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液压挤压拉伸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833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数控液压挤压拉伸机,包括机架、压边机构、上油缸、下油缸、左油缸、右油缸、液压装置以及电器控制装置;机架由四根平行的立柱与上油缸座、压边台板、工作台板、下油缸座组成一框架结构;上油缸和下油缸在机架的上下方向对置且分别固定在上油缸座和下油缸座上,左油缸和右油缸在机架左右方向对置且固定在工作台板上;压边机构安装在工作台板与下油缸座之间,该机构由滑动支架和两套或四套内翻双曲肘机构对称布置构成;液压装置包括一个油泵、三个电液换向阀和一个分流集流阀。本方案在一种可靠的压边机构基础上,将纵向的拉伸结构与横向的挤压结构进行组合,实现了一机多能,功能强,用途广,既能作为拉伸机又能作为挤压机,还能作为普通油压机。(*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压延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集挤压和拉伸为一体的多功能数控液压挤压拉伸机
技术介绍
液压拉伸机和挤压机都属于压延机械,在日用五金、家电、汽车、消防器材、铝制品、搪瓷制品、不锈钢制品等行业具有广泛应用。这类机械利用液压作为动力通过特定机构和模具对各种可塑性变形的金属材料进行拉伸或挤压加工。拉伸机是对各种金属薄板进行拉伸加工成型的机械,如铝板、铜板、钢板、不锈钢板等不同材质的拉伸成型加工;而挤压机是对各种金属材料进行压力加工和成型的机械,如冲压、挤压、弯曲、折边、铆接、整形等。目前市场上的拉伸机和挤压机分属于两种不同设备,尽管这两种设备结构上许多相似之处(一般都由机架、油缸、液压系统、控制装置几部分组成),但由于加工工艺、性质和要求有很大区别,因此从加工设备角度通常是独立制造的两种不同设备。与本技术有关的技术有1、本申请人2003年8月26日申请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名称为《液压双动拉伸机压边机构》,申请号为03152836.8。该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拉伸机的压边机构,这种压边机构由滑动支架和四套内翻双曲肘机构对称布置构成,每套内翻双曲肘机构包括短连杆、曲连杆和长连杆。2、本申请人2003年8月26日申请的中国技术专利,名称为《数控液压双动拉伸机》,申请号为03278041.9。该专利申请主要由分别安装在机架底部和顶部的上、下油缸,安装在上、下油缸之间的立柱,安装在立柱中的压边台板,与下油缸活塞杆连接的工作台板以及液压系统组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将拉伸结构与挤压结构组合在一起的数控液压挤压拉伸机,从而实现一机多能的目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控液压挤压拉伸机,包括机架、压边机构、上油缸、下油缸、左油缸、右油缸、液压装置以及电器控制装置。机架由四根平行的立柱与上油缸座、压边台板、工作台板、下油缸座组成一框架结构,其中,上油缸座和下油缸座分别固定在四根立柱的顶部和底部,压边台板和工作台板位于中间位置,压边台板在上并相对四根立柱螺纹连接,工作台板在下并相对四根立柱滑动连接。上油缸和下油缸在机架的上下方向对置且分别固定在上油缸座和下油缸座上,左油缸和右油缸在机架左右方向对置且固定在工作台板上。压边机构安装在工作台板与下油缸座之间,该机构由滑动支架和两套或四套内翻双曲肘机构对称布置构成,每套内翻双曲肘机构包括短连杆、曲连杆和长连杆,滑动支架与下油缸活塞杆端头固连,短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滑动支架和曲连杆的一端铰接,曲连杆呈“”形,一端铰支在下油缸座上,拐角处与长连杆的一端铰接,长连杆的另一端与工作台板铰接。液压装置包括一个油泵、三个电液换向阀和一个分流集流阀,其中,油泵的输出经过第一个电液换向阀、下油缸构成液压回路,经过第二个电液换向阀、上油缸构成液压回路,经过第三个电液换向阀、分流集流阀(也称同步阀)、并联的左油缸和右油缸构成液压回路。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电器控制装置包括触摸屏、可编程控制器、驱动电路、油缸行程传动机构以及编码器;触摸屏通过接口电路与可编程控制器连接;可编程控制器控制输出端经驱动电路接电液换向阀的控制线圈;油缸的活塞经油缸行程传动机构与编码器的输入端连接,编码器的数字信号输出端接可编程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2、上述方案中,所述电液换向阀由三位四通电磁阀与中座组合构成。所述可编程控制器控制输出端对应每个三位四通电磁阀设置,每个三位四通电磁阀与相应的一个油缸输油口连接;每个油缸上配置一油缸行程传动机构和一编码器,该编码器的数字信号输出端接可编程控制器的相应信号输入端。