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式光电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81677 阅读:3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9 01: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插座式光电交换器,包括一由上盖和底板连接形成的容置腔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容置腔体内的转换电路模块、电源模块,开设在所述上盖或底板上的以太网接口安装孔、塑料光纤接口安装孔,安装在所述以太网接口安装孔上的以太网插座,安装在所述塑料光纤接口安装孔上的塑料光纤插座,以及安装在所述底板外侧的电源插脚;以太网插座、塑料光纤插座与转换电路模块电性连接,电源插脚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将市电转换为供转换电路模块工作的电压。将电源模块也内置到容置腔体内,形成一体化,使用时,只要将电源插脚直接插到插线板上即可,十分方便,安装快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通信的转换器结构,具体涉及光电交換器。
技术介绍
目前的光电交換器一般包括光电交换机和光电介质转换器,但是,在使用的时候,都需要外置电源适配器连接市电使用,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尤其是ー些需要快速安装、快速使用的场景,使用者都希望能光电交換器能携帯方便,即插即用。而且,目前的光电交换器的内部电路模块设置不合理,抗强电干扰能力差,既不能发挥出塑料光纤免电磁干扰、零辐射及优秀的防窃听性能等优势,又不能满足即插即用的安装及使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插座式光电交換器,其能解决不能快速安装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插座式光电交換器,其包括一由上盖和底板连接形成的容置腔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容置腔体内的转换电路模块、电源模块,开设在所述上盖或底板上的以太网接ロ安装孔、塑料光纤接ロ安装孔,安装在所述以太网接ロ安装孔上的以太网插座,安装在所述塑料光纤接ロ安装孔上的塑料光纤插座,以及安装在所述底板外侧的电源插脚;以太网插座、塑料光纤插座与转换电路模块电性连接,电源插脚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将市电转换为供转换电路模块工作的电压。优选的,为了方便夜间接线或插线板置于照明不足的地方也能方便接线,所述塑料光纤插座具有两个插孔,其中一个插孔的外表面具有突光涂层。优选的,为了提高防强电干扰的性能,所述转换电路模块安装在第一 PCB板上,电源模块安装在第二 PCB板上;所述容置腔体内安装有一用于将容置腔体分割成两个相互隔开的容置空间的金属板,第一PCB板位于其中ー个容置空间内,第二PCB板位于另ー个容置空间内。所述金属板可以是铝板、鉄板等。优选的,为了进一步提高防强电干扰的性能,第二 PCB板与底板的距离小于第一PCB板与底板的距离。优选的,为了提高散热性能,底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一凸台和一包含多个散热通孔的散热区域,所述凸台位于第二 PCB板的正下方,所述散热通孔位于第一 PCB板的正下方;所述电源插脚穿出于所述凸台。优选的,为了进ー步提高防强电干扰性能,第一 PCB板所在的容置空间为第一容置空间,第二 PCB板所在的容置空间为第二容置空间,以太网接ロ安装孔、塑料光纤接ロ安装孔均与第一容置空间连通。以太网插座与第二 PCB板之间的距离大于塑料光纤插座与第ニ PCB板之间的距离。作为介质转换器使用时,所述转换电路模块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塑料光纤收发模块、转换芯片、以太网收发模块,塑料光纤插座与塑料光纤收发模块连接,以太网插座与以太网收发模块连接。作为交换机使用时,所述转换电路模块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塑料光纤收发模块、交換机芯片、以太网收发模块,塑料光纤插座与塑料光纤收发模块连接,以太网插座与以太网收发模块连接。优选的,所述以太网插座为RJ45插座。所述塑料光纤插座为Optolock插座或SMI插座。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将电源模块也内置到容置腔体内,形成一体化,使用时,只要将电源插脚直接插到插线板上即可,十分方便,安装快速。尤其适用于快速安装、快速使用的场景,而且塑料光纤本身就有易于安装、防干扰、防窃听的优点,本是专利技术还适用于信息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景。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插座式光电交換器的组装结构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插座式光电交換器的拆分结构示意 图3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插座式光电交換器的转换电路模块的原理方框 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插座式光电交換器的转换电路模块的另ー原理方框图。附图标记:1、上盖;11、以太网接ロ安装孔;12、塑料光纤接ロ安装孔;2、底板;21、凸台;22、散热通孔;4、电源插脚;5、以太网插座;6、塑料光纤插座;61、插孔;611、突光涂层;7、第一 PCB板;71、状态指示灯;8、第二 PCB板;9、金属板。