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烘干均匀的食用菌烘干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705759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6 21:08
一种烘干均匀的食用菌烘干加工装置,它涉及一种食用菌烘干加工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现有食用菌烘干装置存在烘干不均匀的问题,给食用菌的贮藏带来了不便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第一电加热板和第二电加热板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烘干壳体内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隔热板竖直设置在烘干壳体内,电机设置在控制腔室内,烘干器设置在烘干腔室内,所述烘干器包括转轴、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和多个带孔的烘干筒,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竖直并列设置,转轴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转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设在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上,并带动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转动,多个带孔的烘干筒设置在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食用菌烘干。(*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菌烘干加工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烘干均匀的食用菌烘干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干制加工过程就是食用菌体内所含水分的蒸发过程。食用菌与干热空气接触时,表面水分向外界环境蒸发,从内到外形成一个水分含量的梯度差,梯度差越大,水分向外扩散越快;反之则越慢,直到内外含水量一致时,水分的运动才会停止。干制后的食用菌由于含水量低,不利于微生物生长繁殖,所以可长期保存。香菇、银耳、黑木耳都是干制的主要品种。干制的方法有两种:①自然晒干。将鲜菇薄薄地摊晾在苇席或竹帘上,置于太阳底下暴晒至干。摊晒时要勤翻动,一般鲜菇有两个大晴天即可晒干。晒干后要及时装入塑料袋中,密封后即可贮藏。②人工烘干。将鲜黑木耳放入烘箱、烘笼或烘房中,用电源、炭火或远红外线加热干燥,温度保持在60°C飞5°C,温度上下波动不超过TC。若采用烘房烘干时,应每隔5飞小时打开出气孔通风排湿,时间以1(Γ15分钟为宜,烘干后装袋贮藏。在密封装袋贮藏的食用菌中发现,部分食用菌存在变质的现象,究其原因是现有食用菌烘干装置存在烘干不均匀的问题,给食用菌的贮藏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食用菌烘干装置存在烘干不均匀的问题,给食用菌的贮藏带来了不便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烘干均匀的食用菌烘干加工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烘干均匀的食用菌烘干加工装置包括烘干壳体,烘干壳体的侧壁上设有水分蒸发孔,所述食用菌烘干加工装置还包括第一电加热板、第二电加热板、隔热板、电机和烘干器,第一电加热板和第二电加热板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烘干壳体内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隔热板竖直设置在烘干壳体内,且将烘干壳体内分隔成烘干腔室和控制腔室,电机设置在控制腔室内,烘干器设置在烘干腔室内,所述烘干器包括转轴、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和多个带孔的烘干筒,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竖直并列设置,转轴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转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设在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上,并带动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转动,多个带孔的烘干筒设置在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上,所述烘干筒上的孔径为0.5cm。所述食用菌烘干加工装置还包括电机座,电机座设置在控制腔室内的电机下端。所述食用菌烘干加工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显示控制面板,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设置在烘干壳体的侧壁上,显示控制面板设置在控制腔室前端的烘干壳体上,且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数据通过显示控制面板显示,电机的工作状态通过显示控制面板控制。所述带孔的烘干筒上设有带孔的烘干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效果:1.本技术带孔的烘干筒能够将食用菌的杂质过滤掉,有效的保证了食用菌的质量。2.本技术的烘干器能够反复转动,而且设有两个电加热板,有效的保证了食用菌烘干更加均匀,便于食用菌的贮藏。3.本技术的隔热板将烘干腔室与控制腔室分开,避免了电机因过热导致的不良后果,不但延长了食用菌烘干加工装置的使用寿命,还保证了食用菌烘干加工装置的使用安全。4.本技术的水分蒸发孔便于水分的排出,增加了食用菌的烘干速度。5.本技术结构简单,生产制造容易,成本低廉。