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车辆转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12222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7 16: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程车辆转场装置,所述工程车辆包括工作轮和驱动轮,该转场装置包括相互间隔的两车架(10)以及与所述两车架(10)连接的第一车轮(30)和第二车轮(31),所述第一车轮(30)和第二车轮(31)均与两车架(10)枢转连接,所述两车架(10)用于同时承载两个工程车辆的工作轮,所述第一车轮(30)和第二车轮(31)在所述工程车辆的驱动轮的驱动下与所述工程车辆同步行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工程车辆转场装置不需要额外的驱动装置,一次可辅助两辆工程车辆转场,成本低、效率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工程车辆的转场装置。
技术介绍
一些工程车辆,比如单钢轮压路机,主要用于路基材料的压实作业,广泛应用于道路、机场、水库等场所。压路机施工时常需要转场到其他施工地,由于压路机直接行驶上路会对路面造成破坏,因此,压路机禁止直接上路。压路机的转场经常使用专用车辆,造成压路机转场成本高,且一般的转场车辆一次只能运送一辆工程车辆,不仅成本高,工作效率也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效率高的工程车辆转场装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成本低、效率高的工程车辆转场装置。该工程车辆包括工作轮和驱动轮,该转场装置包括相互间隔的两车架以及与所述两车架连接的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所述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均与两车架枢转连接,所述两车架用于同时承载两个工程车辆的工作轮,所述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在所述工程车辆的驱动轮的驱动下与所述工程车辆同步行驶。优选地,所述转场装置进行转场工作时,其中之一工程车辆的驱动轮置于前进挡,其中另一工程车辆的驱动轮置于倒车挡。优选地,所述工程车辆转场装置还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两车架夹设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所述第一车轮通过所述第一侧板与两车架的一侧枢转连接;所述第二车轮通过所述第二侧 板与两车架的相对另一侧枢转连接。优选地,所述两车架相互间隔且以所述第一车轮和所述第二车轮的中心的连线对称设置,每一车架靠近另一车架的一端的相邻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枢转连接,每一车架远离另一车架的一端设有供所述工程车辆的工作轮在其上滚动的轨道部。优选地,所述每一车架包括挡板和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相互间隔设置的轨道部及连接所述轨道部的连接部,所述挡板从支撑板设有连接部的一端倾斜向上延伸,所述支撑板与挡板之间有一定的夹角。优选地,所述支每一轨道部上设置有减震器,所属减震器的一端与相应的轨道部连接,其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弹性元件。优选地,所述每一车架的连接部的相对两侧边设置有枢接部,所述枢接部靠近挡板和支撑板相交处,所述每一车架通过所述枢接部分别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枢转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面向车架的一侧均设置有朝向两车架凸伸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在相应侧板上的位置低于所述挡板的位置,所述限位块用于限制车架绕其与侧板的枢转连接点转动的幅度。优选地,所述每一车架的支撑板上设置有防滑垫。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背离车架的一侧设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车轮通过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第一侧板枢转连接;所述第二侧板背离车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车轮通过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二侧板枢转连接。