光鼓接触地旋转而对感光鼓的外周面充电的充电辊。为了与感光鼓的外周面紧贴而使感光鼓的整个外周面均匀地充电,需要壁厚不均较小的橡胶辊。通过实施抛光或表面处理等二次加工来抑制壁厚不均,但制造成本与工序数量的增加相应地增加。由此,期望不实施抛光或表面处理等二次加工就能够成型出壁厚不均较小的橡胶辊的橡胶辊制造装置及橡胶辊制造方法。图1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橡胶辊制造装置10的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橡胶辊制造装置10具备:由所谓的直角机头口模构成的排出机12;配置在排出机12的下方的挤压机14;以及配置在挤压机14的下方的拉拔机16。排出机12具备:供给未硫化的橡胶材料的橡胶材料供给部18;将由橡胶材料供给部18供给的橡胶材料呈圆筒状地挤出的挤出部20;以及向由挤出部20呈圆筒状挤出的橡胶材料的中心部供给辊芯22的辊芯供给部24。橡胶材料供给部18在圆筒状的主体部26的内部具有螺杆28。螺杆28被驱动马达30驱动着旋转。在主体部26的驱动马达30侧设置有投入橡胶材料的投入口32。从投入口32投入的橡胶材料在主体部26的内部一边被螺杆28搅拌一边被朝向挤出部20送出。通过调整螺杆28的转速,来调整送出橡胶材料的速度。此外,作为橡胶材料使用具有全部聚合物中的80质量份以上的环氧氯丙烷橡胶并混合30~60质量份的碳或碳酸钙等无机填料而成的材料。挤出部20具备:与橡胶材料供给部18连接的圆筒状的壳体34;配置在壳体34的内部中心的圆柱状的芯管36;以及配置在芯管36的下方的排出头38。芯管36被保持部件40保持于壳体34中。排出头38被保持部件42保持于壳体34。在芯管36的外周面(一部分是保持部件40的外周面)和保持部件42的内周面(一部分是排出头38的内周面)之间,形成有供橡胶材料呈环状流动的环状流路44。在芯管36的中心部形成有供辊芯22贯穿插入的通孔46。芯管36的下部呈朝向端部而变尖的形状。而且,芯管36的末端的下方的区域成为供从通孔46供给的辊芯22和从环状流路44供给的橡胶材料合流的合流区域48。即,将橡胶材料朝向该合流区域48呈圆筒状挤出,辊芯22被送入到呈圆筒状挤出的橡胶材料的中心部。辊芯供给部24具备被配置在芯管36的上方的辊对50。辊对50设有多对(例如3对),各辊对50的一侧的辊经由带52与驱动辊54连接。驱动辊54被驱动时,被各辊对50夹持的辊芯22朝向芯管36的通孔46被输送。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橡胶辊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辊制造装置具备:排出机,所述排出机将辊芯隔开间隔地依次送入到呈圆筒状被挤出的未硫化的橡胶材料的中心部,并交替地排出由所述橡胶材料包覆所述辊芯的外周面而成的橡胶辊部、和因所述橡胶材料使所述辊芯之间成为中空的中空部;以及挤压机,所述挤压机将所述中空部的所述橡胶材料向内侧挤压,从而利用由所述排出机排出的所述中空部的所述橡胶材料覆盖所述辊芯的端面的至少周缘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1.16 JP 2011-2508101.一种橡胶辊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辊制造装置具备:排出机,所述排出机将辊芯隔开间隔地依次送入到呈圆筒状被挤出的未硫化的橡胶材料的中心部,并交替地排出由所述橡胶材料包覆所述辊芯的外周面而成的橡胶辊部、和因所述橡胶材料使所述辊芯之间成为中空的中空部;以及挤压机,所述挤压机具有一对挤压部件,在该挤压部件形成有朝向中心部突出的挤压部,并且在所述中空部移动至一对挤压部件的对置位置时,各挤压部件能够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所述挤压机将所述中空部的所述橡胶材料向内侧挤压,从而利用由所述排出机排出的所述中空部的所述橡胶材料覆盖前方的辊芯的端面及后方的辊芯的端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橡胶辊制造装置,其中,所述橡胶辊制造装置还具备拉拔机,所述拉拔机以使所述中空部的所述橡胶材料的厚度在预先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饭田英一,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