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颖专利>正文

驱动系统下置多功能立式抽油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96301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驱动系统下置多功能立式抽油机,属机电一体化应用新领域。该机包括置于机架底座上设有电动移机机构的驱动系统和置于机架顶平台上实现一机单抽、一机双抽、油井小修一机三功能的前导向轮、后导向轮以及置于机架下部外接传感器实现抽油机运行控制、示功图模拟、油水计量、远传遥控一器多用的智能控制器,其中驱动系统驱动轮绳槽内披复一端经前导向轮、前动滑轮悬挂油井载荷,另一端经后导向轮、后动滑轮悬挂平衡重或另一口井油井载荷的驱动绳,保护绳槽内固定另一端连接平衡重或油井载荷的保护绳。该机具有一机多功能、节能环保、安全可靠、智能高效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立式抽油机采油和其它频繁换向的提升作业。(*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驱动系统下置多功能立式抽油机,属机电一体化应用新领域。
技术介绍
在油田开发中,实现机械采油的主要手段是传统四连杆游梁式抽油机和各类天平平衡立式抽油机。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目前有油井约200万口,其中抽油机机械采油约占95%以上。传统四连杆游梁式抽油机已逾120多年应用历史,具有疲实可靠、经久耐用、作业让位简单、卸载挂抽方便、失载保护可靠的的优点。该机型虽不断改进,不断创新,但其结构和原理万变不离其宗,至今仍占机械采油的90 %左右,成为机械采油的主导机型。随着人类对节能高效、低碳、环保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各类节能省材、不停机智能调参、安全、环保的天平平衡立式抽油机相继诞生。与传统四连杆游梁式抽油机相比,天平平衡立式抽油机具有节能30-70 %,省材30-60 %,不停机智能调参提高工效大于1000倍,适于长冲程、低冲次的工作制度,维护工作量减少60%以上的明显技术优势,只要完善其技术细节,有更新传统四连杆游梁式抽油机的发展趋势。上述传统四连杆游梁式抽油机和天平平衡立式抽油机在油田开发中的作用举足轻重,有着难以替代的技术优势和历史地位。随着油田开发的深化,诸多矛盾严重制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驱动系统下置多功能立式抽油机,其特征在于:该机包括置于机架(6)底座上设有电动移机机构的驱动系统(3)和置于机架(6)顶平台上实现一机单抽、一机双抽、油井小修一机三功能的前导向轮(7)、后导向轮(8)以及置于机架(6)下部外接传感器(11)实现抽油机运行控制、示功图模拟、油水计量、远传遥控一器多用的智能控制器(10),其中驱动系统(3)驱动轮绳槽内披复一端经前导向轮(7)、前动滑轮(4)悬挂油井载荷,另一端经后导向轮(8)、后动滑轮(9)悬挂平衡重(13)或另一口井油井载荷的驱动绳(5),保护绳槽内固定另一端连接平衡重(13)或油井载荷的保护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系统下置多功能立式抽油机,其特征在于:该机包括置于机架(6)底座上设有电动移机机构的驱动系统(3)和置于机架(6)顶平台上实现一机单抽、一机双抽、油井小修一机三功能的前导向轮(7)、后导向轮⑶以及置于机架(6)下部外接传感器(11)实现抽油机运行控制、示功图模拟、油水计量、远传遥控一器多用的智能控制器(10),其中驱动系统(3)驱动轮绳槽内披复一端经前导向轮(7)、前动滑轮(4)悬挂油井载荷,另一端经后导向轮(8)、后动滑轮(9)悬挂平衡重(13)或另一口井油井载荷的驱动绳(5),保护绳槽内固定另一端连接平衡重(13)或油井载荷的保护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系统下置多功能立式抽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移机机构包括置于机架(6)底座四周骑在基础预埋轨道上设有螺杆或千斤顶微升降机构的移机滚轮(I)和驱动系统(3)输出轴一端或两端设置的移机备用轮(12),移机备用轮(12)和移机滚轮⑴之间用三角带(2)或链条联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系统下置多功能立式抽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导向轮(7)、后导向轮(8)和前动滑轮(4)、后动滑轮(9)为钢制轮或高强度无油自润滑MC尼龙轮,其外圆表面为光面绕带轮或多股绕绳槽,槽内镶嵌耐磨降噪可更换橡胶块,其中前导向轮(7)、后导向轮(8)轴向中部设置防坠落保护轮(3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系统下置多功能立式抽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智能控制器(10)为集电机运行、传感器信号、油井动态优化于一体的数字智能控制器,内置示功图模拟模块、油水计量分析模块、数据和图像采集远传接口和接收、处理各传感器信号,随机指令电机优化运行的高性能单板机。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系统下置多功能立式抽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系统(3)包括通用电机、联轴器、减速器、驱动轮或异型直驱电机,其中所述的异型直驱电机为外转子或内转子低速大扭矩开关磁阻电机或永磁电机,其定、转子铁心、绕组和磁路至少为以下六种类型之一: 第一种通电相为90°长磁路(35)定、转子铁心齿重合,非通电相转子铁心齿与定子铁心齿为双齿交错微重合齿铁心(33),相绕组为隔二齿互绕三相绕组(34); 第二种定子或转子铁心为子母齿(39)、转子或定子铁心为与之对应的转子多齿极(38),通电相为短磁路(37)定、转子铁心齿重合,非通电相转子铁心齿与定子铁心齿为六齿交错微重合齿铁心,相绕组为子母齿邻齿互绕三相绕组(36); 第三种定、转子铁心为对称多齿极铁心(40),通电相为超短磁路(42)定、转子铁心齿重合,非通电相转子铁心齿与定子铁心齿为四齿交错微重合齿铁心,相绕组为邻齿互绕三相绕组(41); 第四种定、转子铁心为对称镶嵌齿铁心(43),通电相为超短磁路定、转子铁心齿重合,非通电相转子铁心齿与定子铁心齿为四齿交错微重合齿铁心,相绕组为邻齿互绕三相绕组; 第五种为在上述铁心构造和绕组类型的基础上,定、转子铁心和绕组为轴向和径向对称排列的组合式铁心和绕组。第六种为在上述铁心构造和绕组类型的基础上,转子铁心改为与定子磁路相对应的按N、S极性交互排列的强磁体。6.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驱动系统下置多功能立式抽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异型直驱电机外转子或内转子壳体兼做驱动轮,其与油井载荷、平衡重(13)的连接关系至少为以下五种类型之一: 第一种为等外径筒式异型直驱电机,其外转子用驱动绳(5)与油井载荷、平衡重(13)组合为一级减载装置,或用驱动绳(5)通过前动滑轮(4)、后动滑轮(9)与油井载荷、平衡重(13)组合为二级减载装置; 第二种为轴向两端大直径、中部小直径的凹式双轮轴异型直驱电机,其内转子用驱动绳(5)与油井载荷、平衡重(13)组合为二级减载装置,或用驱动绳(5)通过前动滑轮(4)、后动滑轮(9)与油井载荷、平衡重(13)组合为三级减载装置; 第三种为轴向两端小直径、中部大直径的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颖刘洪涛
申请(专利权)人:王颖刘洪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