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FCI公司专利>正文

光学耦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59570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6:30
光学耦合系统包括:-第一光学界面(25),其包括第一组行;第二光学界面(26),其包括以不同于第一间距的第二间距相互偏移开的第二组行,-第一和第二光束成形结构(15,15’),其构造成将光学线路板和匹配的光学设备的光学界面光学耦合至光学耦合系统,反射装置(141、142、143),其用于偏移穿过光学耦合系统传递的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耦合系统
技术介绍
大多数通信系统包含许多系统卡。这种卡通常制造为所谓的印刷线路板(PCB)。例如由于互联网,数据速率方面的要求不断增大。保证经过电线的良好的信号完整性变得困难。为回应这种带宽需求,高速的系统被构建,其中光学层(光纤或平面波导)被嵌入PCB中。的确,光不受与电一样的限制。因此,光学稱合设备在内卡应用中被用于相互连接PCB的两个光学层,或在中间卡应用中被用于相互连接母板的光学层与子板或外部系统卡的光学层。在设计耦合设备时,其意图用于何种应用并不总是已知的。因此,耦合设备必须能够双向传输信息,例如能够从母板的任意通道传输至子卡的对应通道并能够以相反方式传输。改善光学通信系统的相互连接的通用性的需求仍然存在。
技术实现思路
光学稱合系统包括第一和第二光学界面。第一光学界面包括第一组行。第一组的行以第一间距相互隔开。第一组的每行均关联于光学线路板的光学界面的对应行。有利地,第一组的每行包括多个第一传递区域,其各自构造成分别被光学耦合至光学线路板的光学界面的对应传递区域。第二光学界面包括第二组行。第二组的行以不同于第一间距的第二间距相互隔开。第二组的每行均关联于光学设备的光学界面的对应行。有利地,第二组的每行包括多个第二传递区域,所述多个第二传递区域各自构造成分别被光学耦合至光学设备的光学界面的对应传递区域。对于很多应用而言,第一和第二行包括多个传递区域,但是在特别情况下,行可以仅包括一个传递区域。有利地,每个第二传递区域与相应的第一传递区域光学关联。 有利地,光学耦合系统另外包括光束成形结构。光束成形结构将在第一光学界面和第二光学界面当中的一个光学界面光学耦合至在光学设备的光学界面和光学线路板的光学界面当中的其中一个光学界面。反射装置在第一和第二界面之间传递光。所述反射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反射部分,其相对于在第一组行的第二行与第二组行的对应第二行之间传递的光而偏移在第一组行的第一行与第二组行的对应第一行之间传递的光。通过这些特征提供了更通用的系统,因为所述耦合系统可以易于适应板制造商的要求,所述板制造商因此可以采用熟练掌握的制造工艺。有利地,对于具有给定厚度的光学层而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耦合设备系统具有大量的光学传递路径。有利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耦合设备系统具有根据技术应用领域或根据制造要求变化的许多光学路径。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耦合设备系统,PCB制造商可以在需要时使用波导密度不同于标准光学层的光学层。因此,PCB制造商可以生产出传递速率高于或低于标准电子系统的电子系统。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人们还可以采用限定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的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或者采用譬如以下特征中的一个-光束成形结构制成在反射装置上,-光学线路板具有顶表面和切口,所述切口具有正交于所述顶表面的直面,光学线路板的光学界面的至少两行形成在所述直面中,-切口具有直平行六面体形状,-光学设备是材料传输卡套,所述材料传输卡套具有光学界面,所述光学界面具有一组行,每行均关联于光学耦合系统的第二组行的对应行,-材料传输卡套光学界面的每行具有多个传递区域,其各自分别光学耦合至光学耦合系统第二组行的对应行的对应传递区域,-设置第二光学耦合系统,并且第一光学耦合系统的第一间距和第二间距至少其中之一不等于第二光学耦合系统的相应的第一或第二间距。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从对于作为非限制性实施例提供的十一个实施方式以及对于附图的以下描述中显现。在图中-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的局部透视分解图,-图2是图1的系统沿另一个透视方向的局部分解图,所述系统沿图1中的线I1-1I被局部剖切,-图3是图1的光学系统沿图1的线II1-1II取得的局部分解剖视图,-图4是根据光学系统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5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光学耦合设备的局部侧视图,-图6是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沿图1的线II1-1II的剖视图,-图7是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光学耦合设备的局部侧视图,-图8是根据第六实施方式的光学耦合设备沿图1的线II1-1II的剖视图,-图9是根据第七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沿图1的线II1-1II的剖视图,-图10是穿过根据本专利技术光学系统的光束的示意图,-图11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改型的光学耦合设备的局部侧视图,-图12是根据第三实施方式另一个改型的光学耦合设备的局部侧视图,-图13是用于第八实施方式的部分对应于图3的视图,-图14是用于第九实施方式的对应于图13的视图,-图15是根据第十实施方式的光学耦合设备的底部透视图,-图15a和15b是对应于图13的视图,其分别作为沿图15中的线XVa-XVa和XVb-XVb的截面而取得,以及-图16是用于第^实施方式的对应于图15的视图。