3、除了上述方案描述的油缸工作状态和行程的控制而外,还包括对油泵电机的控制以及一些指示信号的控制等。4、以上解释中,所述编码器为旋转编码器,油缸行程传动机构包括一支架,支架上设有同步带,同步带一端由同步轮张紧支承,另一端与编码器旋转输入端连接,同步带上的行程同步点通过一行程位杆与油缸的活塞连接。本技术工作原理是可编程控制器按照预先编制的软件程序、预先设定的相关数据以及编码器传送的油缸运动行程数据,通过控制电磁阀控制线圈的得电与失电,控制三位四通电磁阀的阀位,进而控制对应油缸的工作状态及行程形成拉伸加工和挤压加工。1、拉伸拉伸结构主要由上油缸、下油缸、压边机构、压边台板和工作台板构成,其工作过程为将拉伸凹模安装在工作台板上,然后将拉伸件毛坯放在凹模上;启动拉伸程序,下油缸活塞向上运动,通过压边机构带动工作台板向上运动,直至毛坯周边触及压边台板,此时,压边机构形成反向自锁,并牢牢压住毛坯周边;接着上油缸活塞向下运动,带动凸模向下运动,将毛坯拉伸成形;完成拉伸后,上油缸回程,回到初始位置;下油缸回程,回到初始位置,并开模将工件顶起,以此循环工作。2、挤压挤压结构主要由左油缸、右油缸、下油缸、压边机构、压边台板和工作台板构成,其工作过程为参见图2~图6所示,将上模安装在压边台板底部,下模安装在工作台板顶部,然后将工件放在下模中,见图2;启动挤压程序,下油缸活塞向上运动,通过压边机构带动工作台板向上运动,直至合模并压紧工件,此时,压边机构形成反向自锁,并牢牢压住工件,见图3;接着左油缸和右油缸的活塞从横向左右两端向中间同步运动,将工件挤压成形,见图4;完成挤压后,左油缸和右油缸同步回程运动,回到初始位置,见图5;下油缸回程,回到初始位置,并开模,见图6,以此循环工作。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一机多能,功能强,用途广,既能作为拉伸机又能作为挤压机,还能作为普通油压机。2、由于本技术压边机构采用了内翻式双曲肘机构,因此只用小油缸驱动,可长时间保持可靠压紧作用力。3、本技术在一种可靠的压边机构基础上,将纵向的拉伸结构与横向的挤压结构进行组合,其技术构思巧妙,设计合理,结构紧凑,获得了预想不到的效果,具有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机架结构图;附图2为本技术拉伸机构和挤压机构图(一),该图表示挤压加工时的准备状态;附图3为本技术拉伸机构和挤压机构图(二),该图表示挤压加工时的压边状态;附图4为本技术拉伸机构和挤压机构图(三),该图表示挤压加工时的挤压状态;附图5为本技术拉伸机构和挤压机构图(四),该图表示挤压加工时的回程状态;附图6为本技术拉伸机构和挤压机构图(五),该图表示挤压加工时的开模状态;附图7为本技术液压原理图;附图8为图7的工作原理对照表,表中给出了电磁阀动作与工作状态的对照关系。以上附图中,1、上油缸;2、下油缸;3、左油缸;4、右油缸;5、立柱;6、上油缸座;7、压边台板;8、工作台板;9、下油缸座;10、工件;11、上模;12、下模;13、滑动支架;14、短连杆;15、曲连杆;16、长连杆;17、顶出器;18、三位四通电磁阀;19、三位四通电磁阀;20、三位四通电磁阀;21、分流集流阀;22、油泵;23、单向阀;24、溢流阀;25、压力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种数控液压挤压拉伸机,主要由机架、压边机构、上油缸、下油缸、左油缸、右油缸、液压装置以及电器控制装置组成。参见图1,机架由四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控液压挤压拉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压边机构、上油缸、下油缸、左油缸、右油缸、液压装置以及电器控制装置;    机架由四根平行的立柱与上油缸座、压边台板、工作台板、下油缸座组成一框架结构,其中,上油缸座和下油缸座分别固定在四根立柱的顶部和底部,压边台板和工作台板位于中间位置,压边台板在上并相对四根立柱螺纹连接,工作台板在下并相对四根立柱滑动连接;    上油缸和下油缸在机架的上下方向对置且分别固定在上油缸座和下油缸座上,左油缸和右油缸在机架左右方向对置且固定在工作台板上;    压边机构安装在工作台板与下油缸座之间,该机构由滑动支架和两套或四套内翻双曲肘机构对称布置构成,每套内翻双曲肘机构包括短连杆、曲连杆和长连杆,滑动支架与下油缸活塞杆端头固连,短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滑动支架和曲连杆的一端铰接,曲连杆呈“┓”形,一端铰支在下油缸座上,拐角处与长连杆的一端铰接,长连杆的另一端与工作台板铰接;    液压装置包括一个油泵、三个电液换向阀和一个分流集流阀,其中,油泵的输出经过第一个电液换向阀、下油缸构成液压回路,经过第二个电液换向阀、上油缸构成液压回路,经过第三个电液换向阀、分流集流阀、并联的左油缸和右油缸构成液压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建国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越海拉伸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