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齿轮润滑装置及具有该齿轮润滑装置的回转机构,所述齿轮润滑装置用以润滑齿轮的齿面,包括用以罩住所述齿轮的部分齿面的罩体,所述齿轮的齿面与所述罩体之间形成二端向中间逐渐变小的润滑剂容置空间;所述罩体具有可通入润滑剂的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润滑剂容置空间连通。被充入所述润滑剂容置空间的润滑剂在所述齿轮转动的过程中被带到所述润滑剂容置空间狭窄处,保证被充入的润滑剂总是处于被压缩的过程,可使润滑剂均匀分布在所述齿轮的齿面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齿轮润滑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港口抓斗式起重机、斗轮堆取料机等设备上齿轮润滑装置及具有该齿轮润滑装置的回转机构。
技术介绍
在机械设备里,为了满足设备的回转功能往往设置有回转机构,而港口抓斗式起重机、斗轮堆取料机等设备的回转机构使用频繁、载荷较重,工作级别通常达到M6以上,为了减小回转机构的磨损降低噪音,转盘轴承的滚子、齿面以及驱动小齿轮的齿面往往需要良好的润滑。通常转盘轴承齿面及其驱动小齿轮齿面的润滑是通过人工将润滑脂涂抹在驱动小齿轮齿面上,经过啮合小齿轮上的润滑剂又被粘到转盘轴承齿面上以实现齿面的润滑。这种方式操作非常不便,增加了维护人员的工作量。所以采用电动集中润滑的方式对设备的回转机构齿面进行润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近年来,也出现了不少设备采用电动集中润滑的方式对回转机构齿面进行润滑,但只是单纯将润滑管路及接头铺设至齿面附近,利用润滑剂自身的重力滴落在齿面上,或者利用润滑管路中的压力将润滑脂喷射在齿面上,但润滑剂在齿面上较为集中,分布不均匀,润滑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齿轮润滑装置,可使润滑剂均匀分布在齿面上。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齿轮润滑装置的回转机构。为达上述优点,本技术提出一种齿轮润滑装置,用以润滑齿轮的齿面;所述齿轮润滑装置用以罩住所述齿轮的部分齿面的罩体,所述齿轮的齿面与所述罩体之间形成二端向中间逐渐变小的润滑剂容置空间;所述罩体具有可通入润滑剂的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润滑剂容置空间连通。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罩体为圆弧罩,所述罩体包括一圆弧侧壁;所述侧壁的壁面所在的圆弧半径大于所述齿轮的齿顶圆半径;所述侧壁的轴心与所述齿轮的轴心偏心设置。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罩体还包括上壁和下壁,所述侧壁连接于所述上壁和所述下壁之间,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上壁。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壁和所述下壁平行设置,所述上壁与下壁的距离略大于所述齿轮的齿宽,所述罩体被经所述侧壁轴线的面所截的截面形状为“]”形。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壁和所述下壁的形状为圆环的一部分。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齿轮润滑装置还包括润滑管和润滑泵,所述润滑管连接于所述润滑泵和所述开口之间。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壁的二端至少各设一所述开口,所述润滑管的数量至少为二根,分别连接所述开口和所述润滑泵,所述润滑管与所述润滑泵之间设有分配器,所述分配器根据齿轮的转动方向决定将润滑剂流向其中一根所述润滑管。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齿轮润滑装置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将所述罩体固定。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回转机构,包括互相啮合的驱动齿轮和转盘轴承,以及上述的齿轮润滑装置;所述罩体用以润滑所述驱动齿轮的齿面。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转机构还包括固定支座,所述驱动齿轮安装在所述固定支座上;所述齿轮润滑装置还包括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将所述罩体固定在所述固定支座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润滑装置便于利用电动集中润滑的方式来实现,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于机械设备提高自身自动化、智能化的要求。2、本技术的齿轮组润滑方法,罩体与驱动齿轮之间形成二端开口向中间逐渐变小的润滑剂容置空间,被充入润滑剂容置空间的润滑剂随着驱动齿轮的转动被带到润滑剂容置空间狭窄处,保证被充入的润滑剂总是处于被压缩的过程,有效解决了转盘轴承齿面及其驱动齿轮齿面的润滑问题,润滑剂在齿面齿向方向上分布较为均匀。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齿轮润滑装置的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I1-1I线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显示了齿轮与罩体之间形成的月牙形润滑剂容置空间。