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压推动装置
本技术属油田井下修井、采油设备,是液压推动装置。
技术介绍
有的井下设备需要向液压装置上打压产生向下推力才能工作,目前打压产生向下推力的装置都是从油管内打压才能产生向下推力,当油管柱上带有防喷装置时,从油管内打压就不能将压力传递到液压装置上,井下设备无法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推动装置,能从油管外面的套管内打压产生向下推力。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上接头、分道传液接头、大活塞密封圈、大活塞、小活塞、缸套、外筒、小活塞密封圈、下接头,上接头与外筒上部连接,外筒下部与下接头连接,分道传液接头安装在外筒内上部,分道传液接头下部与缸套连接,大活塞安装在缸套内,大活塞处于分道传液接头之下,大活塞外壁与缸套内壁配合,小活塞安装在下接头内,小活塞外壁与下接头内壁配合,大活塞与缸套之间安装大活塞密封圈,用于密封大活塞与缸套之间的间隙,小活塞与下接头之间安装小活塞密封圈,用于密封小活塞与下接头之间的间隙,在外筒上设有进孔,在分道传液接头上设有径向孔,在分道传液接头上设有通道,在分道传液接头上设有竖向联通孔,大活塞下部有空腔,缸套与外筒之间有环空通道,进孔、径向孔、通道相通,通道与大活塞上端面相通,上接头为中空结构,上接头、竖向联通孔、环空通道、空腔相通,大活塞、小活塞组成一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从套管内打压时,大活塞上端、小活塞下端承受套管压力,大活塞下端面承受油管内压力,即承受套管压力的面积等于承受油管压力的面积,而套管压力推动大活塞向下,油管压力推动大活塞向上,而套管压力高于油管压力,所以,能产生推动活塞向下的力,给井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推动装置,包括上接头(1)、分道传液接头(2)、大活塞密封圈(3)、大活塞(4)、小活塞(5)、缸套(6)、外筒(7)、小活塞密封圈(8)、下接头(9),其特征是:上接头(1)与外筒(7)上部连接,外筒(7)下部与下接头(9)连接,分道传液接头(2)安装在外筒(7)内上部,分道传液接头(2)下部与缸套(6)连接,大活塞(4)安装在缸套(6)内,大活塞(4)处于分道传液接头(2)之下,大活塞(4)外壁与缸套(6)内壁配合,小活塞(5)安装在下接头(9)内,小活塞(5)外壁与下接头(9)内壁配合,大活塞(4)与缸套(6)之间安装大活塞密封圈(3),用于密封大活塞(4)与缸套(6)之间的间隙,小活塞(5)与下接头(9)之间安装小活塞密封圈(8),用于密封小活塞(5)与下接头(9)之间的间隙,在外筒(7)上设有进孔(10),在分道传液接头(2)上设有径向孔(11),在分道传液接头(2)上设有通道(13),在分道传液接头(2)上设有竖向联通孔(12),大活塞(4)下部有空腔(14),缸套(6)与外筒(7)之间有环空通道(15),进孔(10)、径向孔(11)、通道(13)相通,通道(1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推动装置,包括上接头(I)、分道传液接头(2)、大活塞密封圈(3)、大活塞(4)、小活塞(5)、缸套¢)、外筒(7)、小活塞密封圈(8)、下接头(9),其特征是:上接头(I)与外筒(7)上部连接,外筒(7)下部与下接头(9)连接,分道传液接头(2)安装在外筒(7)内上部,分道传液接头(2)下部与缸套(6)连接,大活塞(4)安装在缸套¢)内,大活塞(4)处于分道传液接头(2)之下,大活塞(4)外壁与缸套¢)内壁配合,小活塞(5)安装在下接头(9)内,小活塞(5)外壁与下接头(9)内壁配合,大活塞(4)与缸套(6)之间安装大活塞密封圈(3),用于密封大活塞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向阳,王新龙,陈丽云,潘立新,兰涛,刘文国,赵汝燕,孙中国,
申请(专利权)人:刘向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