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焊灰铸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9792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补焊灰铸铁,特别公开了一种可以作成形模凸模的HT250补焊灰铸铁。该补焊灰铸铁,包括母材和其外围补焊的堆焊层,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母材和堆焊层之间为一隔离层;所述隔离层为J506或J507焊条所制;所述堆焊层为铸308或不锈钢A102焊条所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完全满足模具要求,大大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灰铸铁,特别涉及一种可以作成形模凸模的HT250补焊灰铸铁
技术介绍
通常的成形模的凸模的材料为HT250灰铸铁,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磨损、拉伤或进裂损坏,传统上采用铸铁焊条或不锈钢焊条进行补焊,然后进行表面打磨处理。模具在修复使用时,极易造成原损坏区的再次创伤,甚至产生补焊区成片脱落的现象,模具的使用寿命极低,需要反反复复的维修,生产成本高,影响生产进度。主要原因是由于HT250灰铸铁塑性和抗拉强度较低,而采用铸铁焊条或不锈钢焊条补焊时,使得堆焊层的强度、抗拉的能力均高于母材HT250灰铸铁,同时,补焊时需要预热,在冷却时HT250母材牵不住堆焊层的收缩,使结合处的母材被撕裂,造成堆焊层整片或部分剥落,同时堆焊层与母材结合处容易产生脆硬的白口组织,其冷却系数比母材高,使得堆焊层的结合处在冷却时开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补焊牢固、不易脱落的补焊灰铸铁。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补焊灰铸铁,包括母材和其外围补焊的堆焊层,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母材和堆焊层之间为一隔离层。本技术的补焊灰铸铁,所述隔离层为J506或J507焊条所制。本技术的补焊灰铸铁,所述堆焊层为铸308或不锈钢A102焊条所制。本技术形成的隔离层抗拉性、塑性比母材有所提高,减少了热裂倾向和白口组织的形成,同时充分起到了过渡作用;堆焊层材料强度高、韧性好,有较高的耐磨性。本技术完全满足模具要求,大大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母材,2隔离层,3堆焊层。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为本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母材1和其外围补焊的堆焊层3,母材1和堆焊层3之间为一隔离层2。其制作方法如下将HT250母材1的凸模的补焊表面打磨干净,用J506或J507焊条打底作为隔离层2,每焊20mm用小锤击打,消除内应力;然后用铸308或不锈钢A102焊条进行堆焊,形成堆焊层3。由于J506或J507焊条为中碳钢、低氢型碱性焊条,药皮中有较多的氧化钙,脱硫脱磷能力强,抗裂性好、强度高、冲击韧性好;用铸308或不锈钢A102焊条形成的堆焊层3强度、抗拉性比隔离层2稍高,隔离层2充分起到了过渡作用。权利要求1.一种补焊灰铸铁,包括母材(1)和其外围补焊的堆焊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材(1)和堆焊层(3)之间为一隔离层(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焊灰铸铁,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2)为J506或J507焊条所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焊灰铸铁,其特征在于所述堆焊层(3)为铸308或不锈钢A102焊条所制。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补焊灰铸铁,特别公开了一种可以作成形模凸模的HT250补焊灰铸铁。该补焊灰铸铁,包括母材和其外围补焊的堆焊层,其特殊之处在于所述母材和堆焊层之间为一隔离层;所述隔离层为J506或J507焊条所制;所述堆焊层为铸308或不锈钢A102焊条所制。本技术完全满足模具要求,大大提高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和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文档编号B23P6/00GK2813179SQ20052008338公开日2006年9月6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5日专利技术者崔广辉, 和爱华 申请人: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补焊灰铸铁,包括母材(1)和其外围补焊的堆焊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母材(1)和堆焊层(3)之间为一隔离层(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广辉和爱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