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凤起专利>正文

一种外墙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76994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04 2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墙体结构,包括第一墙体、第二墙体、第三墙体和保温层;所述第三墙体和保温层贴合,且所述保温层和第三墙体被夹设在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所述第三墙体中被构造出混凝土灌注通道。该外墙体结构强度、整体性、安全性高,能够节省现场施工时间、加强墙体连接区域强度。

External wall body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all body structure includes a first wall, second walls, third walls and insulation layer; the third layer insulation wall and joint, and the insulation layer and the third wall was placed in the first wall and the second wall; the third wall was constructed of concrete pouring channel. The external wall body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tructural strength, integrity and high safety, can save the construction time on site, and strengthen the strength of the connection area of the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是一种外墙体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建筑室内的外墙体结构包括两片间隔排列的墙体,两片墙体之间夹设有保温层并排布有横纵交错的多道钢筋,然后用混凝土浇筑成完整的预制外墙体结构。但是,现有的这种预制外墙体结构存在如下缺陷:1、墙体结构的强度较差;2、现场浇筑时需要灌满两片墙体之间的空间,工序上费时,且现场施工时间紧张,工序简陋,浇筑成的墙体品质难以保证;3、由于浇筑材料本身的问题或是施工工艺的问题,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容易产生气泡,不易被排出,浇筑完成后会形成许多凹坑,影响预制墙体成品质量。4、灌浆结构的材料和工艺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费时费力,强度、整体性、安全性等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度、整体性、安全性高,能够节省现场施工时间、加强墙体连接区域强度的外墙体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一种外墙体结构,包括第一墙体、第二墙体、第三墙体和保温层;所述第三墙体和保温层贴合,且所述保温层和第三墙体被夹设在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所述第三墙体中被构造出混凝土灌注通道。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第三墙体的底端与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下边缘留有距离,以形成混凝土现浇锚固空间,所述混凝土现浇锚固空间与所述混凝土灌注通道连通。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第三墙体为整体结构,所述混凝土灌注通道沿着竖直方向构造在第三墙体的内部,混凝土灌注通道的上端导通至第三墙体上端,混凝土灌注通道的下端与混凝土现浇锚固空间连通;所述混凝土灌注通道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或圆形。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混凝土灌注通道的底部具有促进浆料流入混凝土现浇锚固空间的导流结构。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导流结构包括被构造在混凝土灌注通道内壁底端的导流面,所述导流面为平面、斜面或凹凸面。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混凝土现浇锚固空间内设有构造支柱,构造支柱被夹设在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构造支柱的上端与第三墙体连接成整体,下端与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下边缘平齐,且沿着构造支柱的宽度方向开设有贯通构造支柱本体的通孔,用于混凝土的流通;构造支柱的横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构造支柱为多个,呈间隔分布在所述混凝土现浇锚固空间内,形成点状分布,构造支柱的横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混凝土现浇锚固空间内设有用于支撑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下部的钢筋支架。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第三墙体下方与第一墙体和/或第二墙体的下边缘平齐或沿着下边缘突出,第一墙体和/或第二墙体的下方用于和现场支设的模板连接,以构成混凝土现浇锚固空间,所述混凝土现浇锚固空间与混凝土灌注通道连通。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第三墙体下方预设有支撑件,用于对混凝土现浇锚固空间进行支撑。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第三墙体中设有导通到外墙体结构外部的斜向通孔,用于排出混凝土现浇锚固区域内的气体,使混凝土能够充满整个混凝土现浇锚固区域的空间。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边缘设有用于和其他墙体对接的缺口。可选地或优选地,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中的一个墙体相对于另一墙体在水平方向上突出以形成边缘面,在边缘面上设有用于现浇结构的模板支设的预埋连接件。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外墙体结构,包括第一墙体、第二墙体、第三墙体和保温层;所述第三墙体和保温层贴合,且所述保温层和第三墙体被夹设在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所述第三墙体中被构造出混凝土灌注通道。预制的第三墙体一方面减少了现场浇筑时的需要浇注的空间,节约了时间,另一方面第三墙体可以在工厂中预制,质量监控更加方便,提升了外墙体结构的整体强度。