本技术提供的工程车辆转场装置,在辅助工程车辆的工作轮转场时,两车架同时承载两个工程车辆的工作轮,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在工程车辆的驱动轮的驱动下与工程车辆同步行驶,从而不需要额外的驱动工具来驱动转场装置的行驶,转场工作成本低、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工程车辆转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工程车辆转场装置承载第一辆工程车辆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转场装置为沿图1中的A-A方向剖视图;图3为图2中的工程车辆转场装置承载第一辆工程车辆后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工程车辆转场装置承载第二辆工程车辆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图5为图4中的工程车辆转场装置承载两辆工程车辆后的示意图。符号说明10、车架12、支撑板 13、连接部 14、挡板15、轨道部16、减震器 17、弹性元件 18、枢接部19、连接轴20、第一侧板 21、第二侧板 22、限位块24、第一转轴 27、第二转轴 30、第一车轮 31、第二车轮40、防滑垫50、51、钢轮 52、连接臂 53、54、驱动轮55、第一压路机 56、第二压路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前、后、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一些工程车辆由于其工作装置的特殊性,当其需要转场时,需要转场装置辅助其转场。比如,单钢轮压路机,其主要用于路基材料的压实作业,广泛用于道路、机场、水库等场所,压路机时常需要转场,单钢轮压路机直接行驶上路则会对路面造成破坏,因此需要转场装置辅助其转场。本技术提供一种成本低、效率高,能够同时辅助两辆工程车辆转场的转场装置,本实施例中,该工程车辆为单钢轮压路机,其包括位于车辆前端作为工作轮的钢轮,位于车辆后端的驱动轮及连接车身和钢轮的连接臂。钢轮为压路机的工作轮,压路机转场时,至少需要将钢轮装上转场装置进行转场。请参阅图1,本技术的实施例的工程车辆转场装置包括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且相互间隔的两车架10、枢转连接两车架10的第一侧板20和第二侧板21、及分别与第一侧板20和第二侧板21枢转连接的第一车轮30和第二车轮31。所述两车架10结构相同并且关于第一车轮30和第二车轮31的中心的连线对称设置。所述第一侧板20和第二侧板21分别位于两车架10的前、后相对两侧,所述两车架10夹设于第一侧板20和第二侧板21之间,且每一车架10均与第一侧板20和第二侧板21枢转连接,即每一车架10靠近另一车架10的一端的相邻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20和所述第二侧板21枢转连接。所述第一侧板20背离车架10的一侧与第一车轮30枢转连接,所述第二侧板21背离车架10的一侧与第二车轮31枢转连接,即所述第一车轮30通过所述第一侧板20与两车架10的一侧枢转连接,所述第二车轮31通过所述第二侧板21与两车架10的相对另一侧枢转连接。所述两车架10可容置两个单钢轮压路机的钢轮,第一车轮和第二车轮在工程车辆的驱动轮的驱动下与工程车辆同步行驶,从而不需要额外的驱动工具来驱动转场装置的行驶,转场工作成本低。本技术提供的转场装置可同时辅助两辆单钢轮压路机转场,相比现有技术的一次只能转场一辆压路机的转场装置,效率得到很大提高。所述每一车架10背离地面的一侧用于承载工程车辆的工作轮,本实施例中,该工作轮为单刚轮压路机的钢轮。所述每一车架包括支撑板12和挡板14,所述支撑板12承载压路机的钢轮在其上行驶,运输过程中所述压路机的钢轮容置于该支撑板12上。所述支撑板12大致呈“U”形,每一支撑板12包括供所述钢轮行驶上车10架且相互间隔设置的轨道部15以及连接所述轨道部15的连接部13,所述轨道部15从连接部13背离另一车架的一侧向远离另一车架10的方向垂直延伸。所述两车架10的支撑板12相背设置,其中每一支撑板12的“U”形开口侧为压路机的钢轮顺沿所述轨道部15行驶上车架10的入口。所述支撑板12的轨道部15的最小间隔距离,即“U”形开口的宽度小于钢轮沿自身轴线的长度,以保证钢轮能顺利通过轨道部15行驶上车架10。请同时参阅图2,所述挡板14位于支撑板12设有连接部13的一端,挡板14与支撑板12为一体结构,挡板14从与支撑板12的连接处朝向另一车架10的斜上方延伸,挡板14与支撑板12有一定的倾斜角度且朝向支撑板12背离地面的一侧翘起,所述挡板14和支撑板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程车辆转场装置,该工程车辆包括工作轮和驱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场装置包括两车架(10)以及与所述两车架(10)连接的第一车轮(30)和第二车轮(31),所述第一车轮(30)和第二车轮(31)均与两车架(10)枢转连接,所述两车架(10)用于同时承载两个工程车辆的工作轮,所述第一车轮(30)和所述第二车轮(31)在所述工程车辆的驱动轮的驱动下与所述工程车辆同步行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双生裴辉傅盛荣江文刘虎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