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03937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6 17: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光学模块,具备在WDM用小型光收发两用机也能进行高密度安装的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学模块具有框体、安装于框体的端部的光学适配器、及搭载于框体内的光收发组件,光收发组件具有:具有射出光信号的多个发光元件的TOSA;具有入射光信号的受光元件的ROSA;以及与TOSA及ROSA电连接的电路基板,TOSA在框体内配置于上述光学适配器侧,且具有在相对的侧面相对配置至少一组上述多个发光元件的TOSA底座,电路基板具有安装TOSA的第一柔性基板及与第一柔性基板连接的第一刚性基板,第一柔性基板具有与TOSA底座相对的TOSA底座相对部和从TOSA底座相对部的两端部延伸的与多个发光元件连接的接合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模块,尤其涉及WDM(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波分复用)用的小型光学模块。
技术介绍
近几年,要求光学模块的WDM化。例如,作为用于具有结合从多个光源发出的不同波长的光信号而进行波长多路复用的光发射组件(TOSA-Transmitter Optical SubAssembly)的光学模块的T0SA,已知的有将四个容纳LD (激光二极管)的CAN封装件向相同方向排列成一列而配置的TOSA (参照专利文献I以及专利文献2)。另一方面,近几年,要求光收发两用机等光学模块的进一步的小型化。例如,要求与对应于40 IOOGbE连接的光纤的收发两用机规格即“QSFP+(Quad Small Form-factorPluggable Plus)”对应的小型光收发两用机,尤其要求WDM用的小型光收发两用机。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 - 27950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 - 203427号公报但是,若想将现有的T0SA、例如记载于上述专利文献I等的TOSA用于WDM用小型光收发两用机、例如依照QSFP+规格的WDM用小型光收发两用机上,则由于需要横向排列四个预定大小的CAN封装件的空间,因此在该部分不能放置基板,基板面积减少,所以部件的高密度安装变得困难。另外,由于基板形成为横宽,因此向横向配置部件,难以向纵向配置部件,配线效率差。并且,依照QSFP+规格的小型光收发两用机以卡边缘作为接口与外部进行交换,但由于至卡边缘部的基板面积因小型化而狭小,因此配线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若以小间距进行配线,则担心串音的影响。S卩,难以将现有的TOSA用于WDM用小型光收发两用机、例如依照QSFP+规格的WDM用小型光收发两用机上。
技术实现思路
于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模块,其具备在WDM用小型光收发两用机、例如依照QSFP+规格的WDM用小型光收发两用机中也能进行高密度安装的结构。本专利技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提供下述(I) (7)的光学模块。(I) 一种光学模块,具有框体、安装于上述框体的端部的光学适配器、以及搭载于上述框体内的光收发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光收发组件具有:具有射出光信号的多个发光元件的TOSA ;具有入射光信号的受光元件的ROSA ;以及与上述TOSA及上述ROSA电连接的电路基板,上述TOSA在上述框体内配置于上述光学适配器侧,并且具有在相对的侧面相对配置至少一组上述多个发光元件的TOSA底座,上述电路基板具有安装上述TOSA的第一柔性基板以及与上述第一柔性基板连接的第一刚性基板,上述第一柔性基板具有与上述TOSA底座相对的TOSA底座相对部和从上述TOSA底座相对部的两端部延伸的与上述多个发光元件连接的接合部。(2)上述(I)所述的光学模块的特征在于,上述电路基板具有两层结构,作为二层部分具有上述第一柔性基板以及上述第一刚性基板,作为一层部分具有经由连接柔性基板与上述第一刚性基板连接的第二刚性基板。( 3 )上述(I)或上述(2 )所述的光学模块的特征在于,上述多个发光元件分别以容纳于CAN封装件内的形式配置于上述TOSA底座。(4)上述(I)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光学模块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第一刚性基板上配置发射用的部件且进行配线,在上述第二刚性基板上配置接收用的部件且进行配线。(5)上述(I)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光学模块的特征在于,安装上述ROSA的第二柔性基板与上述第二刚性基板连接。(6)上述(I)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光学模块的特征在于,上述第二刚性基板在其端部具有边缘连接器。