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片式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02940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5 1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叠片式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它包括多组叠放的正极极片、负极极片,于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间夹设有隔膜片;所述负极极片宽于正极极片,所述隔膜片宽于负极极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膜片的叠片式卷绕结构后,使得锂电池在于不降低电化学性能的情况下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操作难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内部结构,尤其是指一种叠片式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具有工作电压高、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自放电小、无记忆效应的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现代通讯设备及电子设备领域,同时随着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及电动工具的快速发展,对锂离子电池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随着对锂离子电池性能要求的提升,大多数高性能要求及大容量电池均采用叠片式工艺生产,其工艺复杂,效率低,且随着叠片层数增加时,其生产难度逐渐加大,所以在不降低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前提下,如何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操作难度是解决叠片工艺生产的重要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了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叠片式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叠片式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它包括多组叠放的正极极片、负极极片,于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间夹设有隔膜片;所述负极极片宽于正极极片,所述隔膜片宽于负极极片;上述结构中,所述负极极片宽于正极极片l_2mm ;上述结构中,所述隔膜片宽于负极极片2-4_。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叠片式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它包括多组卷芯单元,所述卷芯单元包括叠放的正极极片、隔膜片与负极极片;所述负极极片宽于正极极片,所述隔膜片宽于负极极片;多组卷芯单元之间通过隔膜条卷绕相叠设置,且相邻卷芯单元间的正极极片、负极极片相隔放置;上述结构中,所述负极极片宽于正极极片l_2mm ;上述结构中,所述隔膜片宽于负极极片2_4mm ;上述结构中,所述隔膜条呈“之”型折叠卷绕所述多组卷芯单元,每个卷芯单元分别设置于“之”型夹缝中;上述结构中,所述隔膜条呈“回”型折叠卷绕所述多组卷芯单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膜片的叠片式卷绕结构后,使得锂电池在于不降低电化学性能的情况下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操作难度。以下结合附图详述本技术的具体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方案I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方案2的卷芯单元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方案2的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方案2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1-正极极片;2_负极极片;3_隔膜片;4_卷芯单元;5、6_隔膜条。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本技术涉及一种叠片式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它包括多组叠放的正极极片1、负极极片2,于正极极片1、负极极片2间夹设有隔膜片3。与原有结构不同的是,此处负极极片应当宽于正极极片,而隔膜片则进一步应当宽于负极极片。生产时,先把正极极片1、负极极片2及隔膜片3按工艺要求尺寸冲片,最佳的,负极极片2宽于正极极片I在l_2mm,而隔膜片宽于负极极片2_4mm,然后按照正极极片I/隔膜片3/负极极片2、正极极片I/隔膜片3/负极极片2/隔膜片3/正极极片I或负极极片2/隔膜片3/正极极片I/隔膜片3/负极极片2的方式依次层叠起来即可进行最终的卷绕。由此,在采用上述一种叠片式卷绕结构后,使得锂电池在于不降低电化学性能的情况下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操作难度。参见图2,本技术还提供了另一种叠片式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它包括多组卷芯单元4,卷芯单元4包括叠放的正极极片1、隔膜片3与负极极片2同理,卷芯单元4中的负极极片2应当宽于正极极片1,而隔膜片3宽于负极极片2。上述多组卷芯单元4之间进一步通过一个隔膜条卷绕相叠设置,且相邻卷芯单元4间的正极极片1、负极极片2相隔放置。由此,生产时,先把正极极片1、负极极片2及隔膜片3按工艺要求尺寸冲片,最佳的,负极极片2宽于正极极片I在l_2mm,而隔膜片宽于负极极片2_4mm,然后按照正极极片I/隔膜片3/负极极片2、正极极片I/隔膜片3/负极极片2或负极极片2/隔膜片3/正极极片I的方式依次层叠起来形成一个个卷芯单元4。这么做的好处是将冲切好的极片分为一个个卷芯单元4管理,有助于叠片工艺生产时的管理及极片的防护,此外还可有效降低生产操作的难度,便于生产操作,提高生产效率。在完成上述卷芯单元4生产后,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1,用已经裁切好宽度与上述隔膜片3宽度相同的隔膜条5,折成“之”字型,再分别将上述图2已叠好的卷芯单元4放入“之”型的两层隔膜条夹缝中,保证卷芯单元4整齐叠放,且正极极片I/隔膜片3/负极极片2的相隔放置,然后压平整个卷芯,贴上固定胶纸,即可完成卷绕。在完成上述卷芯单元4生产后,还可采用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2,用已经裁切好宽度与上述隔膜片3宽度相同的隔膜条6,采用卷绕方式将图2已叠好的卷芯单元4使用“回”字形进行卷绕组装,放入卷芯单元4时应注意保证正极极片I/隔膜片3/负极极片2的相隔放置,不可放错,然后一压平整个卷芯,贴上固定胶纸,即可完成卷绕。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叠片式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多组叠放的正极极片、负极极片,于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间夹设有隔膜片;所述负极极片宽于正极极片,所述隔膜片宽于负极极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叠片式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极片宽于正极极片l_2mm。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叠片式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片宽于负极极片2-4mm。4.一种叠片式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多组卷芯单元,所述卷芯单元包括叠放的正极极片、隔膜片与负极极片;所述负极极片宽于正极极片,所述隔膜片宽于负极极片;多组卷芯单元之间通过隔膜条卷绕相叠设置,且相邻卷芯单元间的正极极片、负极极片相隔放置。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叠片式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负极极片宽于正极极片l_2mm。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叠片式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片宽于负极极片2-4mm。7.如权利要求4-6任意一项所述的叠片式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条呈“之”型折叠卷绕所述多组卷芯单元,每个卷芯单元分别设置于“之”型夹缝中。8.如权利要求4-6任意一项所述的叠片式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膜条呈“回”型折叠卷绕所述多组卷芯单元。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叠片式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它包括多组叠放的正极极片、负极极片,于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间夹设有隔膜片;所述负极极片宽于正极极片,所述隔膜片宽于负极极片。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隔膜片的叠片式卷绕结构后,使得锂电池在于不降低电化学性能的情况下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操作难度。文档编号H01M10/0583GK202940305SQ20122054142公开日2013年5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2日专利技术者朱继涛 申请人:深圳市慧通天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叠片式锂离子电池卷芯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多组叠放的正极极片、负极极片,于正极极片、负极极片间夹设有隔膜片;所述负极极片宽于正极极片,所述隔膜片宽于负极极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继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慧通天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