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托盘支撑传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653797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2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钢托盘支撑传力系统,包括用于承载目标建筑物构件上方载荷的上部钢托盘组件、用于将目标建筑物构件上方载荷转移到下方建筑物的下部钢托盘组件、设置在上部钢托盘组件与下部钢托盘组件之间的用于将上部钢托盘组件承载来的目标建筑构件上方载荷转移到下部钢托换托盘组件的支撑组件,所述上部钢托盘组件包括多个上部钢梁,下部钢托盘组件一一对应地设有多个下部钢梁,上部钢梁及下部钢梁均为工字型钢梁或槽型钢梁或组合型钢梁。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方便地对目标建筑物构件进行托换、置换或抬升纠倾,支撑稳定性强,安全可靠,占用空间少,安装及使用方便,可灵活选择被托换部位,并可拆卸周转重复使用,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托换/置换
,特别涉及一种钢托盘支撑传力系统
技术介绍
当遇到需要置换柱或剪力墙混凝土时,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做法是在需要被托换或置换的柱或剪力墙旁边新建钢筋混凝土柱支撑,或采用大面积的钢管支撑。这种新做钢筋混凝土柱支撑的做法耗时较长,且增加了点荷载,在实际工程中不提倡采用该法;若采用大面积钢管支撑,由于各支撑点持力不同,所以会产生不均匀的支撑力,产生安全隐患,且占用大量空间,影响施工。以上这些传统的技术方案在实际施工时具有局限性,比如需要置换边角暗柱时,受空间位置影响,无法新增钢筋混凝土柱或钢支撑,则不能完成置换,情况严重的还需将建筑物拆掉重建,这样就使得托用的成本较大。由此可见,如何提供一种施工方便、成本小的传力系统,以完成置换或托换,这是本领域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托盘支撑传力系统,使得建筑物置换、托换、纠倾等施工方便、灵活,且能避免建筑物拆除重建,降低成本。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种钢托盘支撑传力系统,包括用于承载目标建筑物构件上方载荷的上部钢托盘组件、用于将目标建筑物构件上方载荷转移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托盘支撑传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载目标建筑物构件上方载荷的上部钢托盘组件、用于将目标建筑物构件上方载荷转移到下方建筑物的下部钢托盘组件、设置在上部钢托盘组件与下部钢托盘组件之间的用于将上部钢托盘组件承载来的目标建筑构件上方载荷转移到下部钢托换托盘组件的支撑组件,所述上部钢托盘组件包括多个上部钢梁,下部钢托盘组件一一对应地设有多个下部钢梁,上部钢梁及下部钢梁均为工字型钢梁或槽型钢梁或组合型钢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托盘支撑传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承载目标建筑物构件上方载荷的上部钢托盘组件、用于将目标建筑物构件上方载荷转移到下方建筑物的下部钢托盘组件、设置在上部钢托盘组件与下部钢托盘组件之间的用于将上部钢托盘组件承载来的目标建筑构件上方载荷转移到下部钢托换托盘组件的支撑组件,所述上部钢托盘组件包括多个上部钢梁,下部钢托盘组件一一对应地设有多个下部钢梁,上部钢梁及下部钢梁均为工字型钢梁或槽型钢梁或组合型钢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托盘支撑传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建筑物构件为待托换或置换柱,上部钢托盘组件包括两个上部钢梁,两个上部钢梁分别水平固定在待托换或置换柱的两侧,两个上部钢梁上与待托换或置换柱接触的部位去除顶部及底部形成上凹槽,所述待托换或置换柱两侧分别嵌入所述上凹槽中;所述下部钢托盘组件包括两个下部钢梁,两个下部钢梁分别水平固定在待托换或置换柱的两侧,两个下部钢梁上与待托换或置换柱接触的部位去除顶部及底部形成下凹槽,所述待托换或置换柱两侧分别嵌入所述下凹槽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托盘支撑传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靠近目标建筑物构件设置的主支撑组件以及远离目标建筑物构件设置的辅助支撑组件,所述主支撑组件包括多个竖直设置在上部钢梁与下部钢梁之间的主支撑件,所述辅助支撑组件包括多个竖直设置在上部钢梁与下部钢梁之间的辅助支撑件。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托盘支撑传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撑件与上部钢梁及下部钢梁均为焊接固定。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托盘支撑传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支撑件与上部钢梁之间设有千斤顶,所述辅助支撑件与下部钢梁焊接固定。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托盘支撑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如军唐颖曾春航赵正兴胡前丽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胜特建筑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