(7)上述(I)至(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光学模块的特征在于,上述TOSA底座的侧面形成为阶梯状,并且在各台阶部设置上述发光元件。本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如下光学模块,其具备在WDM用小型光收发两用机、例如依照QSFP+规格的WDM用小型光收发两用机中也能进行高密度安装的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模块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模块(拆卸上壳的状态)的外观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用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模块的光收发组件的立体图。图4 (a)是图3的光收发组件的俯视图,图4 (b)是图3的光收发组件的仰视图。图5是使用于图3的光收发组件的电路基板的展开图。图6是用于图3的光收发组件的TOSA的立体图。图7是图6的TOSA的剖视图。图8 Ca)是构成图6的TOSA的TOSA底座和光学部件的立体图,图8 (b)是从图8 (a)拆卸光学部件的状态下的TOSA底座的立体图。另外,图8 (c)是从另一方向观察图8(a)的TOSA底座的情况的立体图。图8 (d)是图8 (a)的TOSA底座的剖面俯视图。图9 (a)是表示图8的TOSA底座和光学部件的变形例的立体图,图9 (b)是从图9Ca)拆卸光学部件的状态下的TOSA底座的立体图。图10是说明用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模块的TOSA的结构和动作的图。图11是说明用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光学模块的TOSA的结构和动作的图。图12是说明用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光学模块的TOSA的结构和动作的图。图中:I —光学模块,2 —上壳,3 —下壳,4 —光学适配器,10 —光收发组件,20 —电路基板,30 - T0SA,40 - ROSA(光接收组件),21 —上侧刚性基板(第一刚性基板),22 —上侧柔性基板(第一柔性基板),23 —下侧刚性基板(第二刚性基板),24 —下侧柔性基板(第二柔性基板),25 一连接柔性基板,26 一边缘连接器,22a 一 TOSA底座相对部,22A D — CAN封装件接合部,31 - TOSA底座,3IA D — CAN封装件设置部,311 一光学部件设置部,312 —套管设置部,313 —开口部,32A D — CAN封装件,32a—引导针,32b —透镜,33 —套管,34A F—镜,36A、C、D —过滤器,35A D —准直透镜,340E —镜,360A、C、D —过滤器,3110 —光学部件设置部,3130 —开口部,132C、232C — CAN封装件,134C —镜,135C、235C —准直透镜。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光学模块的结构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模块的外观的立体图。另外,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模块(拆卸上壳的状态)的外观的立体图。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模块I是依据QSFP+规格的WDM用的光收发两用机。光学模块I具有:构成光学模块I的框体的上壳2及下壳3 ;安装于下壳3上的光学适配器4 ;以及搭载于框体内的光收发组件10。上壳2以及下壳3以依据QSFP+规格的大小形成。光学适配器4设置于光学模块I的前侧的端部,并且具有插入光连接器的插入口(TX:发射、RX:接收)。光收发组件的结构图3是表示用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模块的光收发组件的立体图。另夕卜,图4 Ca)是图3的光收发组件的俯视图,图4 (b)是图3的光收发组件的仰视图。光收发组件10是四波WDM用的光收发组件,具有电路基板20和与电路基板20电连接的T0SA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模块,具有框体、安装于上述框体的端部的光学适配器、以及搭载于上述框体内的光收发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光收发组件具有:具有射出光信号的多个发光元件的TOSA;具有入射光信号的受光元件的ROSA;以及与上述TOSA及上述ROSA电连接的电路基板,上述TOSA在上述框体内配置于上述光学适配器侧,并且具有在相对的侧面相对配置至少一组上述多个发光元件的TOSA底座,上述电路基板具有安装上述TOSA的第一柔性基板以及与上述第一柔性基板连接的第一刚性基板,上述第一柔性基板具有与上述TOSA底座相对的TOSA底座相对部和从上述TOSA底座相对部的两端部延伸的与上述多个发光元件连接的接合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沟渊宪司高桥龙太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