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包括烘干壳体I,烘干壳体I的侧壁上设有水分蒸发孔2,所述食用菌烘干加工装置还包括第一电加热板3、第二电加热板4、隔热板5、电机6和烘干器,第一电加热板3和第二电加热板4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烘干壳体I内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隔热板5竖直设置在烘干壳体I内,且将烘干壳体I内分隔成烘干腔室和控制腔室,电机6设置在控制腔室内,烘干器设置在烘干腔室内,所述烘干器包括转轴7、第一转盘8、第二转盘9和多个带孔的烘干筒10,第一转盘8和第二转盘9竖直并列设置,转轴7的一端与电机6的输出端连接,转轴7的另一端依次穿设在第一转盘8和第二转盘9上,并带动第一转盘8和第二转盘9转动,多个带孔的烘干筒10设置在第一转盘8和第二转盘9上,所述烘干筒10上的孔径为0.5cm。作为优选方式,本实施方式的食用菌烘干加工装置还包括电机座11,电机座11设置在控制腔室内的电机6下端。如此设置,便于支撑和牢固的固定电机6。作为优选方式,本实施方式的食用菌烘干加工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2、湿度传感器13和显示控制面板14,温度传感器12和湿度传感器13设置在烘干壳体I的侧壁上,显示控制面板14设置在控制腔室前端的烘干壳体I上,且温度传感器12和湿度传感器13的数据通过显示控制面板14显示,电机6的工作状态通过显示控制面板14控制。如此设置,便于随时观察和了解食用菌的烘干状态。作为优选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带孔的烘干筒10上设有带孔的烘干门。如此设置,便于食用菌的放置和取出。权利要求1.一种烘干均匀的食用菌烘干加工装置,它包括烘干壳体(1),烘干壳体(I)的侧壁上设有水分蒸发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烘干加工装置还包括第一电加热板(3)、第二电加热板(4)、隔热板(5)、电机(6)和烘干器,第一电加热板(3)和第二电加热板(4)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烘干壳体(I)内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隔热板(5)竖直设置在烘干壳体(I)内,且将烘干壳体(I)内分隔成烘干腔室和控制腔室,电机(6 )设置在控制腔室内,烘干器设置在烘干腔室内,所述烘干器包括转轴(7)、第一转盘(8)、第二转盘(9)和多个带孔的烘干筒(10),第一转盘(8)和第二转盘(9)竖直并列设置,转轴(7)的一端与电机(6)的输出端连接,转轴(7)的另一端依次穿设在第一转盘(8)和第二转盘(9)上,并带动第一转盘(8)和第二转盘(9)转动,多个带孔的烘干筒(10)设置在第一转盘(8)和第二转盘(9)上,所述烘干筒(10)上的孔径为0.5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烘干均匀的食用菌烘干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烘干加工装置还包括电机座(11),电机座(11)设置在控制腔室内的电机(6)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烘干均匀的食用菌烘干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烘干加工装置还包括温度传感器(12)、湿度传感器(13)和显示控制面板(14),温度传感器(12)和湿度传感器(13)设置在烘干壳体(I)的侧壁上,显示控制面板(14)设置在控制腔室前端的烘干壳体(I)上,且温度传感器(12 )和湿度传感器(13 )的数据通过显示控制面板(14)显示,电机(6)的工作状态通过显示控制面板(14)控制。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烘干均匀的食用菌烘干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孔的烘干筒(10)上设有带孔的烘干门。专利摘要一种烘干均匀的食用菌烘干加工装置,它涉及一种食用菌烘干加工装置。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食用菌烘干装置存在烘干不均匀的问题,给食用菌的贮藏带来了不便的问题。本技术的第一电加热板和第二电加热板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烘干壳体内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隔热板竖直设置在烘干壳体内,电机设置在控制腔室内,烘干器设置在烘干腔室内,所述烘干器包括转轴、第一转盘、第二转盘和多个带孔的烘干筒,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竖直并列设置,转轴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转轴的另一端依次穿设在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上,并带动第一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烘干均匀的食用菌烘干加工装置,它包括烘干壳体(1),烘干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水分蒸发孔(2),其特征在于:所述食用菌烘干加工装置还包括第一电加热板(3)、第二电加热板(4)、隔热板(5)、电机(6)和烘干器,第一电加热板(3)和第二电加热板(4)由上至下依次设置在烘干壳体(1)内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上,隔热板(5)竖直设置在烘干壳体(1)内,且将烘干壳体(1)内分隔成烘干腔室和控制腔室,电机(6)设置在控制腔室内,烘干器设置在烘干腔室内,所述烘干器包括转轴(7)、第一转盘(8)、第二转盘(9)和多个带孔的烘干筒(10),第一转盘(8)和第二转盘(9)竖直并列设置,转轴(7)的一端与电机(6)的输出端连接,转轴(7)的另一端依次穿设在第一转盘(8)和第二转盘(9)上,并带动第一转盘(8)和第二转盘(9)转动,多个带孔的烘干筒(10)设置在第一转盘(8)和第二转盘(9)上,所述烘干筒(10)上的孔径为0.5c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春瑜杨春莉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商业大学 杨春瑜 杨春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