具体实施方式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达成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齿轮润滑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功效,详细说明如后。为方便说明,请参照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的齿轮润滑装置3以应用在港口抓斗式起重机、斗轮堆取料机等机械设备的回转机构100上为例加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齿轮润滑装置3,对该齿轮润滑装置3的运用场合并不做限制,因此上述举例并不是对该齿轮润滑装置3的运用进行限制。该回转机构100包括互相啮合的驱动齿轮1、转盘轴承2及固定支座4,其中驱动齿轮I为相对转盘轴承2而言是较小的齿轮,所述驱动齿轮I安装在所述固定支座4上。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齿轮润滑装置3包括罩体32、润滑管34、支撑结构36及润滑泵(图未示)。在本实施例中,罩体32为圆弧罩,包括上壁32a、下壁32c和侧壁32b。上壁32a和下壁32c平行设置,并具有直径相同的弧形边。上壁32a和下壁32c的形状可以为圆环的一部分。侧壁32b呈圆弧形并连接上壁32a和下壁32c的弧形边。罩体32被经侧壁32b轴线的面A (图1)所截的截面形状为“]”形。上壁32a、下壁32c之间的距离略大于齿宽。上壁32a靠近外圆弧边处开设二个开口 322、324,二个开口 322、324分别位于上壁32a的二端。在本实施例中,开口 322、324为丝孔,丝孔上设有与润滑管34连接的接头(图未标),丝孔的规格可依具体情况而定。侧壁32b的壁面所在的圆弧半径为R1,驱动齿轮I的齿顶圆半径为R2,其中Rl大于R2。润滑管34为两根,每一根润滑管34的一端与一个对应开口 322、324的接头连接,另一端与润滑泵连接。二润滑管34与润滑泵之间设有分配器。使用时,罩体32通过支撑结构36固定在固定支座4上,使罩体32贴近驱动齿轮I的齿轮面安装,且罩体32的轴心O2位置采用与驱动齿轮I的轴心偏心O1设置,侧壁32b的中部贴近驱动齿轮I的齿顶,从而驱动齿轮I的齿面与罩体32的侧壁32b之间形成二端向中间逐渐变小的润滑剂容置空间326 (图3阴影部分,月牙形)。启动润滑泵,依据驱动齿轮I的转向确定润滑脂经由哪一个润滑接头的开口322、324充入,具体可通过润滑系统管路中的分配器与驱动驱动齿轮I的转向联动来控制。如图1所示,当驱动齿轮I顺时针旋转时,润滑剂应当通过开口 322充入;而当驱动齿轮I逆时针旋转时,润滑剂应当通过开口 324充入。滴落至润滑剂容置空间326的润滑剂随着驱动齿轮I的转动被慢慢带到润滑剂容置空间326狭窄处,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空间变窄,润滑剂受到挤压,使得驱动齿轮I齿面上充分沾满了润滑剂,避免了因重力原因润滑剂会沉积在齿轮齿面下端的不利情况。随着驱动齿轮I和转盘轴承2的啮合,润滑剂又被粘到转盘轴承2的齿面上,最终实现驱动齿轮I齿面及转盘轴承2齿面的润滑。可以理解,润滑剂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通入润滑管34,如润滑管34直接与处于高位的润滑剂容器连接,润滑剂通过重力的作用进入润滑管34。可以理解,采用分配器根据驱动齿轮I的转动方向决定将润滑剂流向其中一根润滑管34是本技术的一个优选方案,实际应用中还可以只设置一根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齿轮润滑装置,用以润滑齿轮的齿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润滑装置包括用以罩住所述齿轮的部分齿面的罩体,所述齿轮的齿面与所述罩体之间形成二端向中间逐渐变小的润滑剂容置空间;所述罩体具有可通入润滑剂的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润滑剂容置空间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润滑装置,用以润滑齿轮的齿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润滑装置包括用以罩住所述齿轮的部分齿面的罩体,所述齿轮的齿面与所述罩体之间形成二端向中间逐渐变小的润滑剂容置空间;所述罩体具有可通入润滑剂的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润滑剂容置空间连通。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为圆弧罩,所述罩体包括一圆弧侧壁;所述侧壁的壁面所在的圆弧半径大于所述齿轮的齿顶圆半径;所述侧壁的轴心与所述齿轮的轴心偏心设置。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齿轮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还包括上壁和下壁,所述侧壁连接于所述上壁和所述下壁之间,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上壁。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轮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壁和所述下壁平行设置,所述上壁与下壁的距离略大于所述齿轮的齿宽,所述罩体被经所述侧壁轴线的面所截的截面形状为“]”形。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齿轮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壁和所述下壁的形状为圆环的一部分。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斌彬,骆琪胜,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物料输送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