在不同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记指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局部示出混合或完全的光学的PCB1,例如背板。以下,所述背板I还将作为层叠I提及。特别地,层叠I包括三个叠加的层,比如第一顶覆壳层101、在第一层之下的第二传递光学层102、和在第二层之下的第三底覆壳层103,如图所示。术语“顶”、“底”、“上”、“下”或之类参照方向Z给出,该方向正交于PCB的顶表面并且指向将被光学耦合至PCB的匹配的光学设备4。PCB的顶表面平行于X-Y平面延伸,其中X和Y是人为限定的。例如,X对应于光在层102中传播的方向,Y对应于横向的方向。层叠I的光学层102由多个管2形成,所述管一体形成或嵌入在具有比管2低的折射率的本体3中。因此,管2和本体3分别构成波导的芯和覆壳。芯2在本体3中分布在三个平行于X-Y平面的平面之间。每个平面中,七个芯2沿X方向延伸。芯2以固定距离沿Y方向相互分离。嵌入的波导可以是聚合物波导、玻璃片波导或通过嵌入纤维技术而获得的波导或之类。PCB的一部分被从图1和2中移除,以使表示更为容易。显现为面Ic的实际不是一个面,而是PCBl的内部。如图1和2中可见,切口 27形成在PCBl中。特别地,切口 27被成形为直平行六面体的非常简单的形式。切口由光学波导延伸所在的切口的那一侧上的直壁27a (图2)限定。所述壁平行于Y-Z平面延伸。如果必要,如图所示,那么切口的其它壁被制成直的,t匕如对置(面对)于壁27a的也平行于Y-Z平面延伸的壁。切口的其它两个壁例如被制成为沿X-Z平面延伸。切口还具有平面底部27b,如图1中所示。壁27a对应于PCB的光学界面。所有的芯2延伸到切口 27中以限定PCB的光学界面104。所述光学界面104包括离散的光传递区域(作为小圈9示出),其是芯2的开口。光传递区域被布置为行和列的阵列。行沿着方向Z (深度方向)以给定间距Q1相互隔开。例如,所述界面的间距是恒定的,意味着两个相邻行之间的间距是恒定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间距等于125微米(μ m)。列沿着方向Y相互隔开。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层具有类似的布置。然而,作为替代方式,两个行可以不具有相同的在相邻光传递区域之间的间隔,和/或可以相对彼此沿方向Y横向移位。根据需求,在任意给定行中传递区域沿方向Y的间隔可以是或不是恒定的。例如,在本图中,在任意给定行的相邻传递区域之间的间隔被设定成恒定于250 μ m,并且各行是相同的。被传输至匹配的光学设备4或者被从所述匹配的光学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8.06 IB PCT/IB2010/0025801.一种光学耦合系统,包括: -第一光学界面(25),其包括第一组行,第一组的行以第一间距(P1)相互隔开,第一组的每行关联于光学线路板的光学界面(104)的对应行, -第二光学界面(26),其包括第二组行,第二组的行以不同于所述第一间距(P1)的第二间距(P2)相互隔开,第二组的每行均关联于光学设备(4)的光学界面(105)的对应行, -反射装置(141、142、143 ;31、33、34 ;37),其构造成在第一界面与第二界面之间传递光,并且包括至少一个反射部分,所述反射部分构造成相对于在第一组行的第二行与第二组行的对应第二行之间传递的光而偏移在第一组行的第一行与第二组行的对应第一行之间传递的光。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第一组行的每行均包括多个第一传递区域,每个所述第一传递区域均构造成分别光学耦合至所述光学线路板的光学界面的对应传递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第一传递区域是共平面的。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第一传递区域分布在所述第一光学界面的不同的面(24,1024)上。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第二组行的每行均包括多个第二传递区域,每个所述第二传递区域均构造成分别光学耦合至所述光学设备的光学界面的对应传递区域,并且其中,每个第二传递区域均与相应的第一传递区域光学关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中,第二传递区域是共平面的。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系统,其中,光束成形结构(15,15’)构造成将在所述第一光学界面(25 )和所述第二光学界面(26 )当中的一个光学界面光学耦合至在所述光学设备的光学界面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Y·斯特里科特G·亚布雷G·德勒斯贝克
申请(专利权)人:FCI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