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具体为一种抑制氮氧化物排放的无烟燃煤锅炉。
技术介绍
锅炉烟气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主要有两部分:1、煤中的含氮化合物的燃烧产生;2、锅炉的燃烧温度过高,导致空气中的N2被氧化成N0X。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为,针对第一部分可以根据实际生产数据,尽量多使用产生氮氧化物的煤燃烧;由于第二部分是烟气中氮氧化物产生的主要来源,氮气与氧气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的量主要取决于燃烧温度、氮气浓度与氧气浓度。温度越高、浓度越大,产生的氮氧化物就越多,大多数锅炉通过降低燃烧区火焰温度,同时减少高温区空气量供应,使高温区燃烧反应处于缺氧状态,产生不完全燃烧,烟气到低温区再二次配风燃烧,使其他物质燃烧完全,达到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目的。申请人之前申报过一项专利,是关于中间加煤、两侧燃烧抑制氮氧化物排放的无烟燃煤锅炉,有效抑制了氮氧化物的排放,进行无烟燃烧,热效率高,但是燃烧区是采用自然风燃烧方式,起火速度慢、燃烧时间长,如果直接加上风机燃烧的话,会冒烟,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抑制氮氧化物排放的无烟燃煤锅炉采用自然风燃烧方式,起火速度慢、燃烧时间长、热效率低问题,提供一种抑制氮氧化物排放的无烟燃煤锅炉。本技术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抑制氮氧化物排放的无烟燃煤锅炉,包括炉体、位于炉体底部的自然风炉排、位于炉体内上方的烟筒及除尘筒,炉体内部对称设置立式水冷壁,自然风炉排上方为二次燃烧区,本技术的创新点在于在炉体内、并且位于二次燃烧区上方设有一次风炉排,炉体外壁上设有伸入炉体内、并且位于一次风炉排上方的机械风道,一次风炉排上方为一次风燃烧区。采用本技术的结构设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抑制氮氧化物排放的无烟燃煤锅炉,包括炉体(1)、位于炉体底部的自然风炉排(2)、位于炉体内上方的烟筒(3)及除尘筒(4),炉体内部对称设置立式水冷壁(5),自然风炉排上方为二次燃烧区(6),其特征是在炉体内、并且位于二次燃烧区上方设有一次风炉排(7),炉体外壁上设有伸入炉体内、并且位于一次风炉排上方的机械风道(8),一次风炉排上方为一次风燃烧区(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效清,徐有宁,李星科,李蓄星,李星旺,
申请(专利权)人:李效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