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结构抗震与加固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延性砌体窗间m ο
技术介绍
在砖砌体结构中,砌体窗间墙是砖砌体结构中主要的承重构件之一,是砌体房屋中的薄弱部位,砌体窗间墙的质量将直接影响砖砌体结构的整体安全性。由于建筑物抗震设防要求提高及使用功能改变等原因,均可能导致砌体窗间墙的承载力不满足要求,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加固措施提高砌体窗间墙的承载力和抗震性能。目前,对砌体窗间墙加固的常用技术主要有修补和灌浆法、面层或板墙加固法等等。其中,修补和灌浆法对砌体窗间墙的承载力提高幅度不大,且整体性和稳定性差;面层或板墙加固法则要求面层或板墙具有一定的厚度,导致加固后房屋的有效面积减小。除此之外,ZL201010045855.8公开了一种窗间墙抗震加固新技术,具体公开了米用碳纤维布对窗间墙进行加固,采用该技术对窗间墙进行加固时,由于碳纤维的强度很高、弹性模量相对较低,导致碳纤维的强度得不到充分发挥;并且砖砌体抗压强度较低和变形能力较差,导致砌体窗间墙的整体性和稳定性较差;另外,碳纤维加固一般不能补强构件的刚度,用板材补强造价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延性砌体窗间墙,包括砌体窗间墙(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砌体窗间墙(1)外表面还设置有加固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种高延性砌体窗间墙,包括砌体窗间墙(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砌体窗间墙(I)外表面还设置有加固装置。2.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延性砌体窗间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固装置在砌体窗间墙(I)上设置方式如下:在所述的砌体窗间墙(I)的四角上,沿砌体窗间墙(I)的高度方向分别设有一根经过倒角的角钢(2);在砌体窗间墙(I)的高度方向上每隔20(T400mm设置有一根钢带,该钢带绕砌体窗间墙(I)周向闭合形成钢带箍(3),每根所述的钢带箍(3)均将砌体窗间墙(I)四角上设置的角钢(2)圈住;在砌体窗间墙(I)表面涂覆有高延性纤维混凝土面层(4),且该高延性纤维混凝土面层(4)将砌体窗间墙(I)、角钢(20和钢带箍(3)包覆。3.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延性砌体窗间墙,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明科,梁兴文,代洁,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