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ー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插座式光电交換器,其包括一由上盖I和底板2连接形成的容置腔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容置腔体内的转换电路模块(图未视)、电源模块(图未视),开设在所述上盖I上的以太网接ロ安装孔11、塑料光纤接ロ安装孔12,安装在所述以太网接ロ安装孔11上的以太网插座5,安装在所述塑料光纤接ロ安装孔12上的塑料光纤插座6,以及安装在所述底板外侧的电源插脚4。以太网插座5、塑料光纤插座6与转换电路模块电性连接,电源插脚4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将市电转换为供转换电路模块工作的电压。如图3所示,一般的,若作为介质转换器使用,本实施例的转换电路模块包括依次电性连接的塑料光纤收发模块、转换芯片、以太网收发模块,塑料光纤插座6与塑料光纤收发模块连接,以太网插座5与以太网收发模块连接。本实施例的以太网插座5为RJ45插座;塑料光纤插座6为Optolock插座。Optolock插座简单易用,连接可靠。OptoLock插座的设计可以使塑料光纤在现场按照所需长度进行分割,特别适合家庭使用,实现“自己安装”。这个简单而又強大的高速接ロ能够在更多的高速服务中(如家中安装lOOMbps/lGbpsIPTV)带给用户显著的利益。因此也使得插座式光电交換器适用于ー些需要快速安装、快速使用的场景。插座式光电交換器携帯方便,即插即用。而且内部电路模块设置合理,抗强电干扰能力强,能满足即插即用的安装及使用需求,更能发挥出塑料光纤优秀的防窃听性能的优势。上盖I与底板2可以卡扣连接的方式连接组成,以方便维修。如图2所示,所述转换电路模块安装在第一 PCB板7上,电源模块安装在第二 PCB板8上,所述容置腔体内安装有一用于将容置腔体分割成两个相互隔开的容置空间的金属板9,第一 PCB板7位于其中ー个容置空间内,第二 PCB板8位于另ー个容置空间内。第二PCB板8与底板2的距离小于第一 PCB板7与底板2的距离,也就是说,第二 PCB板8比第一 PCB板7更接近底板2,第二 PCB板8位于容置空间的下部,第一 PCB板7位于容置空间的上部。使强电器件与弱电器件分离,降低转换电路模块受到的强电干扰。所述塑料光纤插座6具有两个插孔61,由于接线时,两个插孔61的接线次序不能错,因此,在其中一个插孔61的外表面涂有荧光涂层611 (当然,也可以将两个插孔61的外表面涂上不同顔色的荧光涂层也可以达到指示接线效果)。当需要夜间接线,或者插线板的位置低、照明不足吋,无需额外的照明工具进行照明就可以轻松的完成接线。底板2的外表面上设置有ー凸台21和一由多个散热通孔22排列形成的散热区域,所述凸台21位于第二 PCB板8的正下方,所述散热通孔22位于第一 PCB板7的正下方;所述电源插脚4穿出于所述凸台21。当电源插脚4插到插线板上后,由于凸台21的存在,可使底板2与插线板之间存在一定间隙,从而使散热通孔22可将容置腔体内的热量传递到外界。第一 PCB板I所在的容置空间为第一容置空间,第二 PCB板8所在的容置空间为第二容置空间,以太网接ロ安装孔11、塑料光纤接ロ安装孔12均与第一容置空间连通。具体的,相对来说,塑料光纤插座6的防强电性能比以太网插座5更好,因此,可将塑料光纤插座6安装在距离强电较近的位置,例如,离电源插脚4、第二 PCB板8较近的位置,将以太网插座5安装在距离强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插座式光电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由上盖和底板连接形成的容置腔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容置腔体内的转换电路模块、电源模块,开设在所述上盖或底板上的以太网接口安装孔、塑料光纤接口安装孔,安装在所述以太网接口安装孔上的以太网插座,安装在所述塑料光纤接口安装孔上的塑料光纤插座,以及安装在所述底板外侧的电源插脚;以太网插座、塑料光纤插座与转换电路模块电性连接,电源插脚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将市电转换为供转换电路模块工作的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1.座式光电交換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由上盖和底板连接形成的容置腔体,固定安装在所述容置腔体内的转换电路模块、电源模块,开设在所述上盖或底板上的以太网接ロ安装孔、塑料光纤接ロ安装孔,安装在所述以太网接ロ安装孔上的以太网插座,安装在所述塑料光纤接ロ安装孔上的塑料光纤插座,以及安装在所述底板外侧的电源插脚;以太网插座、塑料光纤插座与转换电路模块电性连接,电源插脚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电源模块用于将市电转换为供转换电路模块工作的电压。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式光电交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光纤插座具有两个插孔,其中一个插孔的外表面具有荧光涂层。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式光电交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电路模块安装在第一PCB板上,电源模块安装在第二PCB板上;所述容置腔体内安装有一用于将容置腔体分割成两个相互隔开的容置空间的金属板,第一 PCB板位于其中ー个容置空间内,第二PCB板位于另ー个容置空间内。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座式光电交換器,其特征在于,第二PCB板与底板的距离小于第一 PCB板与底板的距离。5.按权利要求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技源专利城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