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明儒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应急功能的锁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696019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13 0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应急功能的锁定装置,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银行防护舱上应急锁具可靠性和安全性低的问题。本具有应急功能的锁定装置,设置于门框处,包括壳体、锁芯、电控机构以及锁舌,锁舌的外端自壳体的侧部伸出,内端与锁芯对应连接,电控机构能控制锁芯将锁舌缩入壳体内,壳体的正面与锁芯位置正对处具有一通孔,通孔处穿设有一销芯,销芯的内端与锁芯连接,销芯外端部具有凹槽,锁定装置还包括一遮挡件,壳体与遮挡件分设门框的内外侧,壳体与门框的内侧相抵靠且门框上开设有贯穿门框的门孔,遮挡件设于门孔处且能遮挡门孔。本具有应急功能的锁定装置具有开启方便且安全性强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锁定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应急功能的锁定装置
技术介绍
用于锁定的锁具一般包括挂锁、抽斗锁、弹子门锁、插芯门锁、球型门锁及电控锁等多种类型,而随着人们对锁具的使用便利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电控锁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如银行的ATM机防护舱处,其门锁即为电控锁,当防护舱内没有用户时,电控锁处于开启状态或常闭状态,用户可直接开门进入舱内或者通过按下舱外对应的按钮来开启门锁而进入舱内;当用户进入防护舱且舱门关上时,电控锁电动控制锁死舱门,此时,舱门无法通过防护舱外侧按钮等部件开启。但是,当舱内用户因晕倒失去操作能力或其他原因失去行动能力且系统断电时,电控锁处于且保持锁死状态,远程监控终端的电动控制已无法打开门锁,则舱门无法开启。因ATM机防护舱的舱体主要由金属框架和防弹玻璃或防砸玻璃组成,无法自舱外强行破坏舱体进入舱内,舱内用户就得不到及时救治,无法及时排除事故。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一种紧急开锁的结构是十分必要的,而现有的设计是在舱门外正对门内电控锁锁芯的位置设置一可供后备钥匙插入以进行开锁的锁孔,当用户失去操作能力或行动能力时,可由防护舱外的安保人员使用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应急功能的锁定装置,设置于门框(7)处,包括锁具,该锁具包括呈方形且内部具有空腔的壳体(1)、设置于空腔内的锁芯(6)、电控机构以及锁舌(2),所述的锁舌(2)的外端自上述壳体(1)的侧部伸出,其内端与上述锁芯(6)对应连接,所述的电控机构能电动控制锁芯(6)转动并将上述锁舌(2)缩入或伸出壳体(1)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1)的正面与上述锁芯(6)位置正对处具有一通孔(11),所述的通孔(11)处穿设有一销芯(3),该销芯(3)的内端与上述锁芯(6)连接且当其转动时能带动锁芯(6)将上述锁舌(2)缩入壳体(1)内,所述的销芯(3)外端部具有可供卡入并带动其转动的凹槽(3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应急功能的锁定装置,设置于门框(7)处,包括锁具,该锁具包括呈方形且内部具有空腔的壳体(I)、设置于空腔内的锁芯(6)、电控机构以及锁舌(2),所述的锁舌(2)的外端自上述壳体(I)的侧部伸出,其内端与上述锁芯(6)对应连接,所述的电控机构能电动控制锁芯(6)转动并将上述锁舌(2)缩入或伸出壳体(I)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I)的正面与上述锁芯(6 )位置正对处具有一通孔(11 ),所述的通孔(11)处穿设有一销芯(3 ),该销芯(3 )的内端与上述锁芯(6 )连接且当其转动时能带动锁芯(6 )将上述锁舌(2 )缩入壳体(I)内,所述的销芯(3)外端部具有可供卡入并带动其转动的凹槽(31),所述的锁定装置还包括一遮挡件(8),所述的壳体(I)与遮挡件(8)分设上述门框(7)的内外侧且与门框(7)固连,所述的壳体(I)的正面与上述门框(7)的内侧相抵靠且门框(7)上与上述通孔(11)位置对应处开设有贯穿门框(7)的两侧的门孔(71),上述遮挡件(8)设于该门孔(71)处且能遮挡该门孔(7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应急功能的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遮挡件(8)内侧的门框(7)处还设置有一报警装置,该报警装置能在遮挡件(8)自上述门框(7)上脱离时发出声音报警。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明儒
申请(专利权)人:苏明儒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