此外,此外墙体结构为现浇混凝土锚固结构,较传统的灌浆锚固结构强度高、整体性好、安全性高,相较于传统的灌浆锚固结构有了跨越式的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提供的外墙体结构的主剖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提供的外墙体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所提供的外墙体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所提供的外墙体结构的主剖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3所提供的外墙体结构的主剖结构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4所提供的外墙体结构的主剖结构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5所提供的外墙体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6所提供的外墙体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墙体;2-第二墙体;3-第三墙体;4-混凝土灌注通道;5-混凝土现浇锚固空间;6-通孔;7-导流面;8-构造支柱;9-通孔;10-缺口;11-保温层;12-预埋件;13-边缘面;14-钢筋支架;15-模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请参考图1-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墙体结构,为预制的墙体结构,用于作为建筑物(如楼房)的外墙。墙体结构包括第一墙体1、第二墙体2、第三墙体3和保温层11。其中,第一墙体1为外叶墙体,第二墙体2为内叶墙体,第二墙体2的高度低于第一墙体1的高度,这样可以形成台阶,用于将室内墙体的顶板搭接在上面。第三墙体3和保温层11贴合形成组合结构,两者之间还可以通过连接件连接以提高牢固性。第三墙体3和保温层11组合在一起后被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夹设在中间,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是第三墙体3的一面与第二墙体2的内表面贴合,保温层11远离第三墙体3的一面与第一墙体1的内表面贴合;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保温层11和第三墙体3的位置也可以对调。第三墙体3也是预制的整体结构。第三墙体3并不充满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之间形成的空间的全部,且在该空间内被构造出混凝土灌注通道4。第三墙体3预制形成,而非现场灌浆得到,这样使得现场施工浇筑过程中,只需要通过混凝土灌注通道4浇筑一部分混凝土浆料,将第一墙体1、第二墙体2以及保温层11之间剩余的空间填满即可,而不用像现有技术中一样灌满整个空间而耗费大量的时间。此外,第三墙体3可以在工厂中预制而成,品质较现场浇筑相比更容易掌控,具有良好的强度,使得外墙体结构的整体性更好,强度更高。第三墙体3的顶部优选与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的上边缘平齐,第三墙体3的下方设有混凝土现浇锚固空间5,第三墙体3的底部优选与第一墙体1和第二墙体2的下边缘留有距离,使得这部分距离形成混凝土现浇锚固空间5,该混凝土现浇锚固空间5与混凝土灌注通道4连通。这样是为了在墙体的底部形成连续的整体结构,提高结合强度。混凝土灌注通道4和混凝土现浇锚固空间5共同构成了混凝土现浇区域。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会因为材料本身的缺陷,或是浇筑工艺的缺陷的原因产生气泡,这些气泡如果不能及时排出,就会在残留在混凝土表面,少量的气泡会影响墙体的美观,大量的气泡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此外混凝土也需要在浇筑后使得墙体形成整体结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墙体3中设有用于排气的通孔6,该通孔6为斜孔,导通到第一墙体1或第二墙体2的外部,用于排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产生的气泡,解决下部锚固区域内的气体的排出,使混凝土能够充满整个下部锚固区域的空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混凝土灌注通道4竖向构造在第三墙体3的内部,该通道的形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外墙体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外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墙体、第二墙体、第三墙体和保温层;所述第三墙体和保温层贴合,且所述保温层和第三墙体被夹设在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所述第三墙体中被构造出混凝土灌注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墙体、第二墙体、第三墙体和保温层;所述第三墙体和保温层贴合,且所述保温层和第三墙体被夹设在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所述第三墙体中被构造出混凝土灌注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墙体的底端与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下边缘留有距离,以形成混凝土现浇锚固空间,所述混凝土现浇锚固空间与所述混凝土灌注通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墙体为整体结构,所述混凝土灌注通道沿着竖直方向构造在第三墙体的内部,混凝土灌注通道的上端导通至第三墙体上端,混凝土灌注通道的下端与混凝土现浇锚固空间连通;所述混凝土灌注通道的横截面为多边形或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灌注通道的底部具有促进浆料流入混凝土现浇锚固空间的导流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包括被构造在混凝土灌注通道内壁底端的导流面,所述导流面为平面、斜面或凹凸面。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现浇锚固空间内设有构造支柱,构造支柱被夹设在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外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构造支柱的上端与第三墙体连接成整体,下端与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的下边缘平齐,且沿着构造支柱的宽度方向开设有贯通构造支柱本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凤起
申请(专利权)